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律操》(教案)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韵律操》(教案)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11-03 18:2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韵律操》(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为教学目标。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个性,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激活课堂为宗旨,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自主合作、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与教材分析
1、教学对象
本课教学对象为(水平二)四年级学生,这一时期的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且观察模仿能力较强,思维比较敏捷、活泼好动、乐于思考。同时,他们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呈现出协调性较差的特性。因此,结合本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本课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身体的协调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2、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为韵律操,是根据《体育与健康》课教材的设置,在水平二中安排了韵律操这一内容。本阶段的韵律活动是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素质的最佳时期。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正确身体姿势和团队协作的良好品质都有着积极意义。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认知目标:通过学生的想象、观察、模仿,让学生对韵律操有初步的了解,同时知道“螃蟹赛跑”的游戏规则。
2、技能目标:让85℅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韵律操的基本动作和身体的协调配合,以及学会做“螃蟹赛跑”的游戏,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体会与同伴合作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不畏对手的意志品质。
重点 :韵律操步伐动作的掌握。
难点:小组合作练习。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
在教法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共同探讨为主线”的三大原则,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讲解示范法、对比练习法、循序渐进和以参与求体验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课的内容始终保持新鲜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大胆创新。
2、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法的选择上,主要是引导他们运用“听、看、想、练、学”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自主去尝试,相互对比,师生讨论,观察等方式帮助学生完成教学预定目标。
五、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6′)
1、师生问好,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并提出相关要求。
2、用提问“同学们喜欢和小伙伴合作吗?”导入本课,做“抱抱团”游戏进行热身。
设计目的: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活动身体关节韧带,避免运动损伤,并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下一步教学做好生理、心理准备。
◇发展情境。(20′)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合作学习(韵律操的学习和展示)。
1、教师讲解示范,通过启发、分解教学、循序渐进方法引导学生自主练习。
设计目的:通过教师启发、讲解示范等方法,让学生进行自主尝试练习和自主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学”的主体地位,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学生身体的配合更加协调,也更容易掌握韵律操的基本动作。
2、巡视指导。教师在学生自主练习时巡视,关注学生的练习,对于错误动作给予纠正。
设计目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的练习,既能起到督促作用,又能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并帮助他们纠正,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正确动作的掌握。。
3、小组展示。
设计目的:通过展示,既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又能促进小组积极练习。
◇深入情境。(10′)
(游戏“螃蟹赛跑”)。
设计目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并通过小组竞争,增强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从而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延续情境。(4′)
通过“我是小小雕塑家”的小游戏恢复身心。教师总结回顾内容,学生代表总结发言,使师生得到一个教学的反馈。
六、预期教学效果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学练中
能克服心理障碍,善于合作,善于调动自身和全组的情绪;提高学生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合作与竞争;达成人人参与,小组合作、竞争的良好氛围;预计练习密度为40%—45%,运动量中等,达到的平均心率为125—130次/分钟。
八、场地器材:
田径场,软式排球4个,标志桶4个,标志杆4个,自选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