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高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高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03 17:5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奉新一高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2021.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点的位置是(110°E,10°S) B. ④点的位置是(40°S,100°E)
C. ⑥点的位置是(135°E,70°N) D. ⑧点的位置是(100°E,50°N)
2.下列关于两点之间相对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点在②点的西北方向 B. ③点在④点的东南方向
C. ④点在⑤点的西南方向 D. ⑦点在⑧点的东北方向
读华北地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5题。
3. 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A.209 m B. 199m C. 189 m D. 179 m
4. 当夏季丙处发生泥石流时,最适于逃生的方向是( )
A. 偏东 B. 偏西 C. 偏南 D. 偏北
5. 乙地的年日照时数比甲地的多,其主要原因是甲乙两地的( )
A. 纬度差异 B. 气候差异
C. 昼夜长短差异 D. 山地位置差异
2019年6月5日,我国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黄海海上发射平台,将“捕风一号”等7颗卫星成功送入离地600千米的预定轨道。读图完成6~7题。
6. 与陆地比,海上发射运载火箭的优势有( )
①发射点选择更灵活 ②发射平台更稳固 ③火箭航落区更安全
④物资补给更充分 ⑤设备运输条件更优
A.①③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⑤
7. “捕风一号”运行轨道位于(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 D. 行星际空间
图为地球公转轨道及公转至甲处时的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8~9题。
8.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下列能源与太阳辐射关联性最小的是( )
A.生物能 B.核能 C.风能 D.水能
9.当地球公转至甲处时( )
A.太阳直射向北回归线靠近 B.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C.我国白昼长、气温高 D.北极地区极夜缩小
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大棚农业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①不变 B. ②增强 C. ③增强 D. ④减弱
11.当大棚的门打开时,大棚内外空气流动状况最可能是( )
.
D.
A. B. C. D.
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结合图回答12~13题。
12.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
13.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 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 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 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自上而下明显加快
2018年12月24日,一架从北京飞往西雅图(47°N,122°W)的航班因发动机故障紧急降落在阿留申群岛谢米亚岛机场。下图为阿留申群岛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北京飞往西雅图的航班多经过阿留申群岛上空,主要目的是( )
A.缩短航程及飞行时间
B.减少飞行事故
C.降低单位里程能耗
D.便于中途补给
15.当阿留申群岛气压值达到一年中最低值时( )
A.深圳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B.开普敦正值多雨的季节
C.莫斯科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
D.尼罗河正值枯水期
16. 此次事故航班于北京时间12月24日12时从北京起飞,7小时后发生事故紧急降落,又经过14小时飞行后最终抵达西雅图。航班抵达西雅图时,属于12月24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4 B.1/3 C.1/2 D.3/4
下图为某时刻中国近海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及同时刻等波高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7~19题。
17.上图所示气压场最可能出现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8.据图可知,此时 ( )
A.渤海地区吹偏东风 B.长三角近海风大浪高
C.台北昼夜温差较小 D.天津多发沙尘暴天气
19.图中 4 米以上巨浪区范围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大股冷空气持续南下 B.位于地震带,海啸频率高
C.暖锋势力强,易起巨浪 D.当地离岸风不断推波助澜
读“某四地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20~21题。
20. ③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
A. 受季风影响
B. 受西风带控制
C.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21. ①②③④四地气候成因最相近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青海省地形差异显著,东北部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数列平行山脉和谷地组成,西北部为柴达木盆地,南部是以昆仑山为主体并占全省面积一半以上的青藏高原。每年降雪初始日至降雪终止日为雪季。降雪初始日期等值线数值越大,初始日期越迟;降雪终止日期等值线数值越大,终止日期越早。下图示意1962~2012年青海省平均降雪初始、终止日期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22~24题。
22.四地中,雪季最长的是(  )
A.冷湖 B.五道梁 C.贵德 D.格尔木
23.影响冷湖雪季长短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距海远近 D.大气环流
24.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青海省大部分地区(  )
A.降雪初始日期提前 B.降雪终止日期提前
C.雪季延长 D.积雪厚度增加
下图为上海浦东机场跑道示意图。某日,赵先生从跑道A点等待飞机起飞时,他从右侧舷窗正中看到了地平线上的一轮红日。若干天后,赵先生出差返回,他的飞机在跑道另一端即将着陆时,在飞机同样位置看到了相同的景象。读图,完成25~26题。
25.赵先生飞机起飞的日期和时刻最可能是( )
A.4月30日18:41 B.8月12日5:20
C.8月12日18:41 D.4月30日6:20
26.赵先生返回着陆日期( )
①距离出发时间间隔超过半年 ②上海的正午日影一定长于出发时
③上海的昼长在变短 ④上海是昼短夜长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二、综合题(三大题,共48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图1新疆不同时代聚落分布示意图。
图1 图2
材料二:新疆伊犁河谷的果子沟地区(81°E,44.5°N)山峦连绵,气候湿润,每到夏季,绿植遍野,繁花似海。该地区蜜源分布广、数量大、品质高,有蜜库之称。图1左上角为北京时间8月8日下午2:00拍摄的果子沟景观图。
材料三:土壤中有机碳(TOC)含量可以反映不同时期的气候特征,干旱时期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对较少。图2为果子沟地区土壤有机碳的变化曲线(虚线为平均值)。
(1)简析果子沟地区成为高品质蜜库的原因。(6分)
(2)说出果子沟地区3710年来的气候干湿变化状况。(6分)
(3)简述该区域的聚落分布特征,并简析明清以来天山南麓地区聚落的迁移特点。(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 分)
材料一:贵州省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1000~ 1400毫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图为贵州省冬夏季等温线分布图。
材料二:下图为贵州省地形分布图与水电、煤炭分布图。
材料三:“云上贵州”,大数据已成为贵州的新名片。贵州省是我国第一个获批建设的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2018 年华为、阿里、腾讯、苹果等200余个公司纷纷在贵州建设数据中心。“贵阳数博会”作为全球首个大数据主题博览会,已连续中贵阳市成功举办了三届。数据中心电能消耗大,电力成本占整个支出成本的50% ~70% ,其中一半是机器设备散热需要的空调费,且对其他环境质量有较高要求。
(1)根据材料一,描述贵阳市气温特征及分析形成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乌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3)分析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6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近年来,巴拿马运河运载量接近饱和。2015年5月22日,中国同南美相关国家启动“两洋铁路”可行性研究工作。一旦建成,将比绕行南美洲缩短一万多公里的航程。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和防沙工程示意图(防沙工程位于道路两侧)。
材料二: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的方格状的挡风工程。高立式沙障:是在输沙量较大的地区,用高秆作物编成笆块,钉在木桩上制成的阻沙栅栏。
(1)简述巴西地理位置的特点。(4分)
(2)分析中国在南美洲修建“两洋铁路”的原因。(4分)
(3)在甲城市附近的沙漠地区建设甲丙段铁路时须沿线设置防沙工程,则图中B位于铁路的哪一侧?说出判断理由。(8分)
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答案
1、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C B B D A C B C C B B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A D C D C A B A B A B B C
2、综合题
27.【答案解析】(16分)
(1)山峦连绵,气候湿润,植被丰富;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花蜜合成和积累;生态环境好,污染小,花蜜品质高。(6分)
(2)气候干湿状况呈波动变化;距今3710年至1500年期间,气候相对干旱;距今1500年至500年期间气候较为湿润;距今500年以来,降水较少,气候干旱。(6分,任答三点)
(3)聚落多分布在盆地边缘,河流下游的冲积扇上;聚落向高海拔地区(或河流上游地区)迁移(4分)
28.【答案解析】(16分)
(1)气温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2分),
原因:冬季,地形阻挡冬季风,受南下冷空气影响小;加上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2分,任答一点) 夏季,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2分)
(2)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河流径流量大(2分)海拔从3000米到不满100米,流经高原、山地,河流落差大(2分)
(3)贵州蕴藏有丰富的水能、煤炭等能源资源,水电站多电价低,能为大数据产业提供充足的电力,设备运行成本低;贵州地处高原,气候适宜,全年温差较小,能保持合适的环境温度,不需要太多额外制冷、制热,耗能较少;远离地震高发区,地质条件稳定,信息数据的安全有保障;传统工业项目少,空气和水源洁净,环境质量好。(6分,任答三点)
29.【答案解析】(16分)
(1)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西半球;地处低纬地区;位于大西洋西岸;安第斯山脉东部。(4分,任答两点)
(2)比绕行南美洲航程短,减少了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巴拿马运河运载量接近饱和,拓展运输新渠道,增加货运量;增加了中国在南美洲的贸易安全性。(4分,任答两点)
(3)东南侧 (2分)
该段铁路为东北-西南走向; B地较A地的草方格沙障长度更长、还设有高立式沙障、障后积沙区等,说明B地处于路基的上风向;该地多盛行东南信风,因此B位于铁路的东南侧。(6分)
明清前聚落
目前主要聚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