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培优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发光的萤火虫 B.工作的电灯 C.明亮的月球 D.燃烧的蜡烛
2.观察水边风景的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要暗一些,这是因为( )
A.水面只将一部分的入射光线反射,进入人眼B.冲洗照片质量问题
C.当时光线太暗 D.眼睛的错觉
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自行车尾灯是靠光的反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 )
A.30° B.60° C.90° D.120°
5.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水中的倒影B.地面上的影子C.海市蜃楼D.雨后的彩虹
6.2021年4月17日晚,在我国部分地区能观测到罕见的“月掩火星”天象,月亮遮掩火星发生的原理与月亮遮掩太阳(日全食)相似,下列光现象中与“月掩火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桥在水中的倒影B.雨后彩虹
C.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变粗了D.手影游戏
7.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矫正舞姿,当她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时,镜中的像(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先变大再变小
8.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
A.水面不发生反射 B.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C.水面发生漫反射 D.地面发生漫反射
9.射水鱼又称高射炮鱼,它有非常独特的捕食本领,当搜索到停歇在水面附近树枝、草叶上的猎物后,会选择合适的角度,瞄准目标,从口中喷射出一股1m多高的水柱,将小虫击落水中吃掉。根据你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它在水下向水面上的小虫喷水时,喷射的方向应该是( )
A.对准看到小虫的下方B对准看到小虫的上方C对准看到小虫的左方D.对准看到的小虫
10.下面图中,哪一幅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的光路( )
A. B. C. D.
11.插入水中的筷子,水里部分从水面斜着看起来是( )
A.向上曲折 B.向下曲折
C.没有变化 D.与水对光线的反射有关,难以确定
12.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
A.橙光 B.蓝光 C.黄光 D.紫光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如图所示,恰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在光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虚像
B.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放大镜
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应选用表面粗糙的玻璃板作为光屏
D.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
二、填空题
14.同学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投影仪的银幕,是因为光在投影仪的银幕表面发生了 的缘故(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这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 反射规律(选填“遵守”或“不遵守”)。
15.小白河是我市著名旅游景点,.每年春天都会有迁徙的天鹅途径小白河湿地公园。当某只天鹅距水面120m时,这只天鹅的倒影与它的距离为________m,该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16.一只小鸟在深度为10m的平静湖面上空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距小鸟______m,在小鸟向水面俯冲过程中,它在湖面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7.身高 170cm 的小慧同学站在竖直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 所示。由此可知识,她在平面镜的像高是 cm,挂钟的实际时间是 。
1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选择较薄的玻璃板完成实验的好处是_______;实验时将一张白纸放在镜后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平面镜所成的像。
19.炎热的夏季,游泳成为很好的健身消暑运动,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切勿到不知水情的地方游泳,如图所示,男孩作出错误判断的原因是光线从________射向_________时发生了折射造成的。
20.如图所示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激光笔射出的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图中的折射角是 度,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光屏上看到折射光线亮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光线亮度。
2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把透镜逐渐向白纸移动,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点。这一操作不仅显示了凸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还可以测出凸透镜的______。
三、作图题与简答题
2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3.如图所示,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凹透镜,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再画出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4.学生溺水死亡在学生突发危险事件中占很大比例,学校和家长在防溺水方面要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请你用对应的光学知识解释如图所示的情景.
25.一天下午,小明向远处的一栋大楼望去,他看到一个现象:有的窗户明亮刺眼,而有的却黑洞洞的.他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他,那座大楼有的窗户是开着的,有的窗户是关着的.小明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请你解释出来.
四、实验探究题
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各一个,火柴一盒。
(1)凸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填“会聚”或“发散”)。
(2)帏涛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的蜡烛的像偏上(如图1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______(填“上”或“下”)调整。
(3)如图2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4)当烛焰距凸透镜4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的实像(填“缩小”或“放大”)。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2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
(1)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避免出现两个像,影响实验效果。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3)若点燃的蜡烛距玻璃板15cm,此时蜡烛与它的像的距离是 cm。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 (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实”或“虚”)。
(4)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
28.齐天大圣孙悟空一个跟斗可以翻十万八千里(相当于5.4×104km),一秒可以翻一个跟斗,可他却想与光比比谁快,请你做裁判。
(1)谁更快,请通过计算说明原因?
(2)太阳与地球相距1.5×1011m,那么光跑一趟要多久?
参考答案
1.C2.A3.B4.B5.A6.D7.B8.D9.A10.B11.A12.B13.C
14..漫反射;遵守;
15.240 反射
16.6 不变
17..170;2:30;
18.减小测量像距的误差 不能
19.水中 空气
20.30;增大;小于;
21.会聚 焦距
22.
23.
24.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
25.当太阳光照射到关着的窗户上时,光在玻璃表明发生镜面反射,小明刚好在反射光线的方向上,有很强的光线进入眼睛,因此明亮刺眼;当太阳光从开着的窗户照射进室内时,很少有光从里面反射出来进入小明的眼睛,因此看起来黑洞洞的.
26.会聚 上 10 缩小 远离
27.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0;不能;虚;不变;
28.(1)光跑的快;(2)光跑一趟需500s。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