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泰安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3 18:0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泰安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黑格尔说,欧洲人只要一提到希腊就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家园之感。这是因为
A.古希腊文化遗产保存完好无损 B.古希腊文化在文艺复兴中得到重生
C.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D.古希腊民主制度是西方代议制之母
2.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其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B.共和制度并不适于法国
C.君主立宪更适合法国国情 D.保皇派和共和派斗争激烈
3.图为苏(俄)联1918—1928年飞机及航空发动机生产量统计。该图可以说明苏(俄)联
A.一五计划的开展具备了一定条件 B.航空工业发展领先于世界
C.新经济政策推动工业化建设完成 D.计划经济体制具备优越性
4.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在费城秘密召开,下表是其参会情况。这反映了美国
代表 土地投机者 高利货者 制造业、商业和造船业 大量公债持有者 奴隶主
人数 14人 24人 11人 40人 15人
A.南北间矛盾开始显现 B.1787年宪法的资产阶级性质
C.确立了分权制衡体制 D.企图建立强大的联邦政府
5.写道:“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象君来说是可怕的。”这句话体现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就是
A.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B.美国实行联邦制
C.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通过总统任命。参议院批难
D.美国政府采取三权分立的办法实现制约和平衡
6.1921年,苏俄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列宁对到访的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说:“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重新发掘我们的经济潜能。”为了“发掘经济潜能”,苏俄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D.农业集体化
7.1905年,在内优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自身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去欧美目等国考察政治,此次考察团出洋,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收获颇多。清政府之所以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在于
A.完政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能世袭
C.议会制度之下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D.宪政之下皇帝仍掌握国家大权
8.德国宗教改革文件“九十五条论纲”中有这样一段话,说: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教徒们的钱呢?这反映了宗教改革
A.认可教皇的搜刮财富 B.认为天主教徒应忠于信仰
C.赞同教会修建教堂 D.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
9.20世纪30年代以来,苏联“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下列选项中对斯大林模式理解最准确的是
A.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B.重视农业的发展
C.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D.优先发展重工业
10.11-12世纪,城市政府基本上是由各阶层的代表来决定大事,城里有市民大会,法庭有陪审团,个人决定一切的成分少了。据此可知,西欧城市
A.民主氛围兴起 B.城市自治完全实现 C.无视个人利益 D.封建制度日趋没落
11.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又称万国工业博览会)在英国伦敦的水晶宫举办。这是一座用铁和玻璃构建的建筑物,里面有树木、花园、喷泉以及世界各地的工业产品。下列工业产品有可能陈列其中的是
A.铁路设备,电话机 B.铁路设备,万能蒸汽机
C.水力纺纱机,汽车 D.蒸汽织布机,飞机
12.俾斯麦在回忆录中曾经说到:“我过去的尽职行为也许恰巧是造成德意志走向衰落、没有骨气的原因”。德意志帝国时期,俾斯麦的“尽职行为”是( )
A.发动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B.组建对皇帝负责的内阁
C.召集联邦议会
D.主持帝国政府,对皇帝负责
13.如图为19世纪初英国的一幅漫画:科学家法拉第捏住鼻息,神情无奈地递给“泰晤士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河水中漂浮着各种牲畜的尸体。漫画作者意在
A.弘扬科学精神 B.推崇田园生活 C.反思工业文明 D.抨击等级制度
14.“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无产者是没有财产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材料出自
A.《法国民法典》 B.(共产党宣言》 C.《资本论》 D.《国际歌》
15.据下面两幅图可知,16世纪初期的欧洲
1517年《耶稣的复活》1500年至1510年《圣母玛利亚与亚恩温德》
A.人们狂热迷信天主教会的权威 B.市民阶层与封建势力斗争激烈
C.出现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复兴热 D.画家借助宗教来宣扬人文主义
16.马丁·路德认为,肉体的顺遂或是磨难"既不影响灵魂的自由,也与灵魂的被奴役无涉”,靠外在的善行是无助于灵魂的自由的,而只能造就伪君子。这一观点
A.统一了欧洲民众的信仰 B.表明路德主张思想自由
C.与智者学派的主张相似 D.抨击了因行称义的学说
17.古代雅典法庭上,诉讼人不仅从语言上打动陪审员,唤起陪审员的同情,而且有时他们还付诸行动,把亲属带到法庭上哭诉,引起陪审员的怜悯,从而受益。这种现象从侧面反映出
A.雅典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的事实
B.戏剧家在司法审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C.雅典司法审判存在有法不依的现象
D.诉讼环节在司法审判中占有重要地位
18.拿破仑曾说:“我拥有许多军队,但我也不能侵占一块土地,因为侵犯一个人的所有权,就是侵害所有人的权利。”在此思想影响下制定的《法国民法典》
A.适应了对外扩张需要 B.顺应了拿破仑的称帝意愿
C.有利于维护封建特权 D.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19.欧洲第一次大萧条(1873-1895年)期间,农业利润的下降最为明显,如19世纪90年代小麦价格跌至19世纪60年代的1/3。当时各国对此反应不一,丹麦积极推行农业现代化,德国、法国以关税制度维持农产品价格,只有英国态度特殊,未采取积极策略。据此可以推知英国
A.已成为“日不落帝国” B.抛弃了自由放任政策
C.农业所占经济比重少 D.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小
20.麦迪逊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从严格意义上讲既不是国家宪法,也不是联邦宪法,而是二者的结合”。由此可见,1787年宪法
A.调和了大州与小州关于国会席位的矛盾
B.保障了南方黑人奴隶在国家的合法地位
C.构建了体现权力制约与平衡的联邦政府
D.协调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间的权力分配
21.列宁曾在20世纪20年代指出:“要挽救俄国,不挽救和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根本不能维持我们成为独立国家的地位。”在此,列宁强调
A.重工业建设至关重要 B.必须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C.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实现工业化是当务之急
22.当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之一是:建立和谐社会,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下列哲学思想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直接借鉴意义的是
A.文明每前进一步,社会对抗和不平等就加深一步 B.“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C.社会契约论—建立法制社会 D.生存权是人的最高的自然权利
23.论及某国的政体,有学者评价指出,这是一种全新的政体,它兼有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三大要素,主要表现是通过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并在议会内部实施了某种程度的权力分割和制衡。这种“全新的政体”
A.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B.使该国成为典型的代议制国家
C.标志该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 D.较好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4.19世纪,英国冒险小说发展迅速,主题多为英国人在世界各地冒险的故事。与此密切相关的是
A.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技术进步 B.启蒙思想与社会现实的强烈冲突
C.世界各地的民主制度不断发展 D.社会公众对海外开拓意识的推崇
25.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人权宣言》 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6.18世纪晚期,英王乔治三世力排众议任用小皮特为首相。但是新一届内阁几乎全是由贵族组成,一时间小皮特成了全国的笑柄。这表明,英国当时
A.封建专制势力重新掌权 B.民众一致赞成政治革新
C.君主立宪制度尚不完善 D.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27.下图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
A.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人们望到东方寻找黄金
C.教会鼓励人们传播天主教 D.传统商路被人控制
28.某同学在自学“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请指出有几个正确:
卡片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卡片2.巴黎公社的成立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卡片3.俄国二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卡片4.《四月提纲》提出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9.“从1516年莫尔的《乌托邦》到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人类在荒野里跋涉了332年之后,天使来到了身边,指出了通往理想社会的真正道路,找到了实现这个理想的领导者与战斗者。”材料中通往理想社会的“真正道路”和“领导者与战斗者”分别是指
A.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 B.暴力革命、农民阶级
C.暴力革命、资产阶级 D.暴力革命、无产阶级
30.在古代雅典,选出的官员在上任之前要由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官员(包括五百人议事会成员)在卸任之时,还要经过卸职检查,这时如有公民就其任职行为提出指控,陪审法庭会依法进行审理。这反映了雅典
A.以陪审法庭为政治的核心 B.注重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C.注重维护官员的合法权益 D.通过分权制衡来防止专制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31.某探究小组围绕“新航路开辟”主题搜集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段珍贵的日记 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摘编自(意)哥伦布著,孙家堑译《航海日记》
一组“动态”的地图
材料二 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印第安人认为:“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是一个恶魔。”欧洲人认为:“他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把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是一个功臣。”
(1)从材料一中任选一组(“日记”或者“地图”),从中提取有关新航路开辟的信息。
(2)材料二中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评价,你认为是否有道理并说明理由。
24.五百年 32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数个世界性大国,人们最为关注的是它们崛起的原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材料三 德国于1871年最终实现了国家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接着,德国在内燃机、电动机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从而使德国经济迅速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成为主宰欧洲大陆的大国,其工业产量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美国通过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后障碍。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跃居世界第一。
——摘编自龚美德等《世界强国崛起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启示》
(1)西班牙人认为“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源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西班牙人为什么觉得“现在在世界的中央了”?
(2)材料二中所说的“优越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政治制度?促成英国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成德国和美国经济崛起的相同历史条件。
(4)综上,简要谈谈你从英、德、美三国经济崛起中获得哪些历史启示?
三、论述题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1522年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687年 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840年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689年 《权利法案》颁布 一战期间 民族工业出現短暂春天
1729年 雍正帝设军机处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748年 盂德斯鸠出版《论法的精神》 1957年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任务
15—19世纪 黑奴贸易 1978年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关于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是内生性的还是外源性的,众说纷纭。小雁同学就此展开研究性学习,以上是小雁同学搜集的有关资料,请从中选取三项关联的信息,围绕现代化的动力源问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C2.D3.A4.B5.A6.B7.D8.D9.D10.A11.B12.D13.C
14.B15.D16.D17.D18.D19.C20.D21.A22.C23.B24.D
25.B26.C27.D28.D29.D30.B
31.
(1)日记信息:哥伦布到达过美洲;美洲人的概况及美洲物产丰富;哥伦布远航的动机;哥伦布希望得到西班牙国王的支持。
地图信息: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交流;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甘薯、玉米传人中国,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对明清时期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贫瘠地区的开发产生了直接影响。
(2)他们说得都有道理,但是具有片面性。
在印第安人看来,哥伦布远航美洲后,欧洲国家开始了对美洲的殖民掠夺,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也打破了美洲自主发展的文明格局;在欧洲人看来,哥伦布发现美洲,在客观.上促进了美洲的开发和发展,有其进步性。
但是双方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进行的评价,因此具有片面性。历史评价要求全面、客观、公正。既要看到它带来的灾难,也要看到它的积极意义。
32.
(1)事件:新航路开辟原因: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制度:君主立宪制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3)条件:完成了国家统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4)启示:先进的政治制度保障经济发展;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等。(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33.示例一:论题: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生因素。
阐述:近代欧洲现代化发展,与其自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
早在15世纪末,欧洲人就开始了开辟新航路的探险,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丰厚的原始资本;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逐步确立了代议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政治前提;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推动欧洲的思想解放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工业革命更是为欧洲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结论:综上所述,近代欧洲的崛起,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欧洲自身的发展,是内生的。
示例二:论题: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生因素。
阐述:一个国家的落后与发展,都与其制度、政策密不可分。明清时期,中国加强君主专制,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是造成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主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主政治建设、工业化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进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极大推动了我国全方位的发展。
结论:中国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足以证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因素。
示例三:论题: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外源性动力的影响。
阐述:近代欧洲的崛起,是建立在对亚、非、拉殖民掠夺的基础上。从新航路开辟开始,欧洲列强便加紧对外扩张,通过屠杀印第安人、欺诈贸易、黑奴贸易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大量的原始资本;工业革命后,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在市场、原料等方面的要求,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的深渊。另外,一战期间,随着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放松,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而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又迅速陷入萧条。
结论:综上所述,外部因素对于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
示例四:论题:现代化的动力既有内源性动力,同时也离不开外源性因素。
阐述:以欧洲为例,综合示例一、三进行阐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