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练习
年级 六 学科 数学 主题 简单的分数除法 实际问题练习 主备 教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导学 教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两类实际问题的联系与区别,能解答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分数实际问题数量间的联系,培养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认识简单的分数乘法和列方程解答两类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联系与区别。
导学方法 引导学生在经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认识简单的分数乘法和列方程解答两类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联系与区别,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
导学步骤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学教师 复备
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一、复习 1、说出单位“1”的量,再把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一条路,已经修了。 ( )×=( ) 鸡的只数相当于鸭的。 ( )×=( ) 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可以怎样确定? 如果这条路有20千米,已经修了多少千米? 如果鸭有50只,鸡有多少只? 说说列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 通过复习和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知探索 例题 精讲 二、探究新知 1、 试一试: 解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2、说出单位“1”的量,再把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 ) 一块地的种小麦。 ( )×=( ) 一本故事书,已看了。 ( )×=( ) 生完成后交流 小结:找到了单位“1”的量,用单位“1”的量乘分数,就等于分数的对应数量。 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的对应数量 3、我国科学家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大约12吨,相当于原来水稻产量的。原来水稻产量大约是每公顷多少吨? 这题的数量关系式是怎样的?你用什么方法解答? 小结:列方程时,要根据条件,找出数量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1)冬冬家买来一袋15千克的面粉,吃了,吃了多少千克? (2)冬冬家买来一袋面粉,吃了,正好9千克,原来这袋面粉多少千克? 说说两题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分别用什么方法解答? 小结:这两题数量关系都是一袋面粉的千克数×=吃了的千克数,(1)题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是求25千克的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2)题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是求单位“1”的量,所以用方程解答。 5、 (1)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当哪个量已知时,求另一个数量用乘法计算? 当哪个量未知时,求另一个数量用方程算? 补充成实际问题 一块地的种小麦,( ) ①成为用乘法解答的实际问题; ②成为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 思考:怎样的分数实际问题用乘法算?怎样的分数实际问题用方程解答? 通过上面两道题的对比练习,你对解决简单的分数问题有什么认识? 让学生通过分析题意和列出关系式的方法,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步骤。 让学生了解 方程的检验步骤和列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的关键。
课堂检测 三、自主练习 1、一条扬子鳄的尾长米,是它身长的。这条扬子鳄身长多少米? 2、李庄村玉米的种植面积相当于水稻的。 (1)水稻的种植面积是24公顷,玉米有多少公顷? (2)玉米的种植面积是15公顷,水稻有多少公顷? 课堂练习的设置是让学生巩固简单分数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
总结提升 课堂小结: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练习 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的对应数量 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计算 单位“1”的量未知——用方程解
本课作业 狮子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是18小时,树袋熊每天的睡眠时间相当于狮子的。树袋熊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是多少小时? 2、小华看一本课外书,已经看了全书的,正好是75页。这本书有多少页? 3、一种轿车的最快速度是140千米/时,相当于超音速飞机的。超音速飞机的速度是多少?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