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3 14:5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学 设 计
学科 备课时间 拟上课时间 课 题 课时
历史 2021.8.27 2021.9.2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2017年统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4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三个子目。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共的诞生;中共的诞生又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共一大、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等基本史实,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史观。
过程与方法 借助课堂教学系统,采用翻转课堂、史料研读、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习中国共产党诞生及其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史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学生认识到中共立党为公、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形成知党爱党跟党走的深厚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教学难点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方法 导学法、激趣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合作探究、识图学习法
教 具 多媒体课件、查找最新图片及史料、教具准备等
三、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说明
1.在备课前做好学情调查。2.备课。 预习,完成学业评价第二课。 调查让我明确了点和存在的疑惑。根据调查结果,我将自己定位为学生的“导”师:引导学生明确重点、指方法、培养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导入——上海,自近代以来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见证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1921,它见证了一个伟大政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讲授新课】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一)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马克思主义为何会在中国传播开来?介绍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国际背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扩大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国内背景:五四运动的洗礼,工人阶级显示伟大力量,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资产阶级方案失望,探索改造中国社会的新方案。宣传新思潮的刊物大量涌现,对马克思主义的学说的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2.出示材料,介绍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表现之一是越来越多知识分子关注马克思主义。重点介绍李大钊,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出示图片和表格,介绍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第二个表现:全国各地建立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教师出示材料,说明工人队伍的数量,力量集中,革命性强,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教师出示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图,介绍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的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奠定了组织基础。二、中国共产党诞生(一)中共一大的召开1.介绍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参会代表、主要内容。2.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里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3.出示材料,引导学生近代史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实,帮助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不是偶然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选择的必然结果。”(二)中共二大的召开1.教师重点介绍中共二大制定的纲领。引导学生分析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内容。在中共大二上,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1.教师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围绕一大确定的工作重心,领导全国工人运动。在1922-192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了第一次高潮。2.展示材料,介绍了解京汉铁路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推向了顶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血腥镇压,全国工人运动此后转入低潮。3.介绍“二七惨案”中林谦详英勇就义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全国工人运动会高潮的影响和失败的教训。 学生看图片,阅读材料,了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背景后回答。学生阅读材料,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现结合的表现。认识到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而广泛地传播,这就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准备了思想条件。学生观察分布图,分析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分布特点。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答案。学生回忆所学,从更深层的角度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学生认识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意义,这是党初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成果,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学生聆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 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与阅读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分析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知识的能力。学生在自己探究的基础上产生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及说明
协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完善知识结构(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教学反思 注意解读本课三部分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又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通过解读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联系,这样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学生虽能参与到课堂中,但不够积极,学生思考时间不充分,练习的时间较少,活跃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