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3 16:4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上册
2
0
2
1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原因、经过、结果和历史意义。
2.掌握《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基本史实。
3.通过学习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复性、曲折性。
议会、王权、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学习目标】
【关键词】
英国女王任命鲍里斯·约翰逊为首相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
鲍里斯·约翰逊(首相)
在英国,女王和首相,谁掌握着最高权力?
(英语:Constitutional monarchy)
是相对于君主专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务上的共和主义理想但不采用共和政体。
君主立宪制与一个国家的国情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关系,它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妥协性,局限性。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一、从“有限王权的传统”到“罔顾传统的国王”
二、从“不要国王”到“请回国王”
三、从“影响英国”到“影响世界”
四、是“糟糕的革命”还是“智慧的革命”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一、从“有限王权的传统”
“罔顾传统的国王”
詹姆士一世
解散议会
开征新税
提高关税
实行专卖
发动战争
入不敷出
无地王约翰
穷兵黩武
贵族讨伐
通过谈判
签订宪章
1215年颁布《大宪章》:
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王权有限”
“王在法下”
王权
1、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由贵族组成
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
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查理一世
1600年-1649年
财政危机
召集议会
讨论征税
协调无效
解散议会
议会
王权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王权(封建势力)
推崇“君权神授”宣扬“王在法上”
擅自强征新税
随意解散议会
思想
政策
《大宪章》
(1215年)
对立
激化
“王权有限”
“王在法下”
基本
原则
《权利请愿书》
(1628年)
议会制度
(13世纪末)
詹姆士一世
查理一世
限制王权
意图
掌握征税权
权力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英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它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的地位,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二: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不断增强,迫切要求自由发展资本主义。而此时,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宣扬"君权神授",宣称国王居于法律之上。经济上,国王可以不通过议会而强行征税,可以实行部分商品的专卖,可以任命亲信控制大部分国内贸易和几乎整个对外贸易。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触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共同反对专制王权,最终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160页
根据材料概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包括经济、阶级、政治)
革命原因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的壮大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自由发展资本主义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矛盾
反对
阻碍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
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斯图亚特王朝的
封建专制统治
革命原因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二、从“不要国王”
“请回国王”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革命的发生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抨击国王专权,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克伦威尔
1599-1658年
查理一世
1600—1649年
议会军


较量过程
  
抉择:国王是去是留
初步胜利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议会正式宣布:
“英国为共和和自由的国家”
革命废除了君主制成立共和国后
谁掌握了权力呢?
议会尊克伦威尔为
“护国主”,克伦威尔独揽大权。
克伦威尔
1599-1658年
议会有名无实
初步胜利
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秩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恢复
君主制的势力采取了
妥协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查理二世
1630年-1685年
1660年,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限制。
詹姆士二世是天主教徒,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1633年-1701年
詹姆士二世
王朝复辟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玛丽二世和威廉三世
为什么1688年政变被称作“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1640—1688)
议会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王权
封建势力
1640
革命爆发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1653
专制
民主
内战爆发
1642
1649
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
光荣革命
1640—1688
长期性、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640
革命爆发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1653
(1)该示意图说明这场革命具有什么特点?(时间、走势、结果等)
长期性、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
(2)根据以上图文材料,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点?(从时间、进程、结果国家领导阶级等着手)
革命进程、革命时间、革命发生国家、革命开始标志、革命领导者 、革命结果
(3)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启示: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制度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长期、反复、曲折的斗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专制
民主
内战爆发
1642
1649
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
光荣革命
1640—1688
长期性、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
该示意图说明这场革命具有什么特点?
长期性
曲折性
反复性
不彻底性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影响世界”
三、从“影响英国”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玛丽和威廉接受《权利法案》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权利法案》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①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②国王不经议会许可:
③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
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不得征收捐税。
限制财政权
限制王权
重申人权
对国王的权力有何影响?
《权利法案》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权利法案》颁布前后
英国政体发生了哪些根本变化?
资产阶级革命后
《权利法案》
资产阶级革命前
君主立宪制
国王(虚设) 
议会(实权)
法治
议会限制王权
民主
封建君主专制
国王(实权) 
议会(虚设)
人 治
议会受国王的控制
专制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还是
四、是“糟糕的革命”
“智慧的革命”?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素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的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1640S革命和1660S“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你认为对我国政治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尊重历史和传统
权力要受到法律制约
选择符合国情的模式
渐进完善 不可操之过急
自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选择何种制度、走什么样的道路,必须扎根于自己浓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中,也只有扎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的选择才是最适合的。
九上 第六单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封建的英国
(君主专制)
资本主义的英国
(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
根本原因
过程
意义
开始:1640年重开议会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独裁
1660年复辟君主制
结束:1688,光荣革命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宪制。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结果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