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于1945年在雅尔塔举行会议 。
二战结束后初期,经济上,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为:工业生产量:2/3 ,外贸出口额:1/3 ,黄金储备:3/4。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军事上,1945年,美国拥有武装部队总数达1230万人,军费开支达90多亿美元。美国拥有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数百个军事基地分布在世界各地。它垄断着原子弹。
五大国中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只有苏联。它拥有一只数量最多、战斗力强、装备精良的军队。 1945年苏军总数达1140万,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公里。1949年9月25日,正式宣布第一颗原子弹制造成功。进一步增强了国际威望和对世界事务的影响。
根据材料思考:二战后西欧、美国和苏联的国际地位如何,谁将成为世界的主角?
“大不列颠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已经完蛋了”。
——美国国务院官员琼斯
战后欧洲的形势非常严峻:生产凋敝,物质奇缺。英国从往昔的世界霸主降落为二流国家,法、德两国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
实力相当
美国,头号资本强国
苏联,政治军事大国
对抗的可能
“美国现在是一个强国,没有比他更强大的国家了,这就是说:有了这样强大的力量,他们有权取得全世界组织的领导权。成吉思汗、凯撒、拿破仑、路易十四,所曾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今天美国总统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美国总统杜鲁门
美国“领导世界”
美国当局认为,共产主义“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最初对共产主义的概念认为是一种国际阴谋,象章鱼那样身在莫斯科,触角则伸到世界最远的每一个角落”。
思考一:“触角则伸到世界最远的每一个角落”指的是什么
苏联的扩张
思考二:这则材料反映了美国当局什么的思想?
苏联的扩张妨碍美国称霸全球
实力相当
国家利益冲突
社会制度分歧
美国想称霸全球
苏联扩张,妨碍
美国(资)
苏联(社)
矛盾
美国,头号资本强国
苏联,政治军事大国
对抗的可能
必要
美苏争锋局面的形成
不同的社会制度: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社会主义强国。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对对方有敌意。
不同的国家利益:二战后两国的力量都空前壮大,各自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两国的势力范围大幅扩张,双方都认为对方是直接的最大威胁。
美苏争锋的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
美
苏
“战时, 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
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
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
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
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1945于雅尔塔)
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
美苏争锋主要以什么形式?
“铁幕”演说
1946年,英国前
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
在富尔敦发表演说,
称苏联进行扩张,“一
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
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座落
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
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
力范围之内……”
思考:“铁幕”指的是什么,“铁幕”演说的目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丘吉尔铁幕演说
冷战序幕
揭开
美国挑战
苏联反击
经济上
政治上
政治军事组织上
杜鲁门主义(1947.3)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7.9)
马歇尔计划(1947.6)
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1)
“北约”(1949)
“华约”(1955)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
实质是遏制苏联,进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从材料和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杜鲁门
它既是美国在 扩张势力的宣言书,也是
对 发动全面 的宣言书,又是冷战 的标志。
全球
苏联 “冷战”
全面开始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转向公开对抗,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1、“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
A、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侵略
B、稳定希腊和土耳其的社会秩序
C、帮助受援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以抵制社会主义
D、干涉别国内政
C
五星上将,美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
“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并接受名誉学位的机会,提出美国帮助欧洲复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
自1948年至1951年,美国用于马歇尔计划的实际拨款达l2O亿美元,对西欧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材料一:“美国应尽其所能,帮助世界
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美国“政策的目的
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
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
够出现”。…… “任何政府愿意协助复兴
工作的,都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充分合作。
任何政府图谋阻挠别国复兴工作的,都
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
材料二:联邦德国前总理阿登纳在《回忆录》中说:“美国从它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考虑出发……就必须关心欧洲的复兴。
一方面,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另一方面通过经济手段加强美国对西欧的的控制。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小结
“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实质都是要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区别:杜鲁门主义是公开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2、“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
A、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
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
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
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D
3、下列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宗旨是唤起合理经济再生,以便使“自由制度”存在
B、是杜鲁门主义的运用,并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C、采取较为隐蔽的手段,苏联与东欧没有列入计划之内
D、为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C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社会主义阵营
对 峙
苏联
美国
资本主义阵营
美
苏
柏林墙
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
它只是一堵墙
因为它,对面的亲戚和邻居都不能往来
近30年间有239人试图翻越而被处死
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
朝鲜战争(1950-1953年)
二战后美国的头次战败
这次战争成为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投下800万吨炸药,造成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
美国也损失惨重,战争长达12年,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
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消极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开展军备竞赛,世界笼罩在核战阴云下,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
“冷战”下世界冲突与战争不少,但未曾发生直接的
大规模军事冲突,为什么?
美国 苏联
总兵力 208万人 441万人
坦克 10000辆 42000辆
战略导弹 1710枚 2378枚
核弹头爆炸当量 40亿吨 100亿吨
军用飞机 8500架 6100架
大型军舰 182艘 226艘
双方数以万计的战役核导弹,相互瞄准着对方成员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目标,处于待机“按电钮”之势,进而导致军备竞赛,争夺核优势、航天优势的斗争愈演愈烈,国际形势日趋紧张。但双方都害怕毁灭于世界上已据有的130亿--160亿吨当量(相当于在广岛使用的 100万颗原子弹的威力)的核武器中,谁也未敢启动“核按钮”,发动核大战。
“冷战”下世界冲突与战争不少,但未曾发生直接的
大规模军事冲突,为什么?
(1)美苏势均力敌;
(2)世界人民渴望和平;
美苏的常规军事力量
美苏的核力量(核威慑)
消极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开展军备竞赛,世界笼罩在核战阴云下,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
积极的影响:
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的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亚非拉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1、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2、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应该做哪些努力?
课后继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