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5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练 基础 (小题核心素养练)
1.(2021·五华·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美国和西欧城市人口增长迅速。1850年,伦敦和纽约的人口分别是268万和69万,到1900年,分别增加到358万和344万。欧美国家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得益于
A.殖民地国家的大量移民 B.城市交通便利卫生条件好
C.乡村生产方式十分落后 D.工业革命加速城市化进程
2.(2021·安徽高三月考)下表是法国1850-1910年间工业生产和工人工资增长情况。据此可知法国
法国1850—1910年间工业生产和工人工资增长情况表(1913年=100)
法国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1910
工业生产 26 34 43 56 66 89
实际工资 59.5 63 69 74.5 89.5 100 100
A.工人工资增长迅速 B.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C.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D.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3.(2021·河南洛阳·高三期中)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学徒制。19世纪中期以后学校教育成为其主要模式,西方主要国家建立了大量的职业学校,学习内容以实践经验为主转为以科学理论为主。这一变化说明
A.工业革命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 B.西方高等教育体系开始转型
C.技术进步推动科学理论的创新 D.科技革命推动学校教育产生
4.(2021·广东高三月考)下表是1850年和1870年国际贸易统计表(单位:亿马克),据此表可知
年份 世界贸易总额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50 145 33.8 15 21 12.8
1870 374 91.8 45 42 34
A.工业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前提 B.美德扫除了经济发展的障碍
C.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有所发展 D.英法两国已经逐渐走向衰落
5.(2021·广东茂名·高三月考)大工厂,在英国的曼彻斯特纷纷建立,随之曼彻斯特逐渐繁荣。工厂周边陆续兴建了大量工人棚房,包围了旧城区……最后在城市的东南边,出现了一栋栋别墅,住着新贵族、棉业富人。据此可知,此时英国
A.工人生活环境大为改善 B.化工企业发展速度加快
C.关税税率处于下降趋势 D.力争建立海上霸主地位
6.(2021·河南高三月考)19世纪70年代,企业内部研究开发实验室在德国广泛推广,逐渐形成了以企业为中心、大学和研究机构协同创新的国家创新体系,之后美日等国纷纷效仿。德国企业实验室制度的建立
A.标志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B.促进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C.形成了知识经济增长模式 D.开启了经济持续繁荣的时代
7.(2021·浙江高三月考)咖啡是热带作物,新航路开辟后传到英国,到19世纪40年代前后,它已成为英国普通大众的日常饮品。下列关于咖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工业革命影响普及英国 B.表明世界市场的最终建立
C.咖啡最早由美洲传入欧洲 D.体现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8.(2021·和平·天津一中高三月考)下表反映出当时英国突出的社会问题是
A.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差距拉大 B.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
C.城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D.城镇化冲击了农业经济发展
9.(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机器排挤工人,造成大量工人失业,从而迫使工人不得不听命于资本家强加于他们的法律。这样,机器就消灭了工作日的一切道德界限和自然界限。机器本来是缩短劳动时间的最有力手段,但在此时,却成了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最可靠手段。”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机器生产减少了工人的工作时间 B.资本家以法律强制工人从事机器劳动
C.机器生产激化了劳资之间的矛盾 D.工业革命更多地改变了工人们的境遇
10.(2021·黑龙江工农·鹤岗一中高三月考)有学者指出:“在工业革命的新阶段里,机器制造业的地理分布从英国和比利时——算得上真正的工业国家——扩展到了法国、意大利、俄国和日本,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德国和美国”。之所以德国和美国 “在工业革命的新阶段”里最引人注目,主要是因为美德两国
A.率先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B.积累了最为雄厚的资本
C.拥有着最广阔的世界市场 D.引领科技的突破和创新
11.(2021·吉林绿园·长春十一高高三月考)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在曼彻斯特的一个纺织厂区里,每到星期天就有3000多个工人集体坐在路边谈论政治、社会和文化。工人们把宗教歌曲或赞美诗改为世俗歌曲,唱出他们希望联合力量改变社会现状的心声。这反映出
A.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
C.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要性 D.无产阶级建立政党的迫切要求
12.(2021·河南高三月考)巴黎公社在《关于将逃亡业主所遗弃的工场转交工人协作社的法令)中规定:“拟定这些工场迅速开工的切实措施……靠工人协作社的力量”成立仲裁委员会,负责裁决上述业主归来后将工场最终盘给工人协作社的条件,及协作社应付业主的赎金数额。”巴黎公社此举旨在
A.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B.巩固工农联盟新政权
C.缓和新老政权之间矛盾 D.尝试建立公有制经济
13.(2021·云南五华·昆明一中高三月考)1863年波兰发生了“红党”反抗沙俄压迫的大起义,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1871年法国发生了因普法战争而起的巴黎公社革命,1889年第二国际中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成为主流。这些事件可用来证明
A.民族主义影响了国际工人运动 B.马克思主义思潮已经成为主流
C.代议制改变了工人运动的方向 D.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日趋巩固
14.(2021·依兰县高级中学高三月考)马克思生活在19世纪,那是一个工业革命空前高涨的世纪,马克思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见证人、分析人和批判大师,他的思想不仅赢得了大批追随者,甚至也获得了他的敌人的尊重。其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
A.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优秀成果 B.提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理论指导
C.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D.形成了内容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
15.(2021·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月考)巴黎公社委员会在1871年3月29日会议上选举产生了主席团及主席和副主席、并明确规定“他们经选出,任期一周”,可当选主席勒弗朗赛任期仅5天。在后来的57天中,公社会议先后更换了27位主席。这反映了巴黎公社
A.健全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机制 B.实行直接民主的形式
C.政治领导体制存在一定缺陷 D.行在建立服务型政府
16.(2021·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高三模拟预测)马克思通过对人类发展的历史考量,总结出人类社会经历了“人的相互依赖”的“自然共同体”、“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虚幻的抽象的共同体”和未来“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真正的共同体”这三个阶段。这一论断
A.奠定了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基础 B.立足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C.突出了世界无产阶级团结的思想 D.指明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方向
17.(2021·全国高三单元测试)巴黎公社成立后,“铲除了工人夜工制度”,“废除了带有剥削性质的职业介绍所”,“封闭了私人用工的剥削当铺”,“取缔了雇主无故对工人罚款以减低无产阶级劳动者工资的不良现象”。这说明,巴黎公社当
A.注意防止工作人员失职 B.关注无产阶级切身利益
C.强化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D.着力提升政府工作效能
18.(2021·九龙坡·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三月考)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时高举的红旗上写着“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醒目字眼;英国宪章运动提出男性普选、年度议会、平均选区、取消议员财产资格和无记名投票。这表明
项目 1680 1730 1780 1830
黄金 5.0 7.8 0.2 3.0
树胶 8.1 9.4 12.0 71.6
奴隶 55.3 64.3 86.5 1.9
A.工人运动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 B.早期工人运动已走向国际性联合
C.早期工人运动有较强的政治性 D.英国宪章运动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19.(2021·河南高三月考)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将颠倒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又颠倒过来。它重新恢复国家权力为社会服务的基本原则,改变了国家控制社会的政治逻辑,消除了资本奴役劳动的政治基础,为劳动摆脱奴役提供了条件。”材料意在说明巴黎公社
A.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理想 B.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C.尝试着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 D.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基础
20.(2021·江西抚州·高三月考)恩格斯在1890年指出:《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1848年以来现代工人运动的历史。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这表明到1890年左右
A.欧美工人进行了广泛的社会主义实践 B.马克思主义居于社会主义运动主流地位
C.社会主义运动已经排除了机会主义错误。 D.《共产党宣言》的精神成了西方的普遍价值观
练 能力 (大题能力提升练)
21.(2021·河南信阳·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从纯技术角度看,石油比起煤炭有着巨大优越性,能量值石油是煤炭的两倍,储存空间小,石油是液态燃料,能够用于内燃机。内燃机不仅比蒸汽机更有效率,个头也小的多,因此他们开辟了一组从汽车和摩托车到电锯的新用途,靠蒸汽不太可能或者说根本不可能有这种用法。
——摘编自(美)彭慕兰、史蒂夫·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英国为例,指出其“传统社会内部自发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有哪些?材料一中的“古典”发展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内燃机发明的历史意义,并概括科技发展对世界影响。
22.(2021·辽宁葫芦岛·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经济史学家让德弗里斯认为,工业革命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有很多缺陷,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要用“勤劳革命”这一个新概念来取代“エ业革命”。因为1500~1800年出现的产量扩大主要是因为使用更多的劳动力,而不是出于任何生产力的突破。“勤劳革命”是一个以家庭为基础的资源重新配置过程,它会增加商品和劳动力的供给,又会增加对市场销售商品的需求,它由商业刺激(相对价格的变化、交易成本的减少)和口味变化来共同促成。
——摘编自舒小畇《エ业革命定义之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评析。(要求:赞成、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皆可,但须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第2页,共2页
(
1
)
第1页,共5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5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练 基础 (小题核心素养练)
1.(2021·五华·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美国和西欧城市人口增长迅速。1850年,伦敦和纽约的人口分别是268万和69万,到1900年,分别增加到358万和344万。欧美国家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得益于
A.殖民地国家的大量移民 B.城市交通便利卫生条件好
C.乡村生产方式十分落后 D.工业革命加速城市化进程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设定的时代背景,欧美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D项符合题意;选项A、B、C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或史实错误,均排除。故选D项。
2.(2021·安徽高三月考)下表是法国1850-1910年间工业生产和工人工资增长情况。据此可知法国
法国1850—1910年间工业生产和工人工资增长情况表(1913年=100)
法国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1910
工业生产 26 34 43 56 66 89
实际工资 59.5 63 69 74.5 89.5 100 100
A.工人工资增长迅速 B.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C.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D.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答案】D
【详解】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法国在工业革命后工业产值迅速上升,总量翻了3翻以上,而工人的工资水平提升有限,远远低于社会发展水平,表明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合理,D项正确;工人工资增长数速度有限,排除A项;当时世界经济中心是英国,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小农经济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1·河南洛阳·高三期中)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学徒制。19世纪中期以后学校教育成为其主要模式,西方主要国家建立了大量的职业学校,学习内容以实践经验为主转为以科学理论为主。这一变化说明
A.工业革命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 B.西方高等教育体系开始转型
C.技术进步推动科学理论的创新 D.科技革命推动学校教育产生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国家开始进入工业革命时期,所以这一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要国家建立大量职业学校并且以教授科学理论为主,都是为了培养更适合工业革命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A项正确;这一变化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并不能说明西方高等教育体系的转型,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了劳动力培养方向的变化,没有体现理论的创新,排除C项;学校教育在科技革命之前就已经存在,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1·广东高三月考)下表是1850年和1870年国际贸易统计表(单位:亿马克),据此表可知
年份 世界贸易总额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50 145 33.8 15 21 12.8
1870 374 91.8 45 42 34
A.工业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前提 B.美德扫除了经济发展的障碍
C.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有所发展 D.英法两国已经逐渐走向衰落
【答案】C
【详解】通过1850年与1870年“世界贸易总额”对比来看,英、法、德、美都有所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世界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C项正确;工业革命前国际贸易已经存在了,A项排除;英美这一时期已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扫除了经济发展的障碍,但法、德两国封建势力依旧深厚,阻碍了经济的发展,B项排除;1870英国贸易总额发展最快,法国其次,“走向衰落”说法错误,D项排除。故选C项。
5.(2021·广东茂名·高三月考)大工厂,在英国的曼彻斯特纷纷建立,随之曼彻斯特逐渐繁荣。工厂周边陆续兴建了大量工人棚房,包围了旧城区……最后在城市的东南边,出现了一栋栋别墅,住着新贵族、棉业富人。据此可知,此时英国
A.工人生活环境大为改善 B.化工企业发展速度加快
C.关税税率处于下降趋势 D.力争建立海上霸主地位
【答案】C
【详解】据材料“曼彻斯特逐渐繁荣,住着新贵族、棉业富人”可知此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为了拓展海外市场,以及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英国主动降低关税,故选C;工人住在棚房里,生活环境依然比较差,排除A;化工企业加速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B;在工业革命发生前,英国基本上取得了海上霸主地位,所以排除D。
6.(2021·河南高三月考)19世纪70年代,企业内部研究开发实验室在德国广泛推广,逐渐形成了以企业为中心、大学和研究机构协同创新的国家创新体系,之后美日等国纷纷效仿。德国企业实验室制度的建立
A.标志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B.促进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C.形成了知识经济增长模式 D.开启了经济持续繁荣的时代
【答案】B
【详解】据题意可知,19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的企业内部设立研究开放实验室,这就使得科学研究的成果能够快速实现转化,从而促进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B项正确;18世纪中后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已经标志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排除A项;19世纪70年代知识经济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排除C项;德国企业实验室主要是促进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并没有因此而开启经济的持续繁荣,排除D项。故选B项。
7.(2021·浙江高三月考)咖啡是热带作物,新航路开辟后传到英国,到19世纪40年代前后,它已成为英国普通大众的日常饮品。下列关于咖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工业革命影响普及英国 B.表明世界市场的最终建立
C.咖啡最早由美洲传入欧洲 D.体现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答案】A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同时工业革命开展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因此咖啡销量提升,A项正确;B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排除B项;咖啡产自非洲,排除C项;材料与价格革命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8.(2021·和平·天津一中高三月考)下表反映出当时英国突出的社会问题是
A.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差距拉大 B.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
C.城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D.城镇化冲击了农业经济发展
【答案】B
【详解】根据柱状图可以看出,曼彻斯特作为工业城市,其人均寿命低于农业郡,这说明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降低了人均寿命,体现了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人均寿命而非贫富差距,排除A项;农业郡的人均寿命并未下降,因此是城市生态遭到破坏,农村并未遭到破坏,排除C项;题干主旨并非丞相矛盾,得不出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冲击,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机器排挤工人,造成大量工人失业,从而迫使工人不得不听命于资本家强加于他们的法律。这样,机器就消灭了工作日的一切道德界限和自然界限。机器本来是缩短劳动时间的最有力手段,但在此时,却成了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最可靠手段。”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机器生产减少了工人的工作时间 B.资本家以法律强制工人从事机器劳动
C.机器生产激化了劳资之间的矛盾 D.工业革命更多地改变了工人们的境遇
【答案】D
【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马克思已经意识到机器的大量使用使得工人失业或者劳动时间被迫延长,说明的是工业革命更多地改变了工人们的境遇,D项正确;机器的诞生增加了工人的劳动时间,排除A项;材料中所说的法律是一个比喻,指的是机器成了强迫工人劳动的工具,并非真实的法律,排除B项;造成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激化的是资本的贪婪和社会分配机制的不合理,并不能直接激化归因与机器生产,排除C项。故选D项。
10.(2021·黑龙江工农·鹤岗一中高三月考)有学者指出:“在工业革命的新阶段里,机器制造业的地理分布从英国和比利时——算得上真正的工业国家——扩展到了法国、意大利、俄国和日本,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德国和美国”。之所以德国和美国 “在工业革命的新阶段”里最引人注目,主要是因为美德两国
A.率先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B.积累了最为雄厚的资本
C.拥有着最广阔的世界市场 D.引领科技的突破和创新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德国和美国为中心,主要由于两国在科技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创新,如电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等,D项正确;英国率先了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A项排除;英国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积累最雄厚,B项排除;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拥有着最广阔的世界市场,C项排除。故选D项。
11.(2021·吉林绿园·长春十一高高三月考)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在曼彻斯特的一个纺织厂区里,每到星期天就有3000多个工人集体坐在路边谈论政治、社会和文化。工人们把宗教歌曲或赞美诗改为世俗歌曲,唱出他们希望联合力量改变社会现状的心声。这反映出
A.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
C.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要性 D.无产阶级建立政党的迫切要求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40年代初,曼彻斯特个纺织厂区里的工人谈论政治、社会和文化,并用世俗歌曲表达希望联合力量改变社会现状的心声。这反映了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进而反映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要性,C项正确;19世纪30、40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排除B项;当时马克思主义诞生尚未诞生,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建立政党的条件,排除D项。故选C项。
12.(2021·河南高三月考)巴黎公社在《关于将逃亡业主所遗弃的工场转交工人协作社的法令)中规定:“拟定这些工场迅速开工的切实措施……靠工人协作社的力量”成立仲裁委员会,负责裁决上述业主归来后将工场最终盘给工人协作社的条件,及协作社应付业主的赎金数额。”巴黎公社此举旨在
A.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B.巩固工农联盟新政权
C.缓和新老政权之间矛盾 D.尝试建立公有制经济
【答案】D
【详解】考查巴黎公社革命。由“靠工人协作社的力量”“将工场最终盘给工人协作社的条件”可知,巴黎公社建立工人协作社并对原有的企业主遗弃的工场采取赎买的经济政策进行改造,从而尝试建立公有制,D项正确;A项并非巴黎公社改造企业主遗弃工场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巴黎公社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排除B项;巴黎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排除C项。故选D项。
13.(2021·云南五华·昆明一中高三月考)1863年波兰发生了“红党”反抗沙俄压迫的大起义,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1871年法国发生了因普法战争而起的巴黎公社革命,1889年第二国际中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成为主流。这些事件可用来证明
A.民族主义影响了国际工人运动 B.马克思主义思潮已经成为主流
C.代议制改变了工人运动的方向 D.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日趋巩固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民族主义逐渐成为一种潮流。1863年波兰发生了“红党”反抗沙俄压迫的大起义,这次起义在欧洲引起了广泛的同情和支持,英法两国工人在伦敦集会,抗议沙皇政府对波兰人民的迫害,这场运动直接促成了国际工人大会的召开,促成了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由此可知,民族主义影响了国际工人运动,此后发生的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1889年第二国际中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成为主流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A项正确;当时的主流思想是自由主义,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代议制,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日趋巩固”,排除D项。故选A项。
14.(2021·依兰县高级中学高三月考)马克思生活在19世纪,那是一个工业革命空前高涨的世纪,马克思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见证人、分析人和批判大师,他的思想不仅赢得了大批追随者,甚至也获得了他的敌人的尊重。其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
A.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优秀成果 B.提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理论指导
C.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D.形成了内容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
【答案】D
【详解】依据“他的思想不仅赢得了大批追随者,甚至也获得了他的敌人的尊重”和所学知识,马克思主义形成内容庞大的科学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因此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同,D项正确;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优秀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来源之一,而非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深远影响,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理论指导、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无产阶级革命或无产阶级运动的开展,但不可能因此得到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敌人的尊重,排除BC项。故选D项。
15.(2021·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月考)巴黎公社委员会在1871年3月29日会议上选举产生了主席团及主席和副主席、并明确规定“他们经选出,任期一周”,可当选主席勒弗朗赛任期仅5天。在后来的57天中,公社会议先后更换了27位主席。这反映了巴黎公社
A.健全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机制 B.实行直接民主的形式
C.政治领导体制存在一定缺陷 D.行在建立服务型政府
【答案】C
【详解】题干中巴黎公社委员会频繁更换主席的现象不利于建立稳定的有权威的领导核心,这说明巴黎公社不懂得集中管理和建立坚强的有战斗力的政权领导机关的必要性,其政治领导体制存在缺陷,故C项正确;A项中“健全”的说法错误,故A项排除;B项中“直接民主”的说法与题干中的信息“会议上选举产生了主席团及主席和副主席”不符,故排除B项;题干中未提及巴黎公社的性质,故排除D项;故C项正确。
16.(2021·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高三模拟预测)马克思通过对人类发展的历史考量,总结出人类社会经历了“人的相互依赖”的“自然共同体”、“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虚幻的抽象的共同体”和未来“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真正的共同体”这三个阶段。这一论断
A.奠定了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基础 B.立足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C.突出了世界无产阶级团结的思想 D.指明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方向
【答案】B
【详解】从“自然共同体”到“虚幻的抽象的共同体”和“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真正的共同体”,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这种历程的根本推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B项正确;古希腊思想是近代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基础,排除A项;马克思的主张并未明确阶级属性,而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排除C项;材料观点没有强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抗和结果,排除D项。故选B项。
17.(2021·全国高三单元测试)巴黎公社成立后,“铲除了工人夜工制度”,“废除了带有剥削性质的职业介绍所”,“封闭了私人用工的剥削当铺”,“取缔了雇主无故对工人罚款以减低无产阶级劳动者工资的不良现象”。这说明,巴黎公社当
A.注意防止工作人员失职 B.关注无产阶级切身利益
C.强化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D.着力提升政府工作效能
【答案】B
【详解】由材料信息“铲除了工人夜工制度”“废除了带有剥削性质的职业介绍所”“封闭了私人用工的剥削当铺”“取缔了雇主无故对工人罚款以减低无产阶级劳动者工资的不良现象”可知,巴黎公社关注了广大无产阶级的切身利益,B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巴黎公社工作人员的工作问题,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提及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以及政府工作效能的问题,排除CD项。故选B项。
18.(2021·九龙坡·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三月考)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时高举的红旗上写着“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醒目字眼;英国宪章运动提出男性普选、年度议会、平均选区、取消议员财产资格和无记名投票。这表明
项目 1680 1730 1780 1830
黄金 5.0 7.8 0.2 3.0
树胶 8.1 9.4 12.0 71.6
奴隶 55.3 64.3 86.5 1.9
A.工人运动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 B.早期工人运动已走向国际性联合
C.早期工人运动有较强的政治性 D.英国宪章运动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英国宪章运动提出男性普选、年度议会、平均选区、取消议员财产资格和无记名投票”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工人运动已经有了政治口号,体现了政治性,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工人运动的国际性,排除B项;责任内阁制确立于18世纪中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9.(2021·河南高三月考)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将颠倒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又颠倒过来。它重新恢复国家权力为社会服务的基本原则,改变了国家控制社会的政治逻辑,消除了资本奴役劳动的政治基础,为劳动摆脱奴役提供了条件。”材料意在说明巴黎公社
A.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理想 B.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C.尝试着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 D.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基础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建立了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制度,在人类历史首次尝试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标志,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排除A项;巴黎公社并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排除B项;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巴黎公社在1871年,排除D项。故选C项。
20.(2021·江西抚州·高三月考)恩格斯在1890年指出:《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1848年以来现代工人运动的历史。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这表明到1890年左右
A.欧美工人进行了广泛的社会主义实践 B.马克思主义居于社会主义运动主流地位
C.社会主义运动已经排除了机会主义错误。 D.《共产党宣言》的精神成了西方的普遍价值观
【答案】B
【详解】《共产党宣言》产生之初,工人运动中流传多种多样的社会主义思想,如空想社会主义、各种各样的机会主义思想等,后来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逐渐扩大,并成为主流(材料的描述),B正确;材料的意思是《共产党宣言》的传播与工人运动的发展是一致的,越来越广泛。工人运动或者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实践是不同的,工人运动或者无产阶级革命首先是夺取政权,在夺取政权之前很难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主要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改造或变革),A排除;机会主义错误一直存在,包括后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出现的多种左倾机会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排除;西方的普遍价值观的主体是启蒙思想,D排除。故选B项。
练 能力 (大题能力提升练)
21.(2021·河南信阳·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从纯技术角度看,石油比起煤炭有着巨大优越性,能量值石油是煤炭的两倍,储存空间小,石油是液态燃料,能够用于内燃机。内燃机不仅比蒸汽机更有效率,个头也小的多,因此他们开辟了一组从汽车和摩托车到电锯的新用途,靠蒸汽不太可能或者说根本不可能有这种用法。
——摘编自(美)彭慕兰、史蒂夫·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英国为例,指出其“传统社会内部自发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有哪些?材料一中的“古典”发展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内燃机发明的历史意义,并概括科技发展对世界影响。
【答案】(1)因素:劳动力资源,国内市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特征:自由资本主义或“自由放任”。
(2)作用:对交通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等相继出现。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影响: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推动经济全球化;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分析】(1)因素∶根据所学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可从劳动力资源、国内市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等角度分析回答,即劳动力资源,国内市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特征︰根据所学可知,“古典”发展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自由资本主义或“自由放任”。
(2)意义:根据材料二“内燃机不仅比蒸汽机更有效率,个头也小的多,因此他们开辟了一组从汽车和摩托车到电锯的新用途,靠蒸汽不太可能或者说根本不可能有这种用法”和结合所需知识可从对交通工具的进步、石油开采方面思考作答。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密切世界联系、全球化、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方面思考作答。
22.(2021·辽宁葫芦岛·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经济史学家让德弗里斯认为,工业革命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有很多缺陷,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要用“勤劳革命”这一个新概念来取代“エ业革命”。因为1500~1800年出现的产量扩大主要是因为使用更多的劳动力,而不是出于任何生产力的突破。“勤劳革命”是一个以家庭为基础的资源重新配置过程,它会增加商品和劳动力的供给,又会增加对市场销售商品的需求,它由商业刺激(相对价格的变化、交易成本的减少)和口味变化来共同促成。
——摘编自舒小畇《エ业革命定义之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评析。(要求:赞成、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皆可,但须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答案】示例观点:该学者用“勤劳革命”取代“工业革命”,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
评析:1500~1800年,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废除行会制度等措施,释放出大量劳动力,为工业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工业革命中,工人受到资本家的剥削,被迫长时间工作,创造了大量的工业革命成果。工业革命时期,工人家庭收入水平有所增加,从而扩大了对市场销售商品的需求,刺激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因此说,“勤劳革命”的主体一一工人,对工业革命的爆发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
【详解】示例观点:根据“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要用‘勤劳革命’这一个新概念来取代‘工业革命’”得出该学者用“勤劳革命”取代“工业革命”,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评析:根据“因为1500~1800年出现的产量扩大主要是因为使用更多的劳动力,而不是出于任何生产力的突破。”并结合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内容和影响进行概括即可,可得出在工业革命中,工人受到资本家的剥削,被迫长时间工作,创造了大量的工业革命成果。工业革命时期,工人家庭收入水平有所增加,从而扩大了对市场销售商品的需求,刺激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因此说,“勤劳革命”的主体--工人,对工业革命的爆发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2页,共2页
(
1
)
第1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