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操“基本手位动作”(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三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啦啦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有韵律的模仿学习老师动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学生节奏感、柔韧性、协调性,同时也可以体验美、展现美,塑造良好的体形和身体姿态。本节课所要教学的重点是学会组合套路,而有节奏的衔接音乐是一个难点。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充满活力,对体育运动兴趣浓厚,热衷于教师教授的每一项运动,但该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持久,动作协调性不高。三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而且对于韵律操也有一定的了解,利用辅助工具让学生体会啦啦操快速发力和制动锁肩的动作技能。
3、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认知目标:学习啦啦操基本手位动作,使学生知道并能说出highV和lowV的技术名称。(重点)
技能目标:使85%的学生基本掌握上v和下v手臂快速发力并能制动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律动性。(难点)
情感目标:在小组学习中,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愉悦身心。
三、教学设计思路
热身(韵律操) 兴趣引导 教师带领学生模仿练习 利用橡皮筋解决重难点 分小组动作学习 自主创编动作 小组展示。
四、教学特色
1、循序渐进,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形成规律,循序渐进的衔接各教学环节,从复习脚步动作和手臂动作,过渡到学习组合套路,教师通过背面示范和镜面示范带动学习学习,通过辅助工具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
全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方式的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主创编啦啦操组合套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建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3、小组展示,调动学生运动激情
用“小组展示”替代传统的游戏,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有节奏的完成组合套路,在律动中,充分释放激情,展现自我,超越自我,在欢乐的氛围中发展学习兴趣。
课时计划
学习内容 啦啦操:手臂动作(5-1) 2、游戏:填色板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啦啦操基本手位动作,使学生知道并能说出highV和lowV的技术名称 技能目标:使85%的学生基本掌握上v和下v手臂快速发力并能制动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律动性。 情感目标:在小组学习中,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愉悦身心。
内 容 要 点 及 要 求 实 施 过 程 及 提 示 T
一、课堂常规 要求:快、静、齐 二、准备活动 1、队列:四列横队变八列横队 2、兔子舞 要求:动作正确,大方舒展 1、体育委员组织学生站成四列横队,清查人数及着装 2、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及要求 1、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队列练习 2、教师领操,学生随音乐练习 7 / 4
啦啦操: 手臂动作highV Low V 教学重点:手臂快速发力 教学难点:手臂制动锁肩 教学要求:充满热情 情景导入:用身体摆出各种字母。用手臂做出V呢? 教师讲解示范啦啦操上V和下V技术动作。 学生模仿练习。 教师设疑:怎样做动作会更加动感,好看呢? 学生体验答疑。 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手臂动作。 a教师口令,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练习,又慢到快。 b利用压力带进行练习,教师口令,再跟随音乐进行练习。 c优生示范,学生集体练习。 教师鼓励学生加大难度,配合上下肢或者结合层次,进行组合动作的创编。 学生分组尝试创编组合动作。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师生互评。 25 / 15
四、游戏: 快速移动 四、整理放松与小结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方法和规则。 2、教师组学学生进行游戏。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 2、教师进行课后小结 8/ 5
场地布置及器材 花球 橡皮筋 音响 预计 出现 问题 及 处理 办法 1、有部分同学不能很好的衔接音乐,教师可以选择适合的音乐鼓点乐。 2、小组展示时,有部分同学不能大胆的展现自我,教师一定要激励鼓励学生勇敢表现。
预计练习密度:60% 预计运动强度: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