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认识复式统计表
年级 五 学科 数学 主题 认识复式统计表 主备 教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导学 教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进一步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教学难点: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导学方法 引导学生在经历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导学步骤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学教师 复备
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创设情境,引导需求 计算: 3.5×2.4= 10.5×3.2= 6.4÷2.5= 3.5×7.6= 2、青云小学五年级组织了四个乐器小组,人数如下: 你从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提问: 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多?把四个小组合起来,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够方便,所以,人们就想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 通过复习、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知探索 例题 精讲 探究例1 1、像上面这样的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它们通常只表示一组数据;下面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它通常能表示几组相关的数据。 2、请同学们观察这张复式统计表,想一想表中每个栏目各表示什么意思?每个空格里各应填什么数? 生观察交流后提问表中的每一格应填什么数? 介绍表头 表头被分为几小块?“性别”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组别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表中所填的数据都叫——数量。 学生尝试填表 说说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5指导分析表中的数据 这四个兴趣小组的男生一共有多少人?女生呢?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多?哪个组的人数最多? 生讨论:回答上面的问题是看单式统计表方便,还是看复式统计表方便?你认为用复式统计表呈现数据有什么优点? 讨论后小结:复式统计表能够反映几个兴趣小组的整体情况,也便于对各个小组的情况进行比较。 提醒学生再次核实统计表中的数据,并填上填表日期。 组织实际调查 上面的四种乐器,如果只选择一种,你想学习什么?其他同学呢?男、女生对这些乐器的喜好有什么区别?完成下面统计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 你们班同学想学习哪种乐器的最多? 男生想学习哪种乐器的最多?女生呢? 每人把自己想学习的一种乐器写在纸上,再在小组内分类整理数据。 全班交流后进行数据汇总,并完成上面的统计表。 交流、核实表中的数据,组织讨论 班中想学哪种乐器的人最多? 男生中想学哪种乐器的人最多?女生呢?男生和女生有什么区别? 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发现认识复式统计表,并体验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课堂检测 三、自主练习: 1、阳阳调查了东山小学各个班级会游泳的人数结果如下:你能把这些数据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吗? 东山小学的六个年级中,哪个年级会游泳的人数最多?哪个年级会游泳的人数最少? 如果三年级每个班都有45人,三年级学生中有多少人会游泳? 如果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都不超过45人,这个学校最多有多少人不会游泳? 课堂练习的设置是让学生巩固用复式统计表整理、分析数据。
总结提升 课堂小结: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能够反映几组数据的整体情况,也便于对各个数据的情况进行比较。 填完表后要核实统计表中的数据,并填上填表日期。
本课作业 小组合作,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本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再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2、设计调查表,调查五年级的各班男、女生人数情况。 3、设计调查表,调查本校在校就餐的男、女生和喜爱的饭菜情况。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