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知识填空(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知识填空(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03 15:16:5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知识填空
3.1时间在流逝
1、在远古时代人们利用天上的 及引起的影子等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可以用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
2、古人利用 变化的规律发明了日晷,来估测时刻。它将一天分为12时辰,一时辰为 小时。
3、 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通过正午时影子的长短来测量的一年内的 或 。
4、在燃香粗细均匀和无风的条件下,燃香变短的速度是 的,可以粗略计时。古时候一炷香的时间约 。
5、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上午影子在 ,慢慢变 ;下午影子在 ,慢慢变 ;中午影子偏北最短。
6、物体在一段时间间隔内发生有 的变化,可以用来计时。
2.1用水计量时间
1、观察水流的速度我们发现:当瓶中的水越来越少,水的流速度越来越 ,最后甚至会断断续续成滴状。得出结论:水位不同,水流速度不均匀,随水位下降,水流速度越来越 。
2、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时我们发现:同一水位高度,流出相同多的水所需要的时间是 的(相同或不同)。得出结论: 和 不变,流出等量的水所需的时间一致,这就是滴水的等时性。(即水位不变,水流速度相等)
3、根据滴水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即 型水钟,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把水装满的时间即 型水钟。
4、古代有一种刻漏,主要由几个铜水壶组成,又叫“漏壶”,是一种典型的等时计时装置,计时的准确度取决于水流的均匀程度。铜水壶从上到下越来越小,除了最底下的那个,每个壶的底部都有一个小眼,水从最高的壶里,经过下面的各个壶滴到最低的壶里,滴得又细又均匀。
5、古人在制作水钟时增加泄水口,保持 ,以固定的速度下流。
3.3我们的水钟
1、水钟是根据 原理来计时的。即从相同水位的水中流出相同量的水时间相同。
2、泄水型水钟刻度从 往 记录,刻度是上 下 。受水型水钟刻度从 往 ,刻度是上 下 的(上、下、疏、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我们自己制作的水钟计时不够准确,可能出现的原因
4、怎样改进我们的水钟更准确呢?图文形式表达
5、古代水钟在真正使用过程中了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困难,比如,冬天天气很冷水会结冰;蒸发现象可能会水钟变干;水钟里所盛的水很重不容易搬动;等等。除了水,沙可以制作计时工具,如 。
3.4机械摆钟
1、像日晷、水钟、沙漏等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 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
2、1583年 发现摆可以成为一种有规律的计时装置,这引发了由摆动的钟来控制的机械钟表的发展。摆钟是靠钟摆 的次数来计时的。
3、摆钟往返运动看作一个完整周期,即从起点回到起点算摆动 次。
4、通过观察钟摆运动的特点,我们发现;同一摆钟的钟摆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总是 的。相同时间摆钟摆动次数相同,与摆动幅度无关,这就是摆的 。
5、自制一个摆时细绳 固定, 挂重物(上端或下端),自由摆动时幅度不要太大。我们发现:同一个摆在1分钟内,摆动的次数是 的(一样或不一样)。说明自制摆也具有等时性。
6、不同小组的摆统计数据并不相同,说明不同的摆摆动快慢 。
7、通过自制摆,我们还发现单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摆动的幅度越来越 。单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摆动的角度 发生变化(会或不会)。
3.5摆的快慢
1、不同的摆在一定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相同或不同)
2、探究摆的快慢与摆质量的关系实验
(1)把细绳固定在挂钩上,下端挂一摆锤,让摆小幅度地自由摆动。观察摆30秒摆动的次数
(2)保持摆绳长度不变,依次增加摆锤的质量,测量不同质量的摆锤30秒摆动的次数
该实验改变的条件是 ,不变的条件是 和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质量的摆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 的,说明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 。
3、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实验
(1)把细绳固定在挂钩上,下端挂一摆锤,让摆小幅度地自由摆动。观察摆30秒摆动的次数
(2)保持摆锤的质量不变,调整摆绳的长短,测量长度按不同的摆30秒摆动的次数
该实验改变的条件是 ,不变的条件是 和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长度的摆在30秒摆动的次数 ,摆绳长度越长,摆得越 ;摆绳长度越短,摆得越 。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 。
4、通过探究我们发现,摆的快慢与 有关,于 无关。
3.6制作钟摆
1、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可以测摆15秒钟是否摆动 次,不需要测60秒。
2、我们可以利用 (每次增加或减少5厘米)或 (每次减少一半或增加一半)快速的调试成功。
3、利用材料,组装一个简易的“钟摆”。保证 不变,摆幅不变,通过不断调整 ,使制作完成的摆正好1分钟摆动60次。我们发现1分钟摆动60次的摆的摆绳长度大约是 厘米。
4、摆绳长度 摆的长度(等于或不等于),摆长指的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5、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 关系(有或无),同一个摆,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 ;摆绳长度越短,摆动越 。
3.7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1、我们每天都要通过 来掌握时间、安排工作或作出决定。
2、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的 。任何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自然现象都可以用来计量时间。
3、 在远古时期,人类以太阳的东升西落作为时间尺度,后来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发明了 ,后设计出水钟、摆钟、石英手表,它们的特征如下
日晷 水钟 摆钟 石英手表
使用材料 铜制晷针石制晷面 铜制水壶 金属 石英、金属
准确性 比较准确 比较准确 准确 非常准确
计时原理
方便程度 不方便 不方便 比较方便 非常方便
缺陷 无法自由移动,受阳光影响 无法自由移动,受气温影响 无法长时间及时,需要定期上弦 需要更换电池
4、时刻表可以保障交通有序运行,提醒我们准时到达,时刻表精确到 。
5、交通信号灯,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证交通安全录,交通信号灯精确到 。
6、百米赛跑时,需要精确计时,才能知道是否打破记录,田径比赛的成绩精确到 。
7、航天器发射过程,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证安全和成功。航天器发射过程精确到 (1秒=1000毫秒)
8、石英晶体受到电池电力影响时,和音叉一样会产生有规律的 。每个振动都保持严格的相同时间,所以石英钟表可以非常精确的计时,一天之内的误差不会超过 。
9、今计时最准确的是 ,精确度可以达到每2000万年才差1秒。
10、在没有导航仪的年代,航海在茫茫大海的船员,曾利用钟表来辨识自己所在的位置,让船成功的从一个地方航海到另一个地方。指北法:手表平放,以当地地方时的一半指向太阳,12点所在方位为北方。指南法:手表平放,以时针指向太阳,则时针与12时的平分线指向南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知识填空
3.1时间在流逝
1、在远古时代人们利用天上的太阳及引起的影子等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可以用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2、古人利用日影方位变化的规律发明了日晷,来估测时刻。它将一天分为12时辰,一时辰为2小时。
3、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通过正午时影子的长短来测量的一年内的季节或节气。
4、在燃香粗细均匀和无风的条件下,燃香变短的速度是匀速的,可以粗略计时。古时候一炷香的时间约30分钟。
5、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上午影子在西,慢慢变短;下午影子在东,慢慢变长;中午影子偏北最短。
6、物体在一段时间间隔内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可以用来计时。
2.1用水计量时间
1、观察水流的速度我们发现:当瓶中的水越来越少,水的流速度越来越慢,最后甚至会断断续续成滴状。得出结论:水位不同,水流速度不均匀,随水位下降,水流速度越来越慢。
2、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时我们发现:同一水位高度,流出相同多的水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
得出结论: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径不变,流出等量的水所需的时间一致,这就是滴水的等时性。(即水位不变,水流速度相等)
3、根据滴水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即泄水型水钟,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把水装满的时间即受水型水钟。
4、古代有一种刻漏,主要由几个铜水壶组成,又叫“漏壶”,是一种典型的等时计时装置,计时的准确度取决于水流的均匀程度。铜水壶从上到下越来越小,除了最底下的那个,每个壶的底部都有一个小眼,水从最高的壶里,经过下面的各个壶滴到最低的壶里,滴得又细又均匀。
5、古人在制作水钟时增加泄水口,保持水位不变,以固定的速度下流。
3.3我们的水钟
1、水钟是根据流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即从相同水位的水中流出相同量的水时间相同。
2、泄水型水钟刻度从上往下记录,刻度是上疏下密。受水型水钟刻度从下往上,刻度是上密下疏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位的高低。
3、我们自己制作的水钟计时不够准确,可能出现的原因
(1)容器的形状不规则造成刻度的标识错误;
(2)没有保持水位不变导致水流速度不均匀等。
4、怎样改进我们的水钟更准确呢?图文形式表达
(1)增加泄水口,且上方瓶盖小孔大于下方瓶盖小孔,保持下方水瓶中的水位不变。
(2)控制水滴的速度,要像静脉注射器一样均匀下滴。
5、古代水钟在真正使用过程中了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困难,比如,冬天天气很冷水会结冰;蒸发现象可能会水钟变干;水钟里所盛的水很重不容易搬动;等等。除了水,沙可以制作计时工具,如沙漏。
3.4机械摆钟
1、像日晷、水钟、沙漏等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
2、1583年伽利略发现摆可以成为一种有规律的计时装置,这引发了由摆动的钟来控制的机械钟表的发展。摆钟是靠钟摆振动的次数来计时的。
3、摆钟往返运动看作一个完整周期,即从起点回到起点算摆动一次。
4、通过观察钟摆运动的特点,我们发现;同一摆钟的钟摆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总是想相等的。相同时间摆钟摆动次数相同,与摆动幅度无关,这就是摆的等时性。
5、自制一个摆时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重物,自由摆动时幅度不要太大。我们发现:同一个摆在1分钟内,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说明自制摆也具有等时性。
6、不同小组的摆统计数据并不相同,说明不同的摆摆动快慢并不相同。
7、通过自制摆,我们还发现单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单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摆动的角度会发生变化。
3.5摆的快慢
1、不同的摆在一定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各不相同。
2、探究摆的快慢与摆质量的关系实验
(1)把细绳固定在挂钩上,下端挂一摆锤,让摆小幅度地自由摆动。观察摆30秒摆动的次数
(2)保持摆绳长度不变,依次增加摆锤的质量,测量不同质量的摆锤30秒摆动的次数
该实验改变的条件是摆锤质量,不变的条件是摆绳长度和摆动幅度。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质量的摆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说明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无关。
3、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实验
(1)把细绳固定在挂钩上,下端挂一摆锤,让摆小幅度地自由摆动。观察摆30秒摆动的次数
(2)保持摆锤的质量不变,调整摆绳的长短,测量长度按不同的摆30秒摆动的次数
该实验改变的条件是绳长度,不变的条件是摆锤质量和摆动幅度。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长度的摆在30秒摆动的次数不一样摆绳长度越长,摆得越慢;摆绳长度越短,摆得越快。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4、通过探究我们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于摆锤质量无关。
3.6制作钟摆
1、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可以测摆15秒钟是否摆动15次,不需要测60秒。
2、我们可以利用尝试法(每次增加或减少5厘米)或对分法(每次减少一半或增加一半)快速的调试成功。
3、利用材料,组装一个简易的“钟摆”。保证摆锤质量不变,摆幅不变,通过不断调整摆绳长度,使制作完成的摆正好1分钟摆动60次。我们发现1分钟摆动60次的摆的摆绳长度大约是25厘米。
4、摆绳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指的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5、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度越短,摆动越快。
3.7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1、我们每天都要通过钟表来掌握时间、安排工作或作出决定。
2、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任何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自然现象都可以用来计量时间。
3、 在远古时期,人类以太阳的东升西落作为时间尺度,后来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发明了日晷,后设计出水钟、摆钟、石英手表,它们的特征如下
日晷 水钟 摆钟 石英手表
使用材料 铜制晷针石制晷面 铜制水壶 金属 石英、金属
准确性 比较准确 比较准确 准确 非常准确
计时原理 日影变化 滴水的等时性 摆的等时性 石英晶体振动的等时性
方便程度 不方便 不方便 比较方便 非常方便
缺陷 无法自由移动,受阳光影响 无法自由移动,受气温影响 无法长时间及时,需要定期上弦 需要更换电池
4、时刻表可以保障交通有序运行,提醒我们准时到达,时刻表精确到分钟
5、交通信号灯,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证交通安全录,交通信号灯精确到秒
6、百米赛跑时,需要精确计时,才能知道是否打破记录,田径比赛的成绩精确到百分之一秒
7、航天器发射过程,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证安全和成功。航天器发射过程精确到毫秒(1秒=1000毫秒)
8、石英晶体受到电池电力影响时,和音叉一样会产生有规律的振动。每个振动都保持严格的相同时间,所以石英钟表可以非常精确的计时,一天之内的误差不会超过1秒。
9、今计时最准确的是原子钟,精确度可以达到每2000万年才差1秒。
10、在没有导航仪的年代,航海在茫茫大海的船员,曾利用钟表来辨识自己所在的位置,让船成功的从一个地方航海到另一个地方。指北法:手表平放,以当地地方时的一半指向太阳,12点所在方位为北方。指南法:手表平放,以时针指向太阳,则时针与12时的平分线指向南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