4.5小数加减法练习 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4.5小数加减法练习 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03 11:1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5小数加减法练习
年级 五 学科 数学 主题 小数加减法练习 主备 教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导学 教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能应用正确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使学生经历观察、讨论、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计算能力,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探索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能应用正确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巩固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导学方法 引导学生在经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能应用正确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导学步骤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学教师 复备
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导入新课 复习: 1、小数的加、减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2、用竖式计算 0.45+2.85 17.6+3.9 6.1-5.78 14-3.9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练习。 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知探索 例题 精讲 二、基本练习 1、 7.8+3.02 8.52-8.07 3.2+0.48+10.3 3.86+0.34 7-5.08 13-5.4+2.6 同桌先说说小数的加、减的计算方法,然后再计算。 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小结:两步计算的式题,用竖式连写的方式进行计算,计算过程更简捷。 2、一根3.5米长的竹竿竖直插入水池中,竹竿入泥的部分是0.4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0.8米。你能算出池水深多少米吗? 先说说竹竿的长度是由哪个部分组成的,图中标出的条件各是什么?哪一部分是水的深度? 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小结:竹竿的长度是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中的部分”和“入泥部分”组成的。“水中的部分” 是水的深度。 下面是沙青河水文站某一周的水位变化情况记录。你能根据记录把下表填写完整吗?(用计算器计算) 讨论:表中的水位变化一栏中的负数表示是什么?正数又是什么? 谈论后小结:表中的水位变化一栏中的负数表示是比前一日水位下降的米数;正数是比前一日水位上升的米数。 思考题: 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经过4秒落地。已知第一秒下落4.9米。以后每一秒都比前一秒多下落9.8米。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先列表,再解答) 生独立解答后交流算式。 小结:下落的距离分别是:第一秒:1.9米;第二秒:4.9+9.8=14.7(米);第三秒:14.7+9.8=24.5(米);第四秒:24.5+9.8=34.3(米)总距离: 4.9+14.7+24.5+34.3=78.4(米)。 回顾总结: 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的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得数是小数时,末尾有0的要化简;得数是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时,不能漏泄整数部分的“0”;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可以在减数的末尾添“0”再减。 让学生通过题中所给出的数学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 让学生了解 在小数加减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课堂检测 四、自主练习: 1、计算并验算。 17.05+2.83 26.81+5.29 1.92-0.71 9.06-2.7 2、估计购买下面的商品各一件一共需要多少元,再用计算器计算。 课堂练习的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总结提升 课堂小结: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的练习 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的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得数是小数时,末尾有0的要化简;得数是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时,不能漏泄整数部分的“0”;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可以在减数的末尾添“0”再减。
本课作业 直接写出得数。 2.5+3.2= 0.43-0.3= 0.25+0.75= 9.8-4.8= 1.7+0.4= 1-0.6= 2、小明家今年订阅报刊的情况如下: 爸爸:《电子与电脑》117.60元 《中华散文》36.00元 妈妈:《家庭》45.60元 《演讲与口才》33.60元 小明:《少年文艺》42.00元 《当代小学生》26.40元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记录自己家一周的各项支出,并用计算器算出合计数。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