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导学案1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导学案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09 21:0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制度
教师寄语: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你将收获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小树,夏天你将收获一片绿荫;如果你种下的是刻苦,来年你将收获一份成功。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及其作用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点拨、习题训练
学习用具 导学案、教材、多媒体
同学们,高中历史的学习与初中历史有着很大的不同。高中历史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高中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而“抓基础,重平时”则是学好高一历史必需的一条。课前——新知导学(基础细细梳理)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夏朝: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的 国家政权,出现公共权力和 的传子制度。2、商朝:1)建立:公元前1600年2)主要政治制度: 3)特点: A、弥漫着神权色彩B、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周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 建立,都城 2、分封制:1)定义:又称封邦建国(简称“封建”),是在保证 的条件下,将 和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2)内容:A、最高统治者:周王, 是周王的直接驻地。B、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 ,异姓诸侯国包括 、 、 、 C、分封内容: D、关系:西周各诸侯国与王室的 关系更加明确,各诸侯国必须承认 ,并 。E、诸侯的权力:诸侯还要对 进行分封。 3)作用:A、周人的 不断扩大,西周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B、周王确立了 的地位,统治效果 。C、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的等级序列3、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 ;解决 在权力、 和 的矛盾 2)实质:把 同 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1、为什么称山东为“齐鲁之邦”?2、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西周哪一制度的影响?
3)特点:其核心: 大宗、小宗体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 ,不仅是 关系,也是 关系。4)作用:A、通过血缘的亲疏保障各级贵族享受“ ”的特权。B、有利于凝聚 ,防止 ,强化 ,把 密切的结合在一起。C、强化了以 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4、礼乐制度:是各级贵族的 准则,成为维护 必不可少的工具。课堂——疑难解析(重难层层落实)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宗法制,构成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封制使各诸侯国拥有较大的权力,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具有强烈的专制性和等级色彩。从整个历史进程看,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各项政治制度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课后——实践导练(能力步步提升)1、周初实行分封制的主要意图是A、巩固周王朝统治 B、分割诸侯权力 C、巩固原商朝地区 D、保证国家兵源2、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周王——诸侯——卿、大夫——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庶人C、周王——卿、大夫——诸侯——士D、周王——诸侯——卿——大夫——士3、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 B、 鲁国国君 C、 卿大夫 D、 士4、西周宗法制度的特点是A、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B、淡化了国和家的结合C、大宗、小宗政治待遇相同 D、废除了“世卿世禄”特权5、“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说明了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利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6、史载周公制作礼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封地。以下有关分封制宗法关系的说法,最为适当的是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卿大夫也只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卿大夫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卿大夫的大宗D、周天子为一族,鲁国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3、分封制、宗法制二者的关系是什么?4、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