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中2012年8月初二升初三语文奖学金考试卷
第一部分(40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4分)
①烦 _ (zào) ②jīn________持 ③闲情逸zhì______ ④秘jué _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入夜,山中万籁具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翻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翠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混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2分)
①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②______________,绿柳才黄半未匀。 ( 《城东早春》)
③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④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 (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 (李白《___ 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且教桃李闹春风。 (元好问《 》)
⑦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_。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⑧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4.名著阅读(6分)
①请为下列相对应的夫妻关系的人物连线。 ②请为下列相对应的成语和人物连线。
顾大嫂 王英 逆来顺受 李逵
孙二娘 孙新 负荆请罪 时迁
扈三娘 张青 鸡鸣狗盗 林冲
5.这个暑假,你认真阅读了《格列佛游记》和《骆驼祥子》,做一下下面的选择题吧。(10分)
①.《格列佛游记》中利里浦特小人国有哪两种宫廷游戏?( )
A.跳绳、单杠 B.跳绳、跳高 C.跳舞、跳绳 D. 绳上跳舞、棍子上下跳来爬去。
②.《格列佛游记》中利里浦特小人国表演宫廷游戏的是哪些人?( )
A.朝廷中担任重要官职的人和皇帝宠幸的人 B. 正在候补朝廷中重要官职的人和希望得到皇帝宠幸的人 C.宫女和近侍 D.百姓
③.利里浦特小人国宫廷游戏优胜者是有奖励的,赏赐给他们什么?( )
A. 丝线 B. 弹珠 C. 金钱 D.马
④.小人国内部矛盾是什么 ( )
A高跟党和低跟党 B大端派与小端派 C。帝党和后党 D。共和派和民主派
⑤.小人国因什么问题连年争战 ( )
A领土 B 舰队 C 鸡蛋的打法 D 马匹
⑥. 格列佛先后到了哪几个国家(按顺序写)?( )
A、大人国、小人国, 飞岛国,慧骃国 B、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
C、飞岛国, 小人国、大人国、,慧骃国 D、大人国、小人国, 慧骃国、飞岛国,
⑦.《格列佛游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下等动物叫做什么?( )
A. 慧骃 B禽兽 C耶胡 D贪婪
⑧. 《骆驼祥子》中祥子来到北京以什么谋生?
( )A. 贩卖骆驼 B. 人力车夫 C. 做买卖D. 打零工
⑨. 祥子的妻子是谁?
( ) A.福妞 B.夏太太 C.小福子 D.虎妞
⑩.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谁?
( ) A.鲁迅 B.茅盾 C.老舍 D.郭沫若
6.暑假里你还在名著考级(九上)选读书目中选读了哪两本书? 《 》、《 》(2分)
请选一本向同学们推荐,要求结合本书内容写一则广告语。(2分)
我向大家推荐《 》,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1题。(17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明太祖)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帝廷誉之曰:“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宋濂,字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每燕(同“宴”)见,必设坐命茶,每旦必令侍膳,往复咨询,常夜分乃罢。(选自《明史》)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余因得遍观群书( )(2)或遇其叱咄( )(3)帝廷誉之曰( )(4)常夜分乃罢( )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门人弟子填其室 其真不知马也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能以径寸之木
C.未尝稍降辞色 未尝有一言之伪 D.言和而色夷 跪而拾之以归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太祖)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则材料中,因“家贫“和“嗜学”之间的矛盾,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两个方面的困难?(2分)
11.上述两段文言文都与明朝学者宋濂有关,结合两段文字具体分析宋濂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二)阅读《错过》选段,完成12—14题。(8分)
①没有意识到错过,或许能产生一种自足感,但那意味着灵魂堕入了颟顸的渊薮。
②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则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
③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④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彩。
⑤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竞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
⑥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⑦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⑧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⑨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12.仔细阅读选文,简要概括一下作者对“错过”的独特体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认为“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就“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用自己的话概括“升腾的能力”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研读下面一则材料,说说材料中的语言与选文第⑨段画线句的语言有何不同?请对选文第⑨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作简要分析。(4分)
【链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5—19题。(15分)
起初,奥运会只是为人们提供一个相互比赛的场所,比赛的成绩也只是表明了一个新的速度、高度、力量等。可是,自从经济、技术、政治等进入到奥运会后,奥运会就更多地表现为一个欲望的场所。办奥运会是为了刺激经济,扩大就业,获取利润,提高政治地位,弘扬民族文化,激励国民精神等等。参与比赛也是为了千方百计夺金牌、争名次,获取更多的奖金和奖金之外的无形有形的收获。这各种各样的体育之外的欲望的滋生和迅速膨胀,使得奥运会越来越具有政治色彩,越来越带有经济目的性,越来越被一些人视为满足自己欲望的难得机会。因为太多的非体育内容的出现,因为大量有悖于奥林匹克精神的丑陋行为的存在,奥运会已经使不少人感到厌烦了。
如今,人们无论是在奥运会之前,还是之中、之后,所能听到、看到和感受的,几乎都是积极备战的紧张气氛,都是拼力训练的情景,都是相互调查了解的行为,都是各自封闭保密的私下运作等等。这样的情形,可能是比较短的时期,也可能是一个四年一次的比赛间隙。有总体设计的奥运战略,有具体目标的奥运会计划,有各式各样的奥运会资格选拔等等。奥运会人为地变成了一次世界性的体育战争,变成了世界性的体育搏杀。本来应该是影响、引导、推动民众体育运动的奥运会,现在变成了少数通过各种手段、方法,花费大量时间、物质培养出的体育尖子人员的斗法斗技场。体育运动成了一种职业,成了人生的全部,成了唯一的目标,这样的体育难道还会是所有人的节日吗
奥运会正在被人们拼争和举办着,但是,这不仅仅是为了体育!围绕奥运会而展开的体育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这只是少数人的事情!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原则,眼见着和大多数人愈来愈远了!比起奥运会来,我们普通人更加需要的是现实的体育活动环境、设施和场所,遍布身边的体育运动,才是我们大家的、真正的奥林匹克。
15.根据文意回答,下面符合“设计奥运会的最初用意”一项是( )(3分)
A.作为一种体育比赛,自然是免不了竞争的,竞争的目的,只能是纯体育的速度、力量、高度、技能的竞争。
B.为人们提供—个相互比赛的机会场所,影响、引导和推进民众体育运动的发展。
C.举办奥运会能刺激经济,扩大就业,提高政治地位,弘扬民族文化,激励国民精神。
D.举办奥运会有利于培养出体育尖子人员,使运动员实现自我超越的人生价值。
16.下列有关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更快、更高、更强的积极向上的竞技追求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归宿。
B.不断的激烈的竞争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必然,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变形。
C.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人并不是都能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意义的。
D.围绕奥运会而展开的体育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体育运动。
17.奥运会更多地表现为一个“欲望的场所”,概括回答文中列举了哪些体育之外的欲望。(3分)
[答]
18.联系全文,说说“我们大家的”“真正的奥林匹克”应该具有怎样的内涵 (3分)
[答]
19. 2012年伦敦奥运会已降下帷幕,描述最令你感动的画面,说说感动你的理由。(3分)
[答]
(四)阅读《姑苏烟雨中》,完成20-25题。(20分)
①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舒舒缓缓地撩开了这座江南古城的春韵序幕。
②倘是看那雨,在回廊抑或露天里小站一会,便觉丝丝雨意温润心间。雨是飘的,轻盈盈、慢悠悠。你看不见它,也听不到沙沙的雨声,但一会儿你就感觉有什么被濡湿了,发梢、衣襟、袖口、脸庞……湿润润的凉。你好奇地驻足,不觉抬头凝视天空,一片迷蒙,淡淡的白,哪里来的雨啊,低头一看,脚下的青石板路已是潮湿湿的一片了。
③幽静的古平江路褪去了昔日的嚣躁,被春雨轻轻涂抹了一层湿意。沿路粉墙黛瓦间,有一株半株桃花从院落里探出头来,那花瓣似刚从王维的水墨画里调出来的,也带着湿意。兴致浓了,伸出手去,什么也没有,只感觉手心里像被什么轻轻挠着似了,痒痒的、酥酥的。你终于欣喜不已,我逮着这春雨了。它像是新生的婴儿,柔柔嫩嫩、俏俏皮皮的。
④这样的无骨雨时飘时停,下得再密一些,便可看到细雨如针,斜织空中。落在河面上,画起了圈圈点点的涟漪,仿佛万千绣娘的玉手在如带的河流上绣起了苏锦。
⑤如果细雨,最为繁华的观前街是不去的,名甲天下的拙政园亦是少去了。它们蜚声于外,难免人迹喧嚣。偏爱在这寂静的古平江路默默闲走,听着雨声跫音,望着那一排排毗邻的老宅,姑苏城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余韵仿佛穿越岁月的尘埃,渐渐氤氲继而弥散在这江南烟雨中了。随意拐进路边的一座老宅,都可以触摸到吴地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传原为皇家粮库的李坤堂宅,一落三进,精致的砖雕门楼题额“燕翼贻谋”,庄严、肃穆。倚墙而立,静静感受,似乎有重重影幻在眼前掠过。几许足音,成篇的故事最后都如这纷扬的细雨,一滴滴融入历史的河流里。惟有这青砖墨瓦、飞檐翘角、清幽小巷记下了曾经的踪迹。水,苏州的魂呵,置身其间,仿佛一脚迈入了吴文化的历史长卷,恍恍然的,现代生活的烦躁都幽幽地隐匿在身后了。
⑥缓缓地踱步在这青石板路上,雨滴把石板路洗得光亮。凝眸回望古平江路两侧伸出的众多悠长悠长的小巷,驻足巷口,优雅、轻柔的评弹曲调不知从哪扇门扉镂窗里飘逸出来。曾以三国东吴都督周瑜和宋代武状元周虎一度居此而闻名的萧家巷,巷虽小但多深宅大院,古迹亦多。推门而入,凝重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不同的大宅,呈现着姑苏城不一的历史画面。在这里,一花一草,一墙一巷都是那么轻易地让你跌落进这座江南古城的风韵里。这巷弄就是姑苏城的条条血脉啊。
⑦而今,漫步在这古平江路,独自徜徉在这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我亲近到了孕育我、给予我个体精神血脉的母亲!听母亲轻语,感母亲之体温,千回百回,忘却了归路。
20.请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③段中的划线句写出了江南春雨怎样的特点 你能写出一句描绘春雨的古诗句吗 (3分)
21.联系全文品一品第⑤段中的划线句。作者为什么不去最为繁华的观前街和名甲天下的拙政园 该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22.“在这里,一花一草,一墙一巷都是那么轻易地让你跌落进这座江南古城的风韵里”中的“跌落”两字用得好不好 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
23. “漫步在这古平江路,独自徜徉在这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让我们想到了 的《雨巷》一诗,原诗为“ ,独自 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3分)
24.联系全文探究“漫步在这古平江路,独自徜徉在这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我亲近到了孕育我、给与我个体精神血脉的母亲”的丰厚意蕴。(4分)
2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A.文章开篇写姑苏城的细雨,为全文营造了一层迷蒙的诗意,展示出古老的苏州城穿越岁月尘埃的独特魅力。
B.作者以雨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和叙述抒情的载体,因雨而思,因雨生慨,巧妙地表达出了自己对春雨的真切感悟。
C.文中对李坤堂宅、萧家巷的描写,突出了古老的苏州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D.第⑥段写评弹曲调不知从哪扇门扉镂窗里飘逸出来,表达了作者在这样一个烟雨迷蒙天迷失精神寄托的痛苦之情。
E.作者在文章末尾将古老的苏州城称作自己的母亲,表达了对这座底蕴深厚的城市的热爱与感激之情。
参考答案
5.(1)D.(2)B.(3)A (4)A (5)C (6)B (7)C(8)B (9)D (10)C
7.(1)于是,就(2)有时 (3)称赞 (4)结束/作罢 8.C
9.(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学术界)的前辈请教。(2分)
(2)(明太祖)间或(偶尔/断断续续)询问诸位大臣好与坏,宋濂只推荐大臣中好的人/(好的大臣)。(2分)
10.无书/(幼时求学借书抄录之难)(1分);无师/(成年求师叩问之难)(1分)。
11.甲文看出宋濂是一个勤奋好学、求知若渴的人。(1分)从文中“手自笔录”“弗之怠”“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可以看出。(1分)
乙文中看出宋濂是一个贤能正直、一心为国的良臣。(1分)从文中“濂惟举其善者”“宋景濂(宋濂,字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可以看出。(1分)
12.对待“错过”一要习惯,二要品味(1分),人生有一些小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最根本的追求/要让那些小错过帮助我们把握住人生中最关键最美好的收获。(1分)(意对即可)
13.是指能够在追悔中认识到错过的原因,从而惩前毖后,不再犯同样失误的引以为戒的能力。(意对即可,答“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产生的“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扣1分)
14.保尔的语言直白精辟/朴实深刻,课文中的语言含蓄形象/生动优美。(2分,意对即可)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把那些“不是多么不得了”的错过比做“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路上的“收获”比做“七彩鲜花”,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格外明艳”(1分),形象地表明作者在赞颂“七彩鲜花”的时候,没有忘记“碧绿的叶片”的映衬作用,从而肯定了“错过”在人生道路上的价值。(1分)
15.B(A、C、D项都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变形)
16.C(A项“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外在表现。B项只是作者的疑问。D项是“远离奥林匹克精神”)
17.刺激经济,(1分)提高国家政治地位,弘扬民族文化,(1分)夺取金牌,获取奖金或其他收获。(1分)(整句全写出,未概括,总体扣1分).或:①举办方是为了借奥运会刺激本国经济发展,提高本国政治地位,弘扬本民族文化和激励国民精神;(2分)②参与比赛者是为了夺金牌、争名次以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的欲望。(1分)
18成为纯粹的速度、高度、力量的较量(1分,或成为纯粹的体育运动,或答第一段第一句奥运会最初的用意,意对即可),是所有人参与的运动(1分,或答是所有人的节日),是身边的便利的体育运动(1分,或答现实的体育活动环境、设施和场所,遍布身边的体育运动)。19。描述画面2分,感动理由1分
20.轻盈、似有实无、时飘时停、(1分)柔嫩、俏皮、别有情趣。(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诗句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1分)
21. 它们蜚声于外,难免人迹喧嚣。(1分)内容上:表达了作者远离尘嚣,独守一方宁静的精神空间的思想感情;(1分)结构上:承上启下(1分),由上文写姑苏春雨过渡到对雨中古平江路的叙写,从而揭示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1分)
22好。巷弄内的一花一草带着吴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呈现着姑苏城厚重的历史,“跌落”两字极其形象地写出了置身其间,就会不由自主地完全沉醉在这江南古城的风韵里。(答出“沉醉”意思即给分)
23.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 彷徨
24.细雨中的古平江路远离喧嚣,丝丝湿意给人轻松自在之感;悠长、寂寥的雨巷让作者穿越岁月的尘埃,触摸到吴地深厚的文化底蕴,雨天的幽静让作者找回遗失在烦躁现实中的精神慰籍;从历史与人文中寻到个体精神的血脉,才不会遗失自己;雨巷的悠长拉伸了历史的画卷,雨巷的寂寥更让人多一份诗意与人文情思;表达了作者对姑苏古城的敬仰、感激、热爱之情。(答出 细雨诗意1分,远离喧嚣1分 文化底蕴1分 热爱感激1分,意思对即可)
25.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