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二次周测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抚顺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二次周测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04 16:3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抚顺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二次周测
生物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肿瘤疫苗的作用方式是将肿瘤抗原递送至抗原呈递细胞,激活免疫反应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是替代或辅助传统疗法的良好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肿瘤疫苗具有特异性高和毒副作用低的优点
B.特异性的抗肿瘤作用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
C.癌细胞表面的甲胎蛋白可以作为肿瘤抗原用于递送
D.抗原呈递过程体现了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2.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图甲中a处释放的神经递质都能使b处产生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
C.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溶液中,图乙所示膜电位会低于+40 mV
D.若神经纤维处于图乙中②对应状态时,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
3.人和哺乳动物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A.进入胰岛B细胞的葡萄糖增多是引起胰岛素释放的重要因素
B.K+外流会触发Ca2+通道打开,使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C.胰岛素的分泌过程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参与
D.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促进其吸收利用葡萄糖
4.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B为胰岛素
C.图中丙为胰岛A细胞,C表示胰高血糖素
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通过胞吐分泌胰岛素
5.尿崩症是指中枢性尿崩症(抗利尿激素缺乏)和肾源性尿崩症(肾脏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缺乏)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出现障碍而引起疾病的统称。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小管通过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重吸收水
B.抗利尿激素通过改变蛋白质结构来发挥作用
C.抗利尿激素与p蛋白结合后,p蛋白作为载体参与水分的重吸收
D.肾源性尿崩症患者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可能高于正常人
6.图1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2所示为甲状腺激素在细胞内的作用机理,其中PB表示甲状腺激素的血浆运输蛋白、P表示RNA聚合酶、TH表示甲状腺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血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
B.图1中,A液中含有Na+、K+、CO2、激素、葡萄糖、尿素等物质
C.图2中,pre-mRNA需加工才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D.结合图2分析,人成熟红细胞内没有甲状腺激素发挥其调节功能的基础
7.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分泌抗体
B.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C.该重症肌无力在免疫学上属于自身免疫病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8.克里斯琴认为:种群数量上升时,种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会影响种群数量,其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群压力会导致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数量减少
B.社群压力会导致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
C.社群压力通过神经、体液、免疫三种调节方式调控种群数量
D.社群压力会导致出生率升高,死亡率下降,从而改变种群数量
9.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
②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③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④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
⑤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细胞
⑥抗生素消灭病菌的过程体现了人体的免疫防卫功能
⑦初次接种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和抗体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10.2018 年 10 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P·艾利森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以表彰其在癌症疗法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肿瘤细胞为了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追杀,在自身表面产生了一种被称为“PD-L1”的蛋白,这个蛋白与免疫细胞表面的 PD-1 蛋白相结合,就会让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这是好人”的错觉,从而放过肿瘤细胞,任其疯狂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 细胞攻击自身体内产生的癌变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病
B.图中所示过程人人生来就有,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PD-1 和 PD-L1 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PD-1 抑制剂类药物,如 PD-1 抗体,可以减弱 PD-1 蛋白的功能
11.科研发现,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图为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图示免疫细胞为T细胞,则免疫活性物质为细胞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B.若把图中免疫细胞换成甲状腺细胞,则图中表示的激素可能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C.图示的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免疫细胞属于效应 器,在突触前膜上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D.图中的神经递质和激素都属于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会失去活性
12.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有直接关系
②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突触小泡不存在于内环境中
③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水和无机盐
④血糖浓度、尿液浓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⑤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这反映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局限性
⑥不同层次的系统都存在着类似于内环境稳态的特性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13.如图表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并进入宿主细胞后的一系列生命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RNA和蛋白质均可通过核膜,但DNA不能
B.艾滋病患者的唾液中不含有HIV,因此我们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交谈并不会感染HIV
C.HIV会降低人类的特异性免疫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D.HIV可在辅助性T细胞中增殖,其增殖速率与T细胞增殖速率相同
14.右图为检验某种制剂对机体免疫机能的调节作用,用含不同剂量的该制剂的饲料饲喂健康小鼠,一段时间后再给小鼠注射绵羊红细胞,测定小鼠血清中针对绵羊红细胞的抗体含量,得到如图结果。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用到的绵羊红细胞相当于抗原
B.抗体由浆细胞合成,其分泌过程有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C.抗体能导致绵羊红细胞溶解,这个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D.中剂量的该制剂对小鼠免疫机能的增强作用最大
15.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起作用的免疫
B.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起作用的免疫
C.吞噬细胞没有识别能力,既可参与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D.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成为抗原后发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16.如图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分析,激素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B.若图中③为性激素,则激素②是促性腺激素
C.人受寒冷刺激时,c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激素③含量减少
D.当饮食过咸时,a还能释放抗利尿激素,以维持机体水平衡
17.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由a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最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B.由b造成,引起下丘脑释放②抗利尿激素,最后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由c造成,下丘脑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促使两种激素③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最后使血糖升高
D.由d引起,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作用,可以引起④甲状腺激素增多,导致体内产热量增加
18.下图表示机体内信号分子发挥调节作用的几种模式,甲.乙、丙、丁代表信号分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B.乙可表示由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靶细胞是肾小管细胞
C.若某细胞是受抗原刺激的辅助性T细胞,则丙可能是细胞因子
D.若丁是雄性激素,则与其特异性结合的受体位于细胞膜上
19.下列关于下丘脑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在分级调节中下丘脑对垂体的调控,是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实现的
②下丘脑可作为效应器分泌和释放抗利尿激素
③下丘脑中有参与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
④下丘脑可作为渗透压感受器感内环境渗透压的变化
⑤下丘脑中的某些细胞能传导兴奋
⑥下丘脑与生物的节律控制有关
A.3项 B.4项 C.5项 D.6项
20.下图表示人体过敏反应发生的基本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包含细胞免疫过程和体液免疫过程
B.细胞①和细胞②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
C.细胞③和细胞④分别指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D.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少选得1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21.2018年1月美国学术期刊《免疫》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下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记忆T细胞是由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B.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
C.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D.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
22.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①表示免疫活性物质,一定存在与内环境中
B.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都离不开信号分子的作用,并都需要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C.内环境中可以有激素、神经递质、酶等,且三种在发挥生理作用后即被灭活
D.淋巴液中存在的氧气可以进入组织液
23.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平衡调节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中枢是脊髓
B.①过程表示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促进胰岛素分泌
C.胰岛B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分泌胰岛素
D.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可增加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
24.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图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调节垂体的相关分泌活动
B.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甲,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能增加其分泌量
C.兴奋在M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K+将大量内流
D.方式丙中激素的分泌为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
25.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以下关于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①②③分别是B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
B.图中细胞都具有识别作用
C.只依靠该过程,人体就可以消灭结核分枝杆菌、流感病毒等抗原
D.图中物质l为细胞因子,物质2为抗体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综合题(每空3分,共45分)
26.艾滋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是引起人患艾滋病的病原体。如图1是HIV侵入机体后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图2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或T细胞的数量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能表示记忆细胞的是_______(填图中罗马数字),不能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填图中罗马数字)。
(2)在HIV侵入T细胞之前,通过体液免疫形成的_______能与被HIV侵染的宿主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形成沉淀,进而被_______吞噬消化。同时一部分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使侵入T细胞内的病毒失去藏身之所,最终被清除,即图2中所示_______阶段。
(3)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用于治疗冰毒成瘾的药物。为了研究该药物对HIV的增殖是否具有抑制作用,科研人员将不同试剂加入被HIV感染的细胞培养液中,定期检测_______,结果如图3所示。结果表明,药物A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HIV的增殖,药物A能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冰毒对HIV增殖的影响。
27.人体对抗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要靠免疫调节,其中特异性免疫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的是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免疫过程,细胞②、细胞④和细胞⑦中可以识别抗原信息的是_________。
(2)如果患者感染的病原体为HIV,则患者体内严重受损的是_________淋巴细胞,患者自身的_________(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会受到影响。
(3)分析图乙可知,二次免疫反应可使机体_________。在二次免疫反应中,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
(4)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称为靶细胞,在细胞免疫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能识别并诱导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凋亡。
参考答案
1.B2.C3.B4.C5.C6.A7.A8.D9.B10.D11.C12.C13.C14.C15.C
16.C17.B18.C19.C20.D21.ACD22.ACD23.BCD24.ABCD25.BC
26.
(1) Ⅳ、Ⅷ Ⅶ
(2) 抗体 吞噬细胞 A
(3) HIV数量 不影响 抑制
27.体液 细胞②细胞④ 辅助性T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B细胞和记忆B细胞 效应细胞毒性T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