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单元练习(word版含答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单元练习(word版含答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03 11:3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蚯蚓走迷宫 B.海豚钻火圈 C.蜘蛛结网 D.小狗算算术
2.在躯体运动中发挥杠杆作用的结构是(  )
A.关节 B.骨 C.骨骼肌 D.肌腹
3.下列几项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
A.蜜蜂的舞蹈动作
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4.“运动演绎精彩,健康成就未来”。下列有关动物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B.骨骼肌至少跨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一块骨上
C.关节囊内外的韧带,可以使关节既牢固又灵活
D.任何一个动作,只需要运动系统参与即可完成
5.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囊
C.蜘蛛织网、公鸡报晓和候鸟迁徙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D.蜜蜂跳“8”字形舞蹈告知同伴蜜源位置,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6.如图表示一个屈肘动作,此动作的发生是由于神经传来的兴奋引起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缘故,完成屈肘动作需(  )
A.a收缩、b舒张 B.a和b都舒张
C.a舒张、b收缩 D.a和b都收缩
7.如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③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和减轻震动
B.①和②组成关节
C.④的里面和外面的韧带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
D.⑤内有少量的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
8.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行为都建立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之上
B.根据行为目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C.学习行为是先天性行为的基础和形成途径
D.学习行为一旦形成,不会消退,也不会改变
9.下列关于运动与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B.人掷出铅球的一瞬间肱二头肌收缩
C.动物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10.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关节软骨
B.人做屈肘运动时,肱二头肌收缩,同时肱三头肌舒张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获得,与遗传因素无关
11.从行为的形成过程(获得途径)看,下列与“小鼠学会走迷宫”相同的是(  )
A.候鸟迁徙 B.鹦鹉学舌 C.蜘蛛结网 D.春蚕吐丝
12.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鱼群洄游到产卵区产卵
B.一只长臂猿站在高处为同伴放哨
C.散养的鸡聚集在山间觅食
D.成年雄孔雀见到雌孔雀争相开屏
13.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如下结果。
动物 甲 乙 丙
成功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124 42 6
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最可能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14.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以下所列行为均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猫捉老鼠、鲟鱼洄游、蜻蜓点水
B.狗辨主人、鹦鹉学舌、老马识途
C.蜘蛛结网、雄鸡报晓、惊弓之鸟
D.蚂蚁搬家、大雁南飞、螳螂捕蝉
15.如图为关节及伸肘运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①、②和④三部分
B.④由肌肉组织构成
C.伸肘运动时⑤处于舒张状态
D.伸肘运动时⑦起支点作用
16.经常打篮球能促进骨骼发育,提高反应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投篮动作需要多组肌肉相互配合
B.关节能灵活运动与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关
C.图中所示投篮动作中,肱二头肌始终处于收缩状态
D.投篮、运球等动作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
17.根据科学家观察,当绿鹭偶然发现面包能引诱鱼浮出水面,它便将面包叼到水面上,然后捕捉前来取食面包的鱼。同一地方往往出现多只会“钓鱼”的绿鹭,不同绿鹭“钓鱼”所用时间和成果不同,不同地方发现的绿鹭“钓鱼”所用诱饵和技巧也不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绿鹭“钓鱼”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
B.绿鹭能“钓鱼”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C.本资料不可证实“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D.本资料可证实“同种动物不同个体的学习能力不同”
18.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先天性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
B.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C.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学习行为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
19.近年来,我省各地均将体育纳人中考,其中引体向上是男生必考的项目。当你在完成引体向上动作时,提供动力的结构是(  )
A.骨 B.关节 C.神经 D.骨骼肌
20.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接组成,其中关节属于骨连接。如图是关节示意图,其中使得关节具有牢固性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下面的①~④表示人体做一个动作包括的几个步骤,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①骨绕关节活动
②相应的骨受到牵拉
③骨骼肌收缩
④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①④
22.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身体结构。“动物——运动——身体结构”搭配错误的是(  )
A.蚯蚓——蠕动——肌肉和刚毛
B.蜗牛——爬行——足
C.青蛙——跳跃——发达的后肢
D.蛇——爬行——四肢
23.如图表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每次实验前应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
B.随着尝试次数增加,小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变短
C.小鼠走迷宫行为与学习有关,与遗传物质无关
D.如果用蚯蚓进行相同实验,找到食物的时间更长
24.“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在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哺育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②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③是先天性行为
④是学习行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5.下列各项不是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B.鸟类的各种鸣叫
C.蜜蜂的蜂王释放特殊分泌物
D.乌贼受到威胁释放墨汁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6.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实验。
步骤一:制作如图所示的迷宫实验装置,在迷宫上方盖上透明玻璃,以便观察实验过程。
步骤二:选取大小相同的小白鼠三只(A、B、C),分别放在迷宫实验装置中进行观察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情况,测得如下数据。请分析:
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A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9秒 4分13秒
B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3分8秒
C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5秒 5分2秒
(1)实验过程中选择三只小白鼠做实验最后比较分析它们走迷宫获取食物所需要的时间而得出结论。据此,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
(2)从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三只小白鼠每次走出迷宫获得食物的时间都不相同,而且第三次实验比前两次实验用的时间都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小白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    行为。
(4)实验开始前,要让小鼠处于    状态,以使摆放的食物更具吸引力。
(5)小明同学找来了两只小乌龟做实验结果发现两只小乌龟无论是错误次数,还是时间都比小白鼠多得多!小明要探究的问题是:   ?
(6)通过分析该实验表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    ,学会某种行为时“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
(7)以上研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主要运用了哪些生物探究方法    。
27.探究动物的行为。
你一定观察过蚂蚁吧,蚂蚁的一个大家族中有数以万计的成员,它们组成庞大的社会群体。工蚁们辛勤劳作,共同出去采集食物甚至会集体合作搬运体积较大的食物。它们之间是怎样通讯的呢?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他们采集并养殖了一段时间的蚂蚁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下:
步骤1:用毛笔取10只蚂蚁装入干净的纸盒中,饥饿处理24小时。准备好实验装置。
步骤2:将一些蚂蚁爱吃的食物放在实验装置的石块B上,将纸盒中的蚂蚁放到石块A上,进行观察。同学们发现一开始有的蚂蚁爬上桥①,有的爬上桥②。一段时间后,一个蚂蚁发现食物后,返回到石块A,然后蚂蚁们陆续爬上桥①,到石块B上取食(如图1)。
步骤3:待大部分蚂蚁爬上桥①后用手将蚂蚁放回石块A,然后将桥①与桥②换位。一段时间内,观察到大部分蚂蚁依然在桥①上爬来爬去,有些蚂蚁爬到石块C上。
步骤4:在桥①中部用香皂轻轻划一道线,观察到桥①上的蚂蚁被分成两部分,它们爬到接近香皂线的地方时就停滞不前或往回折返,似乎它们原来的“路”被阻断了(如图2)。
请你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分析这一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将蚂蚁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   。
(2)实验装置中加入少量清水的作用是   。
(3)步骤3的操作有不合理之处,请你提出改进建议:   。
(4)根据步骤3和步骤4所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从获得方式来看蚂蚁的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6)实验后蚂蚁应该怎样处理?   。
三.解答题(共4小题)
28.下列是与人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图一是人体关节及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4]   和[3]   中的滑液。
(2)屈肘动作的产生过程是当[6]   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产生收缩,牵动骨绕着[9]关节活动。
(3)图二中A、B是两个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    (填标号)。
(4)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
29.观察如图中几种动物的行为,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①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对于维持动物个体的    和种群的    是十分重要的。
(2)②③④分别属于    行为。
(3)①②③④所示的几种行为都属于动物的    。
(4)海洋馆里海豚表演顶球的行为属于动物的    。
30.观察题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    动作,在此过程中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并且这个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    。
(2)图二中[②]   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脱臼是指[①]   从[④]   里滑脱出来。
31.杂技艺术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汉代称为“百戏”,隋唐时叫“散乐”,唐宋以后称为杂技。其中的蹬技项目是由表演者仰卧在小台上,双足向上,靠脚的推动将各种轻重器皿改变角度,如图1,请回答相关问题:
(1)杂技表演人员的运动系统由组成。关节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图2为膝关节结构模式图,其中结构[1]为    ,结构[2]是    ,在髌骨、[1]和[2]表面均有[3]   (填写名称)覆盖,在运动中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2)要完成图1所示动作,需通过    的收缩,牵动绕着    关节运动。在蹬技表演过程中,需要    (一个/两个/多个)关节参与。
(3)杂技演员能够通过脚的推动让物体不停翻转滚动,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    三者协调配合,在    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4)杂技演员能做超出一般人运动范围的动作,是因为长期的运动训练使其关节结构中的    和周围韧带的伸展性增强。如果用图3模型模拟人体膝跳反射时小腿突然抬起,图中序号    模拟的肌肉收缩,相对应地另一肌肉舒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单元练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C; 2.B; 3.D; 4.A; 5.B; 6.A; 7.B; 8.A; 9.D; 10.D; 11.B; 12.B; 13.A; 14.B; 15.C; 16.C; 17.A; 18.C; 19.D; 20.B; 21.B; 22.D; 23.C; 24.C; 25.D;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6.不同个体的小白鼠学习能力一样吗?;不同个体的小白鼠学习能力不一样,随着训练,学习能力逐渐增强;学习;饥饿;不同种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强;少;观察法和实验法; 27.让蚂蚁对食物更敏感,利于实验顺利进行;使蚂蚁只能通过桥①到达石块B获得食物;应该用镊子将两桥换位;蚂蚁可以通过留在桥上的气味进行通讯;先天性;把蚂蚁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三.解答题(共4小题)
28.关节软骨;关节腔;肱二头肌;A;器官; 29.防御;生存;延续;取食行为、繁殖行为、节律;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30.屈肘;收缩;关节;关节囊;关节头;关节窝; 31.关节窝;关节头;关节软骨;骨骼肌;骨;多个;骨骼肌、骨和关节;神经系统;关节囊;3;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