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01)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01)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03 10:4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一、对号入座(将科学关键词填写在合适的括号里。)
大家在这一单元的科学学习中一定接触到了很多科学名词,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和丰富的客观事物。请将它们对号入座吧!
科学关键词:酸性物质、绿色、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碱性物质、红色、酸碱性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
1.物质的变化有一类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这类变化是( )。
2.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 )。
3.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 )。
4.做面包用的小苏打是( )。
5.用毛笔在花瓣上抹上白醋,再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纸花的花瓣会变成( )。
6.用毛笔在叶子上抹上碱水,再往叶子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纸花叶子会变成( )。
二、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得又快又准。)1.紫甘蓝水是( )。
A.碱性物质B.酸性物质C.酸碱指示剂D.去污剂
2.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起泡,需加入( )。
A.自来水B.橘子汁C.洗发水
3.让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是( )。
A.清洁剂B.西红柿C.肥皂水D.桃子
4.下面属于酸性物质的是( )。
A.西红柿B.肥皂C.清洁剂
三、科学阅读
酸性溶物质与碱性物质
酸性物质通常具有酸味,我们平常所吃的柠檬、橙子、醋、可乐等,含有酸性成分。另外,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的物质,就是属于酸性。碱性物质通常具有苦涩味,接触到肌肤时会溶解肌肤蛋白质,使肌肤变得滑溜。存在于我们体内的碱性物质不仅可帮助消化,同时也可消除细菌。另外,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就是属于碱性。酸性和碱性的强度通常以PH值表示,PH值的标示法从0到14。纯水的PH值为7,属于中性溶液,PH值低于7者为酸性,PH值高于7者为碱性。想要了解溶液为酸性或碱性,可利用几种指示剂得知。以紫甘蓝、玫瑰花、葡萄、黑豆所制成的天然指示剂遇到酸性时,会变成红色;遇到碱性则会变成绿色或蓝色。另外,利用如石蕊试纸、酚酞溶液、甲基橙、BTB指示剂等的颜色变化,也可以得知酸性与碱性。
——本文摘自《我是实验王》
1.如何辨别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2.仔细阅读短文,写出文中的酸碱指示剂。
四、实验探究
1、用实验探究蜡烛的变化。
实验准备:
实验方法:
实验结论:
2、 某同学用相同的铁钉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
经过一周观察:( )当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 )中的铁钉明显锈蚀。
(1)通过探究发现:铁钉在(有水)( )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请你写出两条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3、洗衣粉和肥皂哪一个洗涤效果好呢?
探究的问题:
假设:
需要改变的量:
保持不变的量: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4、回忆“用紫甘蓝做试剂”的实验,回答问题。
(1)选择什么样的紫甘蓝叶比较好?
(2)做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
(3)如果没有紫甘蓝,可以用什么代替?怎么做?
五、科学分析分析下面的活动,说说它属于哪一类变化?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对号入座(将科学关键词填写在合适的括号里。)
大家在这一单元的科学学习中一定接触到了很多科学名词,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和丰富的客观事物。请将它们对号入座吧!
科学关键词:酸性物质、绿色、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碱性物质、红色、酸碱性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
1.物质的变化有一类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这类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2.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3.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4.做面包用的小苏打是()。碱性物质
5.用毛笔在花瓣上抹上白醋,再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纸花的花瓣会变成()。红色
6.用毛笔在叶子上抹上碱水,再往叶子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纸花叶子会变成()。绿色
二、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得又快又准。)1.紫甘蓝水是(C)。
A.碱性物质B.酸性物质C.酸碱指示剂D.去污剂
2.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起泡,需加入(B)。
A.自来水B.橘子汁C.洗发水
3.让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是(D)。
A.清洁剂B.西红柿C.肥皂水D.桃子
4.下面属于酸性物质的是(A)。
A.西红柿B.肥皂C.清洁剂
三、科学阅读
酸性溶物质与碱性物质
酸性物质通常具有酸味,我们平常所吃的柠檬、橙子、醋、可乐等,含有酸性成分。另外,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的物质,就是属于酸性。碱性物质通常具有苦涩味,接触到肌肤时会溶解肌肤蛋白质,使肌肤变得滑溜。存在于我们体内的碱性物质不仅可帮助消化,同时也可消除细菌。另外,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就是属于碱性。酸性和碱性的强度通常以PH值表示,PH值的标示法从0到14。纯水的PH值为7,属于中性溶液,PH值低于7者为酸性,PH值高于7者为碱性。想要了解溶液为酸性或碱性,可利用几种指示剂得知。以紫甘蓝、玫瑰花、葡萄、黑豆所制成的天然指示剂遇到酸性时,会变成红色;遇到碱性则会变成绿色或蓝色。另外,利用如石蕊试纸、酚酞溶液、甲基橙、BTB指示剂等的颜色变化,也可以得知酸性与碱性。
——本文摘自《我是实验王》
1. 如何辨别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酸性物质通常具有酸味,我们平常所吃的柠檬、橙子、醋、可乐等,含有酸性成分。另外,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的物质,就是属于酸性。碱性物质通常具有苦涩味,接触到肌肤时会溶解肌肤蛋白质,使肌肤变得滑溜。存在于我们体内的碱性物质不仅可帮助消化,同时也可消除细菌。另外,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就是属于碱性。
2.仔细阅读短文,写出文中的酸碱指示剂。
紫甘蓝、玫瑰花、葡萄、黑豆、石蕊试纸、酚酞溶液、甲基橙、BTB指示剂
四、实验探究
1、用实验探究蜡烛的变化。
实验准备:蜡烛、火柴、小刀、镊子、铁片、烧杯。
实验方法:
(1)用小刀把蜡烛切割成小块。(2)把小块的蜡烛放在铁片上,用蜡烛火焰加热,观察蜡烛如何熔化的。(3)熄灭蜡烛,观察熔化的蜡烛遇冷会怎样。(4)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变化。(5)把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会在烧杯里留下了什么物质。(6)在烧杯壁上涂上石灰水,看看燃烧后的气体能否让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1)蜡烛切割和熔化时,仅仅在形态上发生了改变。
(2)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的物质(光、热、二氧化碳、水蒸气、烟尘等)。
2、 某同学用相同的铁钉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
经过一周观察:(A)当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B)中的铁钉明显锈蚀。
(1)通过探究发现:铁钉在(有水)(有氧气)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请你写出两条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擦去水分、覆盖搪瓷、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喷漆、制成不锈钢。
3、洗衣粉和肥皂哪一个洗涤效果好呢?
探究的问题:洗衣粉和肥皂哪一个洗涤效果好呢?
假设:洗衣粉效果好
需要改变的量:洗涤的用品
保持不变的量:布条上污物的大小、水量的多少、肥皂或洗衣粉用量……
实验步骤:
1、往2个烧杯中倒入同样的多的水,分别放入一小勺洗衣粉、皂粉,分别搅拌三分钟。
2、分别用滴管滴三滴食用油在两块布条上。
3、把布条分别浸泡在两种溶液中,观察布条上污物的变化。
实验结论:(根据自己的实验观察概括)
4、回忆“用紫甘蓝做试剂”的实验,回答问题。
(1)选择什么样的紫甘蓝叶比较好?
尽量选择紫甘蓝的薄叶,少用梗。紫甘蓝叶撕的越小越好。
(2)做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
用手反复揉搓菜叶时,动作要轻一些,不要把塑料袋弄破。揉搓时间以汁液变紫为准。
(3)如果没有紫甘蓝,可以用什么代替?怎么做?
可以用牵牛花代替。做法是:把牵牛花的花瓣切碎,放在温水中浸泡,过一段时间,水就变成紫色了,这是因为花青素从细胞里渗出进入水中。如果找不到牵牛花,用紫心水萝卜,苋菜代替也行。
五、科学分析分析下面的活动,说说它属于哪一类变化?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