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
题的能力。
2.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2.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教学难点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自主学习
一、长度的单位
1、要测量长度,首先要定出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自己阅读课本P15了解)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____. 此外还规定了一些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2、看课本P11页的小资料部分内容记住他们的换算关系。完成: 1千米= 米, 10分米= 米,13厘米= 米,23毫米=__ ___米,45微米=__ ___米,76纳米= 米。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物理结果:
(1)8cm= m (2)4.2nm= cm (3)6.7dm= km (4)0.18km = m
(5)1.7dm= cm= mm nm m
二、长度的测量
1.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尺。具体有,直尺和卷尺两种,较精密的还有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也称千分尺。学生常用的有直尺和三角尺。仔细观察你们自己的直尺或三角尺,看看他们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
2.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首先应仔细观察刻度尺,找出它的“O”线,最小分度值(即刻度尺的每一小格,也就是刻度尺的准确程度)和量程。并注意:
(1)使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________被测量的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 ,不能歪斜。
(2)读数时,视线要 ;要注意区分大格及小格的数目。
(3)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数字,又要注明_________。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而且测量值应包括准确值和估计值,前者对应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后者对应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后一位数值。
3.如下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A长度为_________厘米.(2)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A长度为________厘米.
(3)如右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mm.
4.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三、时间的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用符合 来表示。常用的单位还有 ( )
( )。 1天= 小时, 2h= min, 15min= s 。
四、误差
1.误差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________叫做测量误差。误差只能想办法减小,而不能绝对避免。即无论使用何种测量工具,采用什么测量方法,误差总是______的。但是,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均可使误差______。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__________的方法来减小误差,选用精密的 、改进 也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2、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 、读数时 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 。
3.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 12.36cm, 12.38cm, 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4.用一把学生的三角尺,测得一个物体的高度,共得五组数据如下:
(1)4.57cm; (2)4.56cm; (3)4.44cm; (4)4.58cm; (5)4.59cm.其中有问题的数据是哪个? 。该物体高度比较正确的值应为多大? 。
5. 一同学想测物理课本的一张纸的厚度,应该如何测量?
。某学生测得100页书的厚度为0.42cm,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五、课外练习
1.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要______,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cm.
2.一张纸的厚度约0.07mm,合_____ m.非典型肺炎的冠状病毒平均直径100nm,合 m.某校一节课45min=_____ h =_____s.
3.用拉长的塑料软刻度尺测量衣服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___.
4.你身体上最接近15mm长度的是( )
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 B.拇指的长度 C.头发丝的直径 D.肩膀的宽度
5.一位同学在实验室里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5.37 cm,那么他用的测量工具可能是( )
A.能准确到1mm的刻度尺 B.能准确到0.1mm的游标卡尺
C.能准确到0.01mm的螺旋测微器 D.不能判定用的是什么测量仪器
6.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7.用下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_mm,所测铅笔的长度为5.25______________(填单位)。
8.上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A. 1 cm、5.50 cm B. 1 cm、8.30 cm C. 1 mm、8.30 cm D. 1 mm、2.80 cm
9.2001年第47届世乒赛,国际乒联做出重大改革:为了增加乒乓球的可观赏性,将乒乓球改为“大球”。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A.2cm B.2mm C.2μm D.2dm
课外阅读:
古代“尺”有多长?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如果按今天的尺来计算,邹忌的身长是2.66米还多,这显然太高了。
很显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19.91厘米。以后,尺大致都要加长一点,到战国时,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个子了。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因而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长度单位还有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此外还有仞。仞是人伸开双臂的长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后来,又产生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它们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后又叫“丝”,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丝”与“毫”连用,来源于此。
还有“忽”与“微”连用的,也喻指极细微,如《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课后反思:
3
4cm
5
5
6
7
8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