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4 09:4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 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km B.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dm
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m
2.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cm B.2.357cm C.2.35cm D. 2. 4 cm
3.如图为歼—15飞机首次从“辽宁号”航母上起飞时的照片,起飞时,飞机驾驶员认为自己是静止
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辽宁号”航母 B.“辽宁号”航母上的工作人员
C.自己驾驶的歼—15飞机 D.辽阔的海面
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5.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3:1,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
A.4:1 B.4:9 C.1:4 D.9:4
6.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1s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2s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 )
A.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
7.如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计,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石家庄驶向北京,若石家庄距北京2.8×105m,则( )
A.该车的行驶速度是65km/h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70m/s
C.该汽车4h可以从石家庄到达北京 D.该汽车4×103s可以从石家庄到达北京
8.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
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9.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s,甲运动6s时通过的路程为6m,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m.在如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 )
A.一定是图线a B.一定是图线b C.可能是图线b D.可能是图线c
10.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a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c车上的人看到C车匀速向北,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A.a车 B.b车 C.c车 D.a车和c车
11.甲、乙两车沿平直的公路通过同样的路程.甲车在前半段和后半段的路程上分别以20m/s和30m/s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和后半段的时间内分别以20m/s和30m/s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关系是( )
A.V甲>V乙 B .V甲12.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在7~20s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s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在0~5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3.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甲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cm乙 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_ cm.
14.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__________ ,__________ 为参照物.(均选填“榆堤”或“船”)
15.中国运动员苏炳添以9.99s的成绩成为第一个打破百米10s大关的黄种人,在比赛过程中,他
做__________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他的百米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__ m/s(保留整数)
16.有五名同学先后对同一物体进行了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cm,14.72cm,14.74cm, 14.73cm,14.74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 本次测量的最终结果应记作_______
17.哈尔滨东站到北京站全程1288km.从哈尔滨东站开往北京站的K340次列车,夕发朝至,列车
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
车次 哈尔滨东 长春 沈阳北 北京
K340 到站时间 _______ 20:20 00:36 09:58
发车时间 17:04 20:38 00:48 ______
(1)K340次列车从哈尔滨东到北京运行的时间是_______小时
(2)K340次列车从哈尔滨东到北京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km/h
(3)列车在20:25的速度是_______km/h
18.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
________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_______m
三、实验题(共11分)
19.(5分)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铜丝的长度l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线圈的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铜丝的直径d
D.将铜丝紧密绕在圆铅笔杆上
E.数出绕在圆铅笔杆上的铜丝线圈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应该这样改正: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下列情况属于误差的是( )
A.每次绕的松紧程度不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20.(6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显示的时间(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选填“大”或“小”)
(3)由图可得sAB=______cm , tAB=______S,VAB=___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四、计算题(共12分)
21.(5分)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肇庆,
求(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2.(3分)一辆大型运输车,长40m,质量为30t,匀速通过长260m的山洞时,所用时间为30s,它以同样速度通过一座桥时,所用时间为24s,求桥的长度
23.(4分)甲、乙两车相距300m,同时沿一条平直的公路向相同的方向运动,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的速度是10m/s,乙的速度是15m/s,那么乙车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甲车
答案
1.C 2.A 3.C 4.A 5.B 6.C 7.C 8.D 9.D 10.C 11.B 12.B
13.4.8 4.80
14.船 榆堤
15.变速 10
16.1mm 14.73cm
17.(1)16小时54分 (2)76.2 (3)0
18.东 30
19.(1)AC算出铜丝的直径d=
(2) DBEC
(3)ABC
20.(1)v= (2)小 (3)4.00 2 0.02(4)大
21.(1)45km (2)62.5km/h
22.200m
23.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