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专题一第2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一专题一第2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10 08:2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击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秦实现统一的条件?
一、“六王毕,四海一”
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①战国时封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经济物质基础)
②人民渴望统一。
③诸侯争霸有利于国家由区域性统一向大一统发展。
④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⑤秦因商鞅变法国力强盛。
⑥秦王嬴政的个人因素。
◆阅读与思考: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 盈城”
           -----贾谊《过秦论》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论衡·书解》
★你从两则材料中得到哪些有关秦统一六国的历
史信息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中国
前221年
1、皇帝制度的确立
——皇帝称号来源: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皇帝制的内容
——皇帝制的特征
①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②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③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本质是 君主专制,
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以下关于嬴政定“皇帝”称号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嬴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皇 帝
九 卿
左、右丞相
“百官之首”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
(副丞相)
执掌奏章
下达诏令
监察百官
太 尉
军务
(虚有其位)
2、中央官制的建立 (三公九卿制)
三公
特点:分工明确,相互牵制,集权于皇帝
作用:①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②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
三、海内为郡县
~在分封制瓦解基础上,适应地主阶级需要于春秋后期开始出现
~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诸侯国普遍推行
~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体制更加完善
~秦以后各朝沿用
1、形成与演变
2、职能简介
郡守:行政
郡尉:兵事
监御史:监察
——废除分封,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3、特点:①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
世袭,绝对服从;
②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4、影响:①地方行政制度的划时代改革,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1、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1、萌芽于战国
2、建立于秦朝
3、巩固于西汉
4、完善于隋唐
5、加强于北宋
6、发展于元朝
7、强化于明清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兴衰过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3、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政治稳定,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组成,都起了重要作用。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进步。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积极作用:
①中央集权制之下禁锢了人民的思想。
②中央集权制下,高度集权,严刑峻法,形成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短命而亡。
——消极作用:
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
(短促)。”
材料二: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
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郡县之制,垂两千年而弗能改也,合古今上下皆安
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郡县之法,已在秦先。
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灭尽三代之所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请回答:
(1)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材料一、二、三各是怎样评述的?
(2)你认为郡县制的推行与秦朝灭亡有何关系?结合上述材料,应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新与王朝的兴衰?
※中央集权对今天我国政治改革有何启发?
坚持中央集权领导,但必须发扬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独裁专断。
充分发挥中央集体领导的政府效能,加大改革开发的力度和经济的发展。
发扬民主政治、加强法制建设、以法治国、体恤民情、人文关怀。
李贽是明朝后期一位以“异端”自居的进步思想家。他认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1)秦始皇是怎样“掀翻一个世界”的?
(2)李贽认为秦始皇“未可轻议”,反映了秦始皇人物的什么特点?李贽是针对汉代以来的什么倾向而发表上述见解的?
学习延伸
结束诸侯割据,实现统一,
废除旧制度,建立了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有功有过
汉代以来强调其残暴统治,
而不去肯定他的贡献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首先要梳理出历史人物各方面的有关史实,然后对史实加以归类,归类后,从主观
动机和客观后果,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中,
作出综合评价。评价时, 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要坚持辩证的方法,要坚持两点
论的原则。
秦始皇完成统一,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当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应予以肯定。但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严酷刑法,残暴统治给人民带来灾难。
分封制 与 郡县制的区别
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的
诸侯王位世袭,
有封地
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
世袭,有俸禄没有封地
独立性大,
易成割据势力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形式,有利于中央集
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