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参考答案(第六单元)
第十七课 古诗三首
基础性作业:
中断 楚江 孤帆 遥望
2.
3.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 李白
B
拓展性作业:
1.C
2.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似银河落九天
第十八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
基础性作业:
1.浅 错 岩 数 虾 刺 鼓 宝贵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岩石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鸟的天下
美丽 富饶
(1)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2)鱼很多 各种各样
拓展性作业:
1.奔跑的兔子 凶猛的老虎
2.(1)D
(2)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南沙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难以计数 数不胜数 用之不竭
蓝玉 翡翠 翡翠和蓝玉合璧 颜色明丽,壮观美丽
3.答案略。言通句顺即可,注意错别字的批改。
第十九课 海滨小城
基础性作业:
1.整洁 海滨 夏天 灰色 遍地 满载 渔民
2.庭院 公园 街道
3.(1)①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②小城的公园更美。
③小城的街道也美。
(2) 作者把榕树比作绿绒大伞,写出了榕树的繁茂。
(3)示例: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拓展性作业:
1.来来往往 (干干净净) (家家户户)
银光闪闪 (议论纷纷) (得意洋洋)
咯吱咯吱 (咕咚咕咚) (哗啦哗啦)
2.(1)(háng xíng) (拨 拔) (未 末)
(2)这篇短文是围绕“乡间,是树的天地。”这句话来写的。作者依次对公路两旁 、小河两岸、山坡上和农家小院前后等地方的各种树进行了具体的描写。
(3)还有其他种类的树没有列举。
3.示例:同学们有的在跳绳,他们的动作是那么的轻巧,绳子忽上忽下,一次次在脚下闪过。有的在扔沙包,扔沙包的满脸通红,汗流浃背,躲包的身轻如燕,灵巧敏捷。还有的在踢毽子,只见她右脚一抬,左手一甩,毽子稳稳当当地落在了她的脚上,她轻轻地跳跃着,像是花丛中的蝴蝶,身旁围着一群人大声地帮她数着数……
第二十课 美丽的小兴安岭
基础性作业:
1.花坛 松软 脑袋 显得 严严实实
2.诱人 丰富 大花园 宝库
提示:根据季节特点叙述理由。
3.抽出:枝条在快速有力地生长。
浸:被浓雾笼罩的森林如仙境一般美丽。
拓展性作业:
1.(1)(xīng xìng√) (xīng√ xìng)
(2)(shě√ shè) (shě shè√)
(3)(méi√ mò) (méi mò√)
2.(1)关键句:在我的家乡,有一片挺拔葱翠的竹林,一年四季都生气盎然。
(2)嫩绿 翠绿 苍绿 深绿
(3)形象:挺拔、生气盎然、无惧寒风。
启迪:做人要像竹子一样正直坚韧、顽强生存、从不屈服。(言之有理即可)
(4)C
3.示例:我的家乡最美的是春天。春天到了,树木长出嫩绿的叶子。小河里的河水解冻了,像一条明亮的玉带,弯弯曲曲伸向远方。缕缕微风轻轻拂过河面,水面泛起阵阵涟漪,与岸边嫩绿的柳条一起,跳着欢快的舞蹈。
语文园地+习作
基础性作业:
1.
虫字旁 鱼字旁
2.(1)甜津津 (2)绿油油 (3)水汪汪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拓展性作业:
1. C
2. 答案不唯一, 表达清楚合理即可,注意错别字的批改。
例:街道上可热闹了。街道两旁商店林立,那一个个精心布置的橱窗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展现在人们眼前。一家家店铺鳞次栉比,所有的门都敞开着,各种各样的商品都在这里展销。卖东西的小贩,熙熙攘攘的人群,吆喝声,汽车的鸣笛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3. (1)B A
(2) × √ √ ×
(3)答案略,言通句顺即可,注意错别字的批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
单元名称 第六单元 课题 17 古诗三首 节次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认真读,写工整。 zhōnɡ duàn chǔ jiānɡ ɡū fān yáo wànɡ 意图:书写练习,巩固生词字的掌握。
2.根据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将诗句内容与相应图画连线,并在图画下方写上相应的古诗题目。 《 》 《 》 《 》 意图: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图文对照了解诗词内容。
3.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望天门山 , 。 , 。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2)下面对《望天门山》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青山、碧水、孤帆、日边”这些描写景物的词语,使人联想到一幅碧水青山,白帆红日的清丽画面。 B.“出”字是写青山会自己从岸边走出来。 C.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意图:默写古诗,借助描写景物的词语和动词,感受诗句描写的壮丽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我能通过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式理解诗句,知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光潋滟晴方好”中的“潋滟”是形容西湖湖水波光闪动的样子。 B.《望洞庭》这首诗的韵脚分别是“和、磨、螺”。 C.“欲把西湖比西子”是说西湖虽美,但比不上美女西施。 意图: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式理解古诗中难词和关键诗句的意思,能找出古诗的韵脚。
根据情境,默写古诗。 祖国的风景美如画。当我望着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会不由自主地吟诵刘禹锡的《望洞庭》中的诗句:“ , 。”当我漫步西湖边,看到西湖就像西施一样美丽,无论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神韵独特,会情不自禁地赞叹:“ , 。”我还知道别的写景的诗句:“ , 。” 意图: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加强古诗的积累与默写,巩固生字词。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
单元名称 第六单元 课题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节次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认真读,写工整。 qiǎn cuò yán 海水的颜色有深有 ,相互交 。海底的 石 shǔ xiā cì ɡǔ 缝里,有 不清的大 ,有长满 的海胆,有 bǎo ɡuì 着肚子的河豚鱼。这些都是 的海产资源。 意图:书写练习,巩固生词字的掌握。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留心课文的关键语句,用文中的关键词完成填空,梳理文章结构。 意图:通过思维导图,留心课文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词梳理文章脉络,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请用“ ”画出文段中的关键语句。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成群结队”这个词说明了 ,第三句话中体现鱼种类多的词语是 。 意图: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仔细看带点词语和划线部分的内容,仿写句子。 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天上“各种形状”的云像什么?请留心观察天上的云朵,完成仿写。 天空中飘着各种形状的白云,有的像 ,有的像 。 意图:借助图片和关键词展开联想,联系生活,在情境中仿写句子。
细心读,认真想 美丽的南沙群岛 ①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中国南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它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fán yǎn)的烟火。 ②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它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yùn cánɡ)着数不胜数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③南沙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碧波浩渺(miǎo) 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 ④作为中国人,怎能不为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而讴歌呢? 联系上下文,再结合下面的图片,想一想第①自然段中 “星罗棋布”的意思是( )。 A.天空的星星很多。 B.南沙群岛的岛屿像星星。 C.南沙群岛的岛屿像棋盘。 D.南沙群岛的岛屿数量多而广, 像群星罗列,又像棋子分布在广 阔的海域。 (2)借助关键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请你用“ ”画出短文第②③段的关键句。 第②段中有三个词语都表示“多”的意思,分别是 、 、 ,借助这三个关键词,我进一步理解了这段话的意思。 第③段中将天比作_____________,将海比作______________,将水天相接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闭上眼想象一下,令人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图:拓展类文阅读,引导学生回顾第二单元学习的“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本,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句话的意思,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
3.细心观察,大胆仿写。 课文围绕着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介绍了富饶的西沙群岛,短文借助“巨大的蓝色宝库”和“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这两个关键语句介绍了美丽的南沙群岛。请你从下面的图中选择一幅,借助关键语句,围绕一个意思写几句话。可以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如:“有的像……有的像……”“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还可以从“颜色、外形、数量、动作”等方面写写图中的事物是什么样的。 意图: 读写结合,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联结生活,借助关键语句,围绕一个意思写锻炼表达。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样
单元名称 第六单元 课题 19 海滨小城 节次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认真读,写工整。 zhěng jié hǎi bīn xià tiān 我的家乡是一座美丽又 的 小城。 huī sè biàn dì 的早晨,白色的帆船、 的海鸥、沙滩上 的贝壳 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漂亮极了!响亮的汽笛声从远处传 mǎn zài yú mín 来,原来是 鱼虾的船队归来了, 们脸上洋溢着 幸福的笑容。 意图: 通过书写练习,巩固生字词的掌握。
2.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海滨小城的哪些景象。 海上 海滨小城 海滩 意图: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
3.聚焦文段、正确理解。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1)有些句子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称之为中心句。请在以上三段话中分别找出它们的中心句,并用“ ”画出来。 (2)文中“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这句话,作者把 比作 ,写出了榕树的 。 (3)请从以上文段中找到一句你认为最有新鲜感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图: 阅读重点段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落实语文要素。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照样子,写词语。 例:来来往往 ( ) ( ) 银光闪闪 ( ) ( ) 咯吱咯吱 ( ) ( ) 意图: 积累构词方式有特点的词语。
2.课外阅读。 乡间绿荫 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梧桐树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两岸是成行(háng xíng)的垂柳。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拨 拔),枝繁叶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桃树,有梨树,有杏树……春(未 末)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农家小院就掩映在浓浓的树绿荫之中。 (1)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音节或汉字。 (2)这篇短文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作者依次对 、 、 和 等地方的各种树进行了具体的描写。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 意图: 拓展课外阅读,巩固语文要素。
3.小练笔。 围绕关键语句把内容写具体是本文的主要写作手法。我们可以通过仔细的观察、合理的联想、适当的修辞等,多角度地把内容写具体。你也来试试吧! 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操场上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图: 创设情境,模仿写作。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
单元名称 第六单元 课题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节次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认真读,写工整。 huā tán sōng ruǎn 在爷爷家的院子里,有一个大 。春天,小草从 的 nǎo dai 土地里探出了小 ,蝴蝶在鲜艳的花丛中飞舞。夏天,树木的枝叶 xiǎn de yán yán shí shí 更加浓密,把天空遮得 的,挡住了强烈 的阳光,让整个院子变得十分凉爽。 意图: 通过书写练习,巩固生字词的掌握。 。
2.通读课文填一填。 课文介绍了我国东北的大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 ,物产 ,是名副其实的 和 。如果我去小兴安岭旅游,我会选择 季去,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图: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重点词句品一品。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这句话中“抽出”一词让我们感到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这句中的“浸”字让我们感到 。 意图: 阅读重点段落,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体会词语的妙用。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读句子,在正确的读音下方打“√”。 (1)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说起自己感兴(xīng xìng)趣的话题时,一下子都兴(xīng xìng)奋起来了。 (2)哥哥就要大学毕业,他恋恋不舍(shě shè)地离开了他住了四年的宿舍(shě shè)。 (3)台风天,大雨没(méi mò)完没了地下,路上的积水都没(méi mò)过我的脚背了。 意图: 比较、辩别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
2.拓展阅读,练一练。 家乡的竹林 在我的家乡,有一片挺拔葱翠的竹林,一年四季都生气盎然。 春天,鹅黄色的新笋从土壤里钻出来,像一只一只刚出壳的小鸡一样漂亮。竹子长到三米多高逐渐变成一身嫩绿,十分新鲜。 夏天,竹林显得更加翠绿可爱,阳光透过茂密的竹叶缝隙,照在地上,从远处看犹如点点星光。如果你路过这里,它便用叶子遮住太阳,为你解除酷热。 秋天,竹子把自己的旧叶换掉,让人们把落在地上的旧叶当柴火使用。一阵风吹来,无数苍绿的“花片”在飞舞,像天女散花一样美。 冬天,竹林迎着凛冽的寒风,像哨兵一样站在田野里,深绿的叶子笑容满面地迎着严霜白雪。 我爱家乡的竹林,因为枝枝翠竹的美好形象时时启迪着我。 (1)请画下本文的关键句。 (2)作者用不同的表示颜色的词语,表现出竹子的颜色在一年中的变化层次,请找出并填一填。 春天的新竹时( )的,夏天的竹林更加( ),秋天竹子换掉( )的旧叶,冬天竹林依然挺拔,( )的叶子迎霜傲雪。 (3)“我爱家乡的竹林,因为枝枝翠竹的美好形象启迪着我怎样做人,怎样生活。” 你认为翠竹有什么样的美好形象? 。 我又在竹子身上获得了那些启迪? (4)本文在写法上与《美丽的小兴安岭》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按照( )来写的。 A.事情的发展顺序 B.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 C.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 意图: 拓展课外阅读,巩固语文要素。
3.小练笔。 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最美的季节里有哪些景物特别吸引你?这些景物都有哪些特点?是什么样的?请你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写一写吧。 意图: 链接生活,仿写表达。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
单元名称 第六单元 课题 语文园地+习作 节次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基础性作业 (必做) 1.读一读,连一连,填一填。 蛾 kē 鲤 shā 蝌 dǒu 鲫 lǐ 蚪 é 鲨 jì 我发现第一组字的偏旁都是( ),第二组字的偏旁都是( ),形旁表义,它们都是形声字。 意图:巩固园地识字加油站中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增强识记。
2.读句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ABB式词语。 (1)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 )的。 (2)我家门前是一大片( )的草地。 (3)妹妹有一双( )的大眼睛,十分惹人喜爱。 意图:学以致用,学会在情境中运用ABB的词语。
3.读古诗,写一写 。 《早发白帝城》中“ , 。”这句诗与郦道元写的《三峡》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诗句: , 。” 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理解中学习古诗。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这里的花有红的、紫的、白的、黄的,五彩缤纷,美丽极了!这里不仅有芍药、美人蕉、紫罗兰,还有许多奇花异草。这里的果子也很多。香蕉、荔枝,果实累累,挂满树梢。肥硕的木瓜簇拥在一起。还有一种芒果,长得又肥又大,一个就有一斤重,果肉有五寸厚,而核只有拇指那么大。 A.西双版纳是花的海洋 B.西双版纳是果的海洋 C.西双版纳是鲜花盛放,硕果累累。 意图:关键句的反复练习,巩固单元要素目标。
2.用下面的句子开头,试着写一段话。 街市上可热闹了。 意图:围绕一个意思进行写话,将阅读要素目标与习作要素目标对接。
3.审题目,明要求。 (1)要想写好身边的美景,首先要( ),再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 )。 A.围绕一个意思写 B.仔细观察 (2)按照本次习作写景的要求,下列能作为本次习作材料的打“√”,不能的打“x”。 ①我在游乐场玩得很开心。( ) ②学校操场后面的花园里百花争艳。( ) ③家乡秋天的田野真美啊!( ) ④我爷爷是个老顽童。( ) (3)给本次习作理思路: 意图:关注习作的方法、题材,明确习作的要求。借助思维导图,理清写作思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