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
年级 六 学科 数学 主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 主备教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导学教师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探索和计算,进一步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的问题 2. 使学生在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和判断所求的问题。
导学方法 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和判断所求的问题。
导学步骤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学教师复备
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导入新课 复习: 1.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大家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的实际问题。 通过课前谈话和复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数乘整数新知探索 例题 精讲 二、探究新知。 探究问题: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玻璃鱼缸,长5分米,宽3分米,高3.5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鱼缸的形状是长方体,小组讨论交流 要求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就是求长方体那几个面面积的和?怎样计算? 生讨论完交流: 分别求出前、后、左、右和下面的面积,再相加; 先算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和左右两个面的面积,相加后再加底面积的面积; 先求出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再减去上面的面积。 请你选择一种方法列式计算。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师生交流答案 用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上面的问题时,你认为要注意些什么? 小结:用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上面的问题时,要根据题意,确定计算哪几个面面积的和;具体计算时,可以根据长方体面的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 三、探究“练一练” 赵明做了无盖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如图)至少各用多少平方厘米纸板? 生读题后自主解答,指名交流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每一步算式分别表示什么,确认计算的结果。 在求两个无盖的纸盒所用纸板的面积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计算这样的实际问题,都必须先弄清要计算哪几个面面积的和,再列式计算。 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际生活中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掌握特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课堂检测 解决实际问题 1、一个长方体饼干盒,长17厘米,宽11厘米,高22厘米。如果在它的侧面贴满一圈包装纸,包装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 一个用硬纸板做成的长方体影集封套,长31厘米,宽27厘米,高2.5厘米,封套的左面不封口。做这个封套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 3、学校生物小组做个一个昆虫箱。昆虫箱的上、下、左、右面是木板,前、后两面装防蝇纱网。制作这样一个昆虫箱,至少需要木板和纱网个多少平方厘米? 4、我们的平顶教室长8.5米,宽6米。高4.2米。教室门窗和黑板的面积一共有35.8平方米要粉刷教室的顶面和四面墙壁,粉刷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课堂练习的设置是让学生巩固实际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总结提升 课堂小结: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 根据题意,确定计算哪几个面面积的和; 具体计算时,可以根据长方体面的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
本课作业 1、做这样一个手提袋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 2、鱼缸的4个侧面是用玻璃做的。做这样一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玻璃? 3、找一个长方体火柴盒,测量有关数据,算出它的内盒和外盒至少各用硬纸板多少平方厘米?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