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26 好的故事
课前预习篇
新课导入
在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有很多处写到梦境,而梦里大多写到的是故乡情景,可见鲁迅的故乡情结也不是一个偶然。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走近鲁迅的思想深处,走近鲁迅的内心世界,走进他心中那好的故事。
目标导学
1. 会写“搁、综、澄”等13个生字,正确理解重点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本文超现实想象和情感的层次性变化。品悟本文明快、美丽的感情基调和美学意境。(重点)
3. 学习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难点)
知识链接
《好的故事》是《野草》中比较突出的一篇散文诗,作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较艰苦。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鲁迅蔑视黑暗,憧憬光明,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精神鼓舞着他,虽说中国当时是黑暗的,但他坚信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好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创作的。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字词识记篇
我会写的字
词语天地
读写易错提示
多音字辨别
近、反义词
近义词辨析
幽雅 典雅
辨析:“幽雅”指幽静而雅致,一般指陈设幽雅,环境幽雅等。“典雅”多指雕刻、塑造的艺术形象和文词等,如辞藻典雅,风格典雅。
运用:1. 这里环境幽雅恬静,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2. 房间里明艳典雅的格调让人倍感舒服。
反义词
昏暗——明亮 瘦削——肥胖
美丽——丑陋 参差——整齐
正音:瘦削 (xuē xiāo) 凝视(nín níng)
辨形:[漾]左窄右宽,右下部分是“永”,不是“水”。[焰]左窄右
宽,右半部分下面是“臼”不是“白”。
差 chā(差别)
cī (参差)
运用:1. 成功和失败最大的差(chā)别在于想法。
2.我的头发被理发师剪得参差(cī)不齐,气死我了。
近义词
缩小——减少 陡然——突然
闪烁——闪耀 凝视——凝望
词语天地
澄碧的小河 清澈的小河 明净的小河 弯弯的小河 清亮的小河
词语搭配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词语听写
搁置 错综 澄碧 萍藻 荡漾 火焰 瘦削 瞬间 凝视 骤然 飞掷 陡然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方法目标
重点方法
写作方法
修辞手法
超现实的想象
比喻
其他方法
以情绘景,情景交融
课文品读
1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①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句解:用鞭爆声响与声响间的间歇以及身边围绕的烟雾来衬托当时孤寂的情形与心情。一个人的黑夜不仅仅是黑暗,更是寂寞而孤独的时光。】①
2 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kē)②上。
3 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4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③,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句解: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总写故事的内容——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美丽壮观,幻化无穷,充满生机与活力。】②
课文讲解篇
名师赏析
①石油:这里指煤油。
造句:这个地区的石油资源很丰富。
②膝髁:膝上骨,大腿骨。
造句:他的膝髁上长了一块肉瘤,医生告诉他要做手术才能去掉。
③云锦:云彩像锦一样美丽。
造句:天边的火烧云越烧越艳,好像一段绚丽的云锦。
④乌桕:即乌臼,乔木,高二丈余,夏开黄花,子可制油。
⑤伽蓝:梵语,指寺庙。
造句:伽蓝山门,她骑着高头大马,英姿飒爽。
⑥参差:意为不整齐。
造句:晚上,明亮的月光很轻易地渗过参差的树隙,泻在草地上。
①思考:本文的写作结构有什么特点?
在“圆形结构”中展开构思:现实——梦境——现实。文章起于昏沉的夜,结于昏沉的夜。而在这起结之中,以渐
渐地缩小了的灯火,燃起了一种美好的希望,展开了一幅美好的回忆图景。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在昏沉的夜,看到一个好的故事。
【段解】总写梦中故事的特点和内容,这些既是“好的故事”的总体形象,又是让作者憧憬的理想生活的象征。
5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jiù)④,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qié)蓝⑤,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suō)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句解:描绘
的事物中,乌桕与新禾、村女与和尚、茅屋与伽蓝等都是对立的矛盾体,映射了先生矛盾纠结的内心,在失望与希望中来回纠结,反抗绝望。】③④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cēn)差(cī)⑥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
都是如此。
6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段解】“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的画卷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产生着一种层次性的变化——先是于昏沉的夜里恹恹欲睡;再接着,“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然后,感受着“永是生动,永是展开,
②思考: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眼前这个好的故事的特点。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
③思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
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
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
鱼,一同荡漾。
“倒影”表现了大面积的,相对静止的景物;“夹带”则表现了斑斑点点的动态;而
“荡漾”则表达了作者对河水、对水乡浓浓的、沉醉的爱,那河水就像醇醇的米酒,荡漾在作者的心头。
⑦缕缕:很细,接连不断。
造句:月亮越升越高,穿过缕缕薄云。
⑧晕:日月四周之光气。或光影四周模糊者都叫晕。
造句:看,月亮周围好大一个光晕哦。
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都在表达“我”的感情在美好的遐想中逐渐升华和清晰。
7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⑦的胭(yān)脂水,然而没有晕⑧。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là)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
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8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⑤⑥
【段解】鲁迅先生用如此暖色的笔触来描写他的想象世界和回忆中清晰的故事,不仅是一种精神慰藉,更是一种美好的人生信仰和坚执的人生追求,随着故事的逐渐清晰,作者的感情在逐渐掘进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升华。
9 我就要凝视他们……。
10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cù),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ní)色的碎影。
④思考:现实是否像鲁迅先生的梦境一样美好?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梦?这个梦有什么含义?
文中两次提到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这三个词语描绘的其实就是鲁迅先生当时内心一种美好的向往与憧憬。
鲁迅先生将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景寄托于他梦中看到的情景,乌桕、新禾、野花等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的景象,大红花和斑红花在水中的浮影,锦带、狗、白云、村女等都是鲁迅先生美好愿景的表达与寄托。
⑤思考:作者对梦境的描写共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是什么?简要概括一下。
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借回忆以前来写眼前梦境,表现了作者对眼前之景的憧憬与向往;第二部分写所见故事更加清晰,作者的情感更加强
烈和对理想的坚定。
⑥思考:作者把梦境中的“好的故事”写得那么“美丽,幽雅,有趣”,想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愿望?
梦境中的“好的故事”那么“美丽、幽雅、有趣”,反衬了当时黑暗社会的沉闷、窒息、压抑的现实状况,表达了作者对旧社会的憎恨和厌恶。表现了作对美好理想的强烈的渴望和执着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无比眷恋,决心要同
“昏沉的夜”进行坚持不懈的顽强抗争的精神。
11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⑦
【段解】作者想要表达他对故乡的热爱。他想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梦里那阳光普照的故乡。但只见昏暗的灯光下,他梦中那完美的故乡何尝有一丝碎影?
12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句解:结尾处意义深长,失望和虚无,孤独和寂寞,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⑧⑨
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
⑧品析:象征手法是本篇最突出的特点,岁末暗夜,象征黑暗的社会,也是作者当时特定的心绪和苦闷情怀的外在表
现;而“好的故事”,则是作者希望的象征,作者怀着对美的人和美的事的眷恋,渴望着美好社会的到来。虽然在这昏
沉的夜,“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这两种象征的对比中,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自己“孤
独、苦闷”心绪的否定,对理想与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⑦ 品 析 :在 好 的 故 事 里 任“我”的思绪飞扬和那种思想深处的对美好事物执着的追求。但“我”一旦从美好的梦境再回到现实中,淡淡的怅惘就会油然而生,不难看出鲁迅对理想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⑨思考:谈谈你对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昏沉的夜”的理解。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两次提到“昏沉的夜”。他用“昏沉的夜”暗喻旧中国的黑暗。但同时也表达了另一种期
盼:既是昏沉的“夜”,就总会过去,天,总是要亮的,太阳终究会照亮大地的。
第二部分(第4~11自然段):好的故事在蒙眬中逐渐清晰地展开。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照应开头,再次点题,充分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执着的追求。
结构图示
好的故事
现实——昏沉的夜 昏昏入睡
梦境——
现实 —— 昏沉的夜 总记得见过
乌桕、野花、鸡……
天、云、竹……
一丈红、大红花、斑红花、胭脂水……
茅屋、狗、塔、村女、云……
对理想、美好、和
平的向往与追求
主题感悟
主题归纳
这篇散文诗以梦幻的形式,描
写了一个没有“故事”的“好的故
事”,寄寓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执着
的追求。全文以情绘景,情景交融,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把自然景
物写得优美、壮观,创造了饱含作者
情感和理想的诗的意境。
感悟心语
这篇文章是鲁迅作品中少有的表
现美好的文章。文中描写了很多美好
的意象,但是最后鲁迅先生心中的梦
醒了,他想要记录下这美好的梦境,
奈何眼前已没有了“一丝碎影”,只
有“昏暗的灯光”,表现了作者的失
望与怅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课后习题解答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课后作业篇
◎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初读课文时,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再读课文时,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教师指导:本篇课文中描写的都是很普通、很常见的景色,描写细致但是描写对象很多、很杂,所以需要反复诵读来理解、体悟课文。通过朗读重点语句,体悟鲁迅先生当时的感受与理想。
◎“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参考答案:先总写,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有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飞动起来像“万颗奔星”,幻化无穷,充满生机。这既是“好的故事”的总体形象,又是作者憧憬的理想的象征。首次回忆,写梦中回忆故乡绍兴山阴道上美的人美的事,这是对故乡绮丽风光的真实描写,非梦中的奇想虚化。再具象写梦中所见的“现在”和“好的故事”。一写“现在”的所见与“回忆”内容相似:“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动静结
合,交相辉映,构成一篇“好的故事”。二写梦中“好的故事”。生命力极强的一丈红,大红花和斑红花在水中浮动,倒影忽散、拉长,清澈碧绿的河水成了“缕缕的胭脂水”,斑斓美丽,“美的人和美的事”融为一体,“美丽,幽雅,有趣”“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强调这种美的境界是存在的,表现了作者鲁迅在昏沉的夜里对美的理想的强烈追求。
◎结合“阅读链接”中的材料,说说对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理解。
参考答案: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写“好的故事”的破灭后,“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但当“我抛了书”准备记下时,“碎影”没有了,只有“昏暗的灯光”。但在现实的“昏沉的夜”中,“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这里充分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强烈渴望和执着眷恋,决计要同“昏沉的夜”进行不懈的抗争。表现了鲁迅对于人生现实与哲学的深沉思考。
课后习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