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古诗四首》诗歌鉴赏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春望》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首联点明时间和地点。颔联诗人以乐景写悲情,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由于感慨时政,国都残破,与亲人离别之恨,反而使诗人对花流泪,闻鸟而惊心,概括了忧伤国事、恨别家人的深沉感情。“家书抵万金”一句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迫切心情。
【检测】
1.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
2.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因为诗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乡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
2.“连三月”见出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赏析】
农历十一月四日夜,一场暴风雨勾起了爱国志士陆游对往日军旅生活的回忆,作此诗以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诗歌通过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后两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
【检测】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明作者身闲志不闲,壮志不移的语句是:(首联)
2.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前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泊 秦 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
【赏析】
杜牧夜泊秦淮,听到酒店歌女在唱陈后主时流行的歌曲,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端,写下此诗,以抒发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首句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在位时,生活奢侈,制作《玉树后庭花》之类描写宫女美色的歌曲,寻欢作乐。不久后主被俘,陈朝灭亡。)诗人在船中听到亡国之音,自然会想道南朝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生活和陈后主的灭亡。在这国运衰微的年头,那些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在酒楼里欣赏这亡国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
的忧患?诗人指责商女实际上是一种曲笔,真正应该汗颜的是座中那些点歌的人。这两句是形象是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检测】
1.首句连用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悲凉)的景象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赏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押经零丁洋时所作。诗中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决心。诗歌将叙事和抒情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经历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后两句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警言名句。
【检测】
1.《过零丁洋》中,与用带感彩的地名自然相对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写出了作者境况的危苦。
2、说一说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生前无愧,死后无憾,光明磊落,浩气长存的伟大的民族节操;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忠心为国的一片丹心。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第9课 古诗四首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风飘絮( )秦huái( )夜泊( )夜阑( )寥落( )惶恐(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__________________ )
⑵僵卧孤村不自哀(僵卧:__________________ )
⑶尚思为国戍轮台(尚思:__________________ )
⑷夜阑卧听风吹雨(夜阑:__________________ )
⑸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__________________ )
⑹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__________________ )
3.对《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为: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意为: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4.下列对诗歌主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春望》抒发了安史之乱时期,诗人感时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B.《泊秦淮》批判了秦淮歌女不关心国家前途,只顾卖唱逗笑的无耻生活。
C.《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风雨把现实和梦境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愿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D.《过零丁洋》中作者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定决心。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深刻,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7.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下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根据对课文内容理解用原文回答:
⑴根据作者从仕之后艰难历程的四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形象鲜明地描画国家的灾难和个人困厄的两个短语是 ________和 _________。
12.说一说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阅读提示:一个春风怡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巳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杖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远离家乡的诗人听着这样—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怎能不起思乡之情呢 诗人情不自禁吟诵这首七绝。
13.“此夜曲闻折柳”一句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中“何人”仅仅是说别人,说大家,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折柳”既是曲名,又是古人送别时的—种习俗。你能说出关于折柳曲的诗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xù 淮 bó lán liáo huáng
2.⑴文中指战乱 ⑵躺着不动 ⑶还想着 ⑷夜深 ⑸泛指兵器 ⑹指史册
3.C
4.B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D
7.因为诗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乡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
8.“连三月”见出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9.形象准确地描绘出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10.忧国忧民。
11.⑴辛苦遭逢;风飘絮⑵雨打萍
12.表达了作者生前无愧,死后无憾,光明磊落,浩气长存的伟大的民族节操;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忠心为国的一片丹心。
13.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就是离别的同义词。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激荡起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
14.不对。这既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思念故园之情的还是李白自己。
1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第9课 古诗四首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簪 夜泊 liǎo 落 shù 轮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 (2)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
(3)尚思为国戍轮台:_____________ (4)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
(5)干戈寥落四周星:_____________ (6)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_________
3.对下面四首诗的作者、朝代、体裁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望》——杜牧——唐——五言律诗
B.《泊秦淮》——杜甫——唐——七言绝句
C.《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北宋——七言绝句
D.《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七言律诗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春望》中表达诗人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泊秦淮》中描写月下沙滩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明诗人身闲志不闲、壮志不移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零丁洋》中诗人借用比喻表现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得不工整的地方,请稍做改动,使之合乎对联的要求。
登高望远见山青水绿千帆过
放歌纵酒喜暖日融泥万木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设想等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时,陆游的儿子在祭奠父亲时会说些什么呢7(用第一人称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诗人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干戈寥落”包含着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1.用原文填空
(1)描述作者从仕之后艰难历程的四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
(2)形象鲜明地描画国家灾难和个人困厄的两个短语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天祥是南宋文学家,《过零丁洋》是他的代表作。此诗显示了他弃暗投明的志向。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诗,表现出他的高尚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C.作者在这首诗中将叙事和议论紧密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经历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 系在一起。
D.诗中的“惶恐滩”“零丁洋”是两个具有感彩的地名,这里巧妙相对,其目的是表现诗人的才华。
13.试分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14.贯穿全诗的一个动词是:______________。
15.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艺术的夸张。
16.一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中“何人”仅仅是说别人,说大家,对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折柳”既是曲名,又是古人送别时的一种习俗。你能说出关于折柳曲的诗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曰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9.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本诗颔联所描写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zān bó 寥 戍
2.(1)文中指战乱。 (2)躺着不动。 (3)还想着。 (4)夜深。 (5)泛指兵器。 (6)指史册。
3.D
4.略
5.将“山青水绿”改为一青山绿水”,或将“暖日融泥”改为“日暖泥融”。
6.略
7.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8.因为诗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乡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
9.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10.无限的辛酸和遗憾
11.(1)辛苦遭逢 (2)风飘絮雨打萍
12.B
1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国家的支离破碎,像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动荡不安,像被雨抽打的水上浮萍。集中反映了国家的衰败和个人政治上的坎坷遭遇。
14.闻
15.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想像
16.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就是离别的同义词。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激荡起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
17.不对。这既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思念故园之情的还是李白自己。
1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9.上句写从楼上望去,洞庭湖好像把东南的吴楚两地从中分开;下旬写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意对即可)
20.全诗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和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限伤心。(意对即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第9课 古诗四首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阅读杜甫的《春望》,回答下面的问题。
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
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答:
3.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
答:
4.“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答:
5.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
二.阅读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回答下面的问题。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7.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使作者想到了什么?
答:
8.从全诗看,侧重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愿望?像诗人有这样愿望的你能再例举一个吗?
答:
三.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回答下面的问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对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辛苦遭逢起一经”,说的是自从中了进士,担任起重要国事之后,就为国事辛苦奔波,有无愧国家民族之意。
B.“身世浮沉雨打萍”,这是个比喻句,是说四年来没有一天安定,像雨中的浮萍,是承接“辛苦”一句的意思说的。
C.“惶恐滩头说惶恐”写的是在江西起兵奔赴浙江为解除临时国都杭州被困时的惊恐心情的,有为国担忧的意思在内。
D.“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是:现在我已被元军扣留、囚禁,绝无生还之路,只有留下诗句,表达对我国家民族的赤胆忠心,在史册上留名了。
1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请说说句中运用比喻的妙处。
答:
11.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答:
12.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答:
三.阅读杜牧的《泊秦淮》,回答下面的问题。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14.仔细品味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说说两个“笼”好在什么地方。
答:
15.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16.这首诗和其他三首古诗《春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在表达的主旨方面有什么不同?
答: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第9课 古诗四首赏析 答案
1.D
2.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3.因为诗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乡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
4.用词凝练;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5.忧国思家的情怀。
6.D
7.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芨芨可危。
8.写出了诗人日夜渴望收复失地、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心愿。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9.C
10.此处的比喻生动的写出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凄凉之景“风飘絮”比喻无可挽回的败局,“雨打萍”则是文天祥凄惨的政治生涯的写照。抒发祖国即将沦亡、自己虽竭尽全力挽救然而不幸被俘无力回天的无限悲愤与痛苦的心情。
11.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1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13.C
14.将烟 、水、月、沙四种景物融合在一起,点出朦胧凄凉的气氛。
15.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16.杜甫的《春望》、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反抗异族入侵、报效国家 ,杜牧的《泊秦淮》谴责统治者昏庸八(上)语文第二单元 九 古诗四首
一.阅读杜甫的《春望》,回答下面的问题。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
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回答下面的问题。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7.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使作者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全诗看,侧重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愿望?像诗人有这样愿望的你能再例举一个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回答下面的问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对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辛苦遭逢起一经”,说的是自从中了进士,担任起重要国事之后,就为国事辛苦奔波,有无愧国家民族之意。
B.“身世浮沉雨打萍”,这是个比喻句,是说四年来没有一天安定,像雨中的浮萍,是承接“辛苦”一句的意思说的。
C.“惶恐滩头说惶恐”写的是在江西起兵奔赴浙江为解除临时国都杭州被困时的惊恐心情的,有为国担忧的意思在内。
D.“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是:现在我已被元军扣留、囚禁,绝无生还之路,只有留下诗句,表达对我国家民族的赤胆忠心,在史册上留名了。
1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请说说句中运用比喻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杜牧的《泊秦淮》,回答下面的问题。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
两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14.仔细品味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说说两个“笼”好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这首诗和其他三首古诗《春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在表达的主旨方面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3.因为诗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乡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
4.用词凝练;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5.忧国思家的情怀。
6.D
7.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芨芨可危。
8.写出了诗人日夜渴望收复失地、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心愿。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9.C
10.此处的比喻生动的写出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凄凉之景“风飘絮”比喻无可挽回的败局,“雨打萍”则是文天祥凄惨的政治生涯的写照。抒发祖国即将沦亡、自己虽竭尽全力挽救然而不幸被俘无力回天的无限悲愤与痛苦的心情。
11.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1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13.C
14.将烟 、水、月、沙四种景物融合在一起,点出朦胧凄凉的气氛。
15.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16.杜甫的《春望》、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反抗异族入侵、报效国家 ,杜牧的《泊秦淮》谴责统治者昏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