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路线的走和跑》小单元教案(共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不同路线的走和跑》小单元教案(共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12-09-09 20:2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平一(一年级第二学期):《不同路线的走和跑》小单元
授课时间:2012年8月
授课年级 一 授课教师 林盈盈 单位 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
学生人数 40 指导教师 岑丽萍 单位 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单元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能够积极参与本单元内容的学习,知道直线跑、曲线跑及往返跑的一些动作方法,并能区分其中的不同点。技能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准确的跑步姿势,强化直线跑,通过学生快速跑、多种急转变向的练习提高学生各种路线跑的能力。情感目标:学生通过相互激励合作,能够克服困难,完成练习;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教学内容 走和跑:直线跑,直、曲线图形跑,往返跑 重、难点 重点:不同路线的走和跑方法难点:身体平稳,动作协调、自然。
课 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策略
1 直线跑 1、通过练习让学生知道沿直线跑可跑得更快,同时养成正确的跑步姿势。2、通过游戏提高学生跑直线的能力和快速跑动中急停急起的反应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重点:用前脚掌着地跑,跑得直。难点:身体平稳,跑成直线。 1、用前脚掌着地沿直线走到慢跑,再到快速跑的练习。 2、通过距离的变化提高跑直线的能力。3、通过放物、取物、换物等练习手段,强化长距离直线跑概念。4、游戏:“你追我赶”。
2 直、曲线图形跑 1、能够认识到直线跑与曲线跑的不同点。2、能够随着图形的变化,不断变化自己跑动方向,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持续跑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变向奔跑的能力。 重点:沿不同图形的直、曲线跑。难点:身体灵活,不断的转换方向。 1、将学生分成6组,在各组领队的带领下,按所给数字顺序慢跑。2、逐个进行踩或摸数字练习,从二位数到三位数再到四位数。3、踩或摸数字接力比赛。4、游戏:贴膏药。
3 往返跑 1、让学生知道各种形式的往返跑的方法。2、通过游戏比赛,提高学生急停急起中跑直线的能力。3、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快速奔跑能力。 重点:往返跑难点:往返跑中跑直线,动作协调、灵活。 模仿小动物的往返。 2、短距离放物、取物练习3、不同形式的往返换物接力
备注:《不同路线的走和跑》小单元,来自浙江省必学内容教师用书水平一一年级第二学期《走和跑》单元中的内容。
第一课时:直线跑
课的结构 内容 练习 目的要求 教师引导与组织 学生参与
时间 次数
基本部分(一)基本部分(二)基本部分(三) 游戏一:小鸡成长记1、前脚掌着地走(直线、曲线)2、沿直线慢跑10米3、快速跑①比谁跑的直(10米)②比谁跑的既直又快(15米) 各20s 1/2次 了解直线跑的方法,并知道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跑得更快。 1、设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在模仿谁吗?(小鸡)2、教师用语言不断引导学生用前脚掌着地走成直线或曲线,通过比较得出走直线距离短。3、组织学生沿直线慢跑。4、组织学生进行快速跑,比谁跑的直。5、即时评价,再次组织学生快跑,比谁跑的既直又快。 1、思考问题、认真模仿、积极参与2、根据需要及时进行练习方式的更换。3、比赛与展示。
游戏二:母鸡下蛋1、放物、取物往返接力赛2、放物、取物迎面接力赛 各15s 1/2次 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直线跑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快速跑动中建立急停急起的动作概念。 1、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游戏方法。2、组织学生游戏。3、及时对学生的游戏情况进行评价。组织: 取 放 1、认真听讲、仔细观察,明确游戏的规则与方法。2、积极参与游戏,守规则。
游戏三:活捉老母鸡(追逐跑) 15s 2/3次 在游戏中,训练学生快速启动的反应能力及直线快速跑的能力。 1、教师语言导入。2、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游戏方法。3、组织学生游戏。4、即时评价并引导学生变化角色。5、逐渐加大游戏的难度:从相距4米变成2米。6、简单评价。组织: x 4 xx 2 x 1、认真听讲、仔细观察,明确游戏的规则与方法。2、积极参与游戏,守规则。3、更换角色,认真完成游戏。4、学会倾听。
场地器材 操场 练习密度预计 30-35%
第二课时:直、曲线图形跑
课的结构 内容 练习 目的要求 教师引导与组织 学生参与
时间 次数
基本部分(一)基本部分(二)基本部分(三) 游戏一:开火车。1、沿直线开(脚踩数字)2、沿曲线开(绕着数字)3、随意开动小火车方法:将学生分成6组,在各组领队的带领下,按所给数字顺序慢跑。 各30s 1/2次 了解直线跑与曲线跑的不同点,并初步体验直、曲线跑的乐趣。 1、教师语言诱导。2、讲解游戏方法并明确路线。3、组织游戏,强调学生用前脚掌着地跑。4、共同讨论,了解直线跑与曲线跑的区别。5、组织学生自由的开火车。6、即时评价。 1、认真听讲、仔细观察,明确游戏的规则与方法。2、积极参与游戏,守要求。3、大胆发言4、组长带领学生开好火车。5、听点评。
游戏二:踩或摸数字1、二位数: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踩)2、三位数:不同形状的四边形。(踩、摸)3、四位数:不同形状的五边形。(踩)4、踩或摸数字接力比赛。 各20s 1/2次 随着图形的变化,让学生在跑动中不断转换方向,在体验身体重心变化的同时提高学生急停急起的能力。 1、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游戏方法。2、组织学生踩或摸数字练习(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3、及时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4、组织学生进行比赛。5、宣布比赛结果,即时评价。 A 7 1 6 2 5 3 4 1、认真听讲、仔细观察,明确游戏的规则与方法。2、积极参与练习,守要求。3、了解自己游戏的情况,及时纠正错误。4、积极参与比赛。5、认真听点评。
游戏三:贴膏药注:每位同学站一个数字,选出一至三对进行游戏。 各30s 2/3次 通过游戏,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直、曲线图形跑的能力。 1、组织变化队形。2、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游戏方法。3、组织学生开始游戏。4、逐渐加大游戏难度:从1对到3对。5、简单评价。 1、认真听游戏规则。2、积极参与游戏,守规则。3、注意安全。4、学会倾听。
场地器材 操场 练习密度预计 30-35%
第三课时:往返跑
课的结构 内容 练习 目的要求 教师引导与组织 学生参与
时间 次数
基本部分(一)基本部分(二)基本部分(三) 游戏一:各种动物的往返1、小青蛙:小脚丫跳开来,小手臂竖起来,1、2、3,呱呱呱。2、小鸟,小鸟,张开翅膀,飞呀飞,飞呀飞。方法:音乐响起,自由活动,音乐停,原路找回自己的家。 各20s 1/2次 在游戏中让学生有个往返的概念。 1、听叫声、看动作,猜出动物的名称。2、指挥学生模仿动物的姿势与叫声,比比谁学得像叫得响。3、教师讲清练习的要求,用音乐指挥学生进行各种动物的往返练习。4、即时评价。组织: 1、学生听叫声、看动作,猜动物名称。2、积极模仿各种动物的姿势与叫声。3、学生听清练习的要求,敢于展示自己的动作,守要求。5、认真听点评。
游戏二:疯狂的小鸟1、比谁窝里蛋多。2、每次只能拿一个蛋,比蛋多。3、比谁往返的次数多。 各1分钟 1/2次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往返跑的乐趣,同时在折返点,体会身体重心的变化,以及提高学生急停急起中跑直线的能力。 1、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游戏方法。2、组织学生游戏,比谁窝里蛋多。3、及时对学生的游戏情况进行评价。4、逐渐加大游戏难度,强调每次出去只能拿一个蛋,比蛋多。5、教师明确规则,并组织学生再次开始游戏。6、即时评价。 1、认真听讲、仔细观察,明确游戏的规则与方法。2、积极参与游戏,守规则。3、了解自己游戏的情况,及时纠正错误。4、明确游戏新规则,积极参与。5、认真听点评。
游戏三:击败绿色小猪。1、取子弹:直线往返跑 2、穿过丛林击败绿色小猪:曲线往返跑 各20s 1次 通过改变练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往返跑的能力。 1、教师语言导入。2、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游戏方法。3、组织学生游戏。4、改变练习方式,明确要求。5、组织学生比赛。6、宣布结果并简单评价。 1、认真听讲、仔细观察,明确游戏的规则与方法。2、积极参与游戏,守规则。3、明确游戏新规则,积极参与。4、学会倾听。
场地器材 操场 练习密度预计 30-3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