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版九上第四单元《有机物》助学科学练习卷(答题卷)
本卷共4个大题33小题,满分17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 http: / / www.21cnjy.com )H-1 O-16 S-32 N-1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题3分,第11-15小题第题4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16、 ; ;
17、 ; 、 ;
18、(1) ;(2) ;
19、 (1) ;(2) ; (3) ;
20、 (1) ; (2) ;
21、 (1) ; (2) ;
22、 (1) ; (2) ;
23、 (1) ;(2)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24、(1) ; (2) ;
(3) ;
25、(1) ;
(2) ;
(3) ;
26、(1) ;
(2) ;
(3) ;
27、(1) ;(2) ;
(3) ;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8-33小题各6分,第34小题9分,共45分)
28、(1) ;
(2) ; ;
29、(1) ; ;
(2) ; ;
(3) ; ;
30、(1) ;(2) ;(3) ;
31、(1) ;(2) ;(3) ;
32、(1) ;
(2) ;(3) ;
33、 (1) ; ; (2) ;
34、 (1) ;(2) ;
(3) ;
(4) ;
。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版九上第四单元《有机物》助学科学练习卷(原卷)
本卷共有4个大题,34个小题,满分17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 http: / / www.21cnjy.com )H-1 O-16 S-32 N-1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题3分,第11-15小题第题4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不含有机物的是( )
A. 乙醇 B.铅笔芯 C. 橡皮 D. 甲烷
2、下列做法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
A. 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B.用三聚氰胺假冒牛奶中的蛋白质
C.用硫磺熏蒸木耳 D.用霉变花生制成的花生油烹调食品
3、政府通过实施“蛋奶工程”和“爱心午餐”,努力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某校为学生提供的一次“爱心午餐”含有下列食品,其中含蛋白质最少的是( )
A.炒青菜 B.豆腐汤 C.红烧肉 D.水煮鱼
4、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衣服上的汗渍、血迹及人体内排放的蛋白质遇到这种加酶洗衣粉都能被分解而去除。下列衣料①羊毛织品②棉织品③化纤织品④蚕丝织品。其中不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①和③属于有机物,物质④属于氧化物
B.物质③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参加反应的物质①和②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 该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6、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下列说法,你不赞成的是( )
A.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比造成污染后再去治理的意义更重大
B.塑料制品可以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但废弃塑料也易造成“白色污染”
C.人类在利用某些资源时可能产生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物质
D.垃极是人们生活中的废弃物,是不可再利用的资源
7、有些同学喜欢把方便面当校园午餐。四位同学关于方便面的争论,更符合平衡膳食理念的是( )A.小军:我喜欢方便面的味道,管它有没有营养
B.小丽:可以长期把方便面当正餐,它能提供能量
C.小红:方便面有许多食品添加剂,营养更全面
D.小方:方便面营养不全,常以此代替午餐不利健康
8、近几年,我国塑料废弃物总量已超过5000万吨,为保护生存环境,下列对塑料废弃物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通过回收再聚合直接用作材料 B. 填埋、直接焚烧或倾倒于海洋中
C.降解后,再聚合成高分子材料 D. 制成燃油和燃气,用作燃料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份早餐的搭配是牛奶、面包、黄油,这份早餐缺失的营养素是糖类
B.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应尽可能多地服用含锌的营养补剂
C.橡胶、手机塑料外壳、真丝围巾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用甲醛水溶液浸泡动物标本,可使标本长期保存
10、利用化学实验可以鉴别、检验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碘酒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B.用灼烧的方法检验该样品中为棉线还是羊毛线
C.用灼烧的方法鉴别聚乙烯塑料还是聚氯乙烯塑料
D.用闻气味的方法检验某饮用酒中是否含有甲醇
11、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等调香剂。关于丁酸乙酯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为106g B.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6:2
C.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由20个原子构成
12、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以下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氢气、氯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
B.碳酸氢铵、葡萄糖的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C.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
D.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13、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多年前我国已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现代人们已能生产新型陶瓷材料,如用氧化铝等为原料生产的陶瓷已制造发动机零件。下列有关氧化铝陶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该陶瓷中的原料氧化铝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C.该陶瓷耐高温、强度高 D.该陶瓷耐酸、碱等化学物质的腐蚀
14、下列说法不符合“绿色环保”这一主题的是( )
A.启动沿海风力发电,创建绿色能源之都 B.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合理利用变废为宝
C.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创建生态安全城市 D.化工企业集中选址,尽量减少污染区域
15、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世界无烟日”。据科学资料分析,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数十种严重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B.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0∶14∶2
C.吸烟只影响自己的健康,不影响他人的健康
D.边吸烟边喝酒可以减少对健康的损害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16、 研究发现,我国某地区居民喜食的腌制食品能产生二甲基亚硝胺[(CH3)2NNO],它是一种致癌物质.它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每个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17、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能帮助人体消化吸收维生素;蛋白质在人体内转化成__________后被吸收。
18、有一种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可溶),还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十分复杂,此处为了便于讨论,已经将其成分作了“简化” ),将其经 去渣、去臭处理后可转化为厕所清洗用水。回答:
(1)采取_________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 碎塑料薄膜及泥沙;
(2)用_________物质,可除去污水的臭味;
19、相比煤、煤气天然气污染小,价格低廉,天然气是市民们首选的经济、清洁能源。
(1)天然气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
(2)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实际生活中为了防止危险使用时常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
(C2H5SH),乙硫醇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工业上利用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加热制取炭黑,同时得到自然界最轻的气体,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为 。
20、沼气是当今农村已开发和使用的最洁净的气体燃料之一,使用沼气是解决农村能源不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1)沼气中除含有甲烷外,还含有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氢气、氮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水蒸气。沼气
略带臭味。请你分析臭味可能来自 等气体;
(2)从安全方面考虑,使用沼气时一定要防止沼气中混入 。
21、市售塑料袋有的用聚乙烯[(CH2CH2)n]制成,有的用聚氯乙烯[(CH2CHCl)n]制成,请回答:
(1)通过点燃的方法可以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如果塑料购物袋点燃时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这种
塑料购物袋可能是由________制成。
(2)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的意义是 (可多选,填字母)。
A. 节约资源 B. 避免滥用塑料袋 C. 保护生态环境 D. 提高生活水平
22、蜂蜜是家庭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营养品。表中是某品牌蜂蜜外包装上标识的“营养成分表:
(1)表中的“钠”是指钠__ __(选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2)服用蜂蜜可有效补充人体所需能量,所提供能量的主要成分是__ _。
23、不同类别物质间存在一定关系.镁、氧化镁和醋酸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甲物质是______ __(填完整名称);
(2)写出“乙→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2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可燃物质燃烧的条件,探究如下:①取一支大试管,往里加2mL30%的过氧化氢溶液;②用镊子取一块白磷投入到试管中,可看到白磷并不燃烧;③往试管里滴加硫酸铜溶液,不一会儿,可观察到白磷先熔化,继而燃烧起来,发出火光,并伴有白烟生成。试回答:
(1)硫酸铜的作用是 ;
(2)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3)通过该实验的探究,你总结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为 。
25、如图是某课外学习小组设计的气体制备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碳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D中的反应:CO+CuO高温Cu+CO2↑。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装置D中玻璃管内的实验现象为 ;
(3)该套装置中有严重不足之处,改进的方法是 。
26、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海带因富含碘元素而成为补碘的常用食物之一。小李想设计实验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元素。他查阅了相关资料,得到以下信息:
①碘化钠(NaI)与氯化钠性质相似,两者的溶液都是盐溶液,碘化银为黄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②工业上将适量氯气通人无色碘化钠溶液就能置换出单质碘,溶液变为棕黄色;
③少量碘((I2)溶于水的溶液,能使淀粉溶液变蓝,碘的化合物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④灼烧海带后残留的灰烬中含有可溶性碘化钠、氯化钠等化合物。
小李的实验步骤如下:
将海带灰用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得滤液;用以下3种方法检验海带灰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方法一:取滤液,通入适量氯气后与淀粉糊混合,观察是否变蓝;
方法二:取滤液,通入适量的氯气,观察溶液有无颜色变化;
方法三:取滤液,和淀粉糊混合,观察是否变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和碘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上述3种方法中,方法三是一定不可行的,说出不可行的理由 ;
(3)取滤液,滴人硝酸银溶液,若观察到 ,则证明滤液中含碘离子。
27、据报道,某地曾发生过排污井内的气体爆炸伤人的事故。
[提出问题]排污井内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排污井内的有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产生了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CO2、CH4等。
[提出猜想]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排污井内气体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两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Ⅰ:有CO2、CH4; 猜想Ⅱ:有CO、CH4; 猜想Ⅲ:有CO、CO2; 猜想Ⅳ:有CO、CO2、CH4。
[实验方案] 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
[问题讨论]经过实验结果装置A中出现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于是他们一致排除了猜想Ⅱ。
(1)小明通过装置C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的现象,证明猜想Ⅲ不成立。小芳对此提出了疑问,小芳认为要在 位置,再增加一个图中D装置,才能证明猜想Ⅲ不成立。
(2)为了进一步确认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小明将装置C处气体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
D、E,经实验测定装置D增重1.8 g,装置E增重2.2 g,由此证明猜想 成立。
(3)小明认为要证明排污井内气体是否含有CO,可以不用装置B,小芳则认为需要使用装置B,你认为
装置B的作用是 。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8-33小题各6分,第34小题9分,共45分)
28、奥运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它燃烧时,火苗亮且高,在白天,二百米外也能清晰可见,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信息回答:2-1-c-n-j-y
(1)丁烷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 ;
(2)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是 。
29、小华按右图配方自制了一瓶清凉甘甜的汽水。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汽水中含有六大营养素中的 类,能提供能量的是 。
(2)白糖的主要成分是C12H22O11,C12H22O11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中分子
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 。
摇动汽水瓶后,打开瓶盖,通常会冒出大量气泡,气泡中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该气体是
由柠檬酸与 反应生成。
30、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它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甘氨酸的化学式为H2NCH2COOH。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甘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甘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⑶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约放出18kJ的能量,成人每天摄取60-70g的蛋白质,若有10%的蛋白质完全
氧化,则放出的能量约为_________________ kJ。
31、如表是100g某品牌板栗的部分营养成分。
总热量 蛋白质 糖类 油脂 钠 维生素C
1016kJ 5.1g 11.3g ? 4.6mg 3.3mg
(1)食物的成分主要有六大类营养素,上表中没有涉及的营养素是 ;
(2)假设该板栗中的钠元素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则100g该板栗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mg
(计算最后结果精确到0.1,下同);
假设食物的热量是由蛋白质、糖类、油脂提供的,每克物质完全氧化放热分别约为:蛋白质18kJ 、 糖
类15.6kJ、油脂39.3kJ。根据此数据计算,理论上100g该板栗中油脂的质量为 g。
32、汽车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但其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已知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CmHn、SO2、NOX、CO和C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用CmHn表示汽油的主要组成,那么CmHn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汽油燃烧产生能量为汽车提供了动力;
(2)通过车用燃油的脱硫精炼加工处理,可减少汽车尾气中的 排放(填化学式)。
(3)23g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推测出该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则
各元素的质量比 。
33、 有4.6g某有机物,在充足的O2中完全燃烧,只能生成CO2和H2O,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浓H2SO4,浓H2SO4的质量增加了5.4g,再通过碱石灰,碱石灰质量增加8.8g。试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并写出其可能的结构简式。
(1)燃烧只生成CO2和H2O,说明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还有 元素。
(2)浓H2SO4增重5.4g为H2O,碱石灰增重的8.8g为CO2。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34、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 g)
蛋白质/g 脂肪/g 淀粉/g 钙/mg 磷/mg 维生素C/mg
1.5~2.3 0.4~0.94 17.5~28.0 11~60 15~68 20~40
土豆切开后易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
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图5所示:
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
也不宜食用。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1)表中的“钙”指的是 (填“元素”或“原子”)。
(2)由图甲可知:60 min内, (填字母)。
A. 浸泡30 min比10 min脆性分值高
B. 浸泡10 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
C. 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黏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
(3)由图乙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 。
(4)变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 B. 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
C. 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变 D. 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版九上第四单元《有机物》助学科学练习卷(解析卷)
本卷共有4个大题,34个小题,满分17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 http: / / www.21cnjy.com )H-1 O-16 S-32 N-1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题3分,第11-15小题第题4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不含有机物的是( )
A. 乙醇 B.铅笔芯 C. 橡皮 D. 甲烷
[解析]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且除去碳酸、碳酸盐及碳的氧化物。乙醇、橡皮和甲烷都是有机物,而铅笔芯和石墨和粘土制成的,不含有机物。
[答案]B
2、下列做法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
A. 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B.用三聚氰胺假冒牛奶中的蛋白质
C.用硫磺熏蒸木耳 D.用霉变花生制成的花生油烹调食品
[解析]A、小苏打可以和面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从而使糕点变得松软和香甜;故正确;B、长期和反复接触三聚氢胺,可能对肾发生损害,可能会形成肾结石;故错误;C、用硫磺熏蒸的木耳中含有一些残留的二氧化硫,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故错误;D、霉变的花生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黄曲霉素十分耐热,蒸煮不能将其破坏,能损坏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症状;故C错误。
[答案]A
3、政府通过实施“蛋奶工程”和“爱心午餐”,努力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某校为学生提供的一次“爱心午餐”含有下列食品,其中含蛋白质最少的是( )
A.炒青菜 B.豆腐汤 C.红烧肉 D.水煮鱼
[解析]A青菜中主要含维生素。此项符合要求。B豆腐是由豆子制成的,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不符合要求。C红烧肉里用到的肉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不符合要求。D鱼肉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不符合要求。所以应选A项。
[答案]A
4、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衣服上的汗渍、血迹及人体内排放的蛋白质遇到这种加酶洗衣粉都能被分解而去除。下列衣料①羊毛织品②棉织品③化纤织品④蚕丝织品。其中不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正确;B、纯棉中天然纤维的成分是纤维素,所以错误;C、睛纶是合成纤维,不含有蛋白质,所以错误;D、涤纶是合成纤维,不含有蛋白质,所以错误。
[答案]A
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①和③属于有机物,物质④属于氧化物
B.物质③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参加反应的物质①和②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 该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解析] A.物质①为CO,属于无机物,而物质③含有碳元素,为有机物;物质④为H2O,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 物质③的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B错误; C.将反应的示意图配平为:, 那么参加反应的物质①和②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4=1:2,故C正确;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化合物和单质,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D错误。
[答案]C
6、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下列说法,你不赞成的是( )
A.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比造成污染后再去治理的意义更重大
B.塑料制品可以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但废弃塑料也易造成“白色污染”
C.人类在利用某些资源时可能产生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物质
D.垃极是人们生活中的废弃物,是不可再利用的资源
[解析]A、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比造成污染后再去治理的意义更重大,说法正确,故A正确;B、理解塑料制品的利与害:塑料制品可以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但废弃塑料也易造成“白色污染”,说法正确,故B正确;C、人类在利用某些资源时可能产生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物质,说法正确,故C正确;D、垃极是人们生活中的废弃物,是“不可”再利用的资源,有些垃圾可以重复利用,“变废为宝”,节约资源,如金属制品等,故D错误。
[答案]D
7、有些同学喜欢把方便面当校园午餐。四位同学关于方便面的争论,更符合平衡膳食理念的是( )A.小军:我喜欢方便面的味道,管它有没有营养
B.小丽:可以长期把方便面当正餐,它能提供能量
C.小红:方便面有许多食品添加剂,营养更全面
D.小方:方便面营养不全,常以此代替午餐不利健康
[解析]平衡膳食是指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搭配合理,使人获得全面而平衡的营养.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糖类、无机盐和脂肪,根据人体平衡膳食的要求,还需要提供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方便面的味道是调味剂,有许多食品添加剂.方便面是一类速食食品,可以解决燃眉之急.把方便面当校园午餐,长期这样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答案]D
8、近几年,我国塑料废弃物总量已超过5000万吨,为保护生存环境,下列对塑料废弃物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通过回收再聚合直接用作材料 B. 填埋、直接焚烧或倾倒于海洋中
C.降解后,再聚合成高分子材料 D. 制成燃油和燃气,用作燃料
[解析]A、废弃塑料通过回收再生等途径直接用作材料,可以保持环境;正确;B、废弃塑料填埋、直接焚烧或倾倒于海洋中会污染环境,不正确;C、废弃塑料降解后再聚合成高分子材料可以保持环境,正确;D、废弃塑料制成燃油或燃气用于燃料,可以保持环境,正确。
[答案]B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份早餐的搭配是牛奶、面包、黄油,这份早餐缺失的营养素是糖类
B.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应尽可能多地服用含锌的营养补剂
C.橡胶、手机塑料外壳、真丝围巾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用甲醛水溶液浸泡动物标本,可使标本长期保存
[解析]A、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面包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黄油中含有丰富的油脂等物质,这份早餐不缺糖类,不正确;B、人体对各种营养元素的摄取要保持相对平衡,锌虽然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并不是摄取的越多越好,不正确;C、橡胶包括天然橡胶和人工合成橡胶,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有机材料,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真丝真丝一般指蚕丝,蚕丝属于天然有机材料,不正确;D、甲醛有毒,能够破坏机体中的某些物质,用甲醛水溶液浸泡动物标本,可使标本保存很长时间,正确。
[答案]D
10、利用化学实验可以鉴别、检验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碘酒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B.用灼烧的方法检验该样品中为棉线还是羊毛线
C.用灼烧的方法鉴别聚乙烯塑料还是聚氯乙烯塑料
D.用闻气味的方法检验某饮用酒中是否含有甲醇
[解析]A、碘遇淀粉变蓝色,碘酒中含有碘,可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故选项说法正确;B、羊毛中含有蛋白质,灼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故选项说法正确;C、聚氯乙烯中含有氯元素,灼烧时产生刺激性的气味,而聚乙烯不含氯元素,灼烧时不产生刺激性气味,故可以鉴别,选项说法正确;、碘遇淀粉变蓝色,碘盐中不含单质碘,不能用于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故选项说法错误。
[答案]D
11、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等调香剂。关于丁酸乙酯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为106g B.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6:2
C.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由20个原子构成
[解析]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单位,A不正确;C6H12O2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6:12:2=3:6:1,B不正确;分子中氢原子质量最小,氢的质量分数最小,C正确;丁酸乙酯这种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不是原子构成的,D不正确。
[答案]C
12、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以下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氢气、氯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
B.碳酸氢铵、葡萄糖的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C.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
D.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解析]A、氢气、氯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正确;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气铵、碳酸盐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故属于无机物,不正确;C、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正确;D、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正确。
[答案]B
13、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多年前我国已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现代人们已能生产新型陶瓷材料,如用氧化铝等为原料生产的陶瓷已制造发动机零件。下列有关氧化铝陶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该陶瓷中的原料氧化铝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C.该陶瓷耐高温、强度高 D.该陶瓷耐酸、碱等化学物质的腐蚀
[解析]氧化铝陶瓷为新型陶瓷材料,该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因氧化铝为无机物),该陶瓷,耐酸、碱等化学物质的腐蚀(陶瓷的性质),但该陶瓷中的原料氧化铝不属于非金属氧化物,而是金属氧化物
[答案]B
14、下列说法不符合“绿色环保”这一主题的是( )
A.启动沿海风力发电,创建绿色能源之都 B.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合理利用变废为宝
C.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创建生态安全城市 D.化工企业集中选址,尽量减少污染区域
[解析]A、启动沿海风力发电,创建绿色能源之都,节约化石燃料的开发和利用,能减少大气污染,符合“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故A不可选;B、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合理利用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资源,符合“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故B不可选;C、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创建生态安全城市,能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故C不可选;D、化工企业集中选址,尽量减少污染区域,但污染总量是不变的,不符合“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故D可选。
[答案]D
15、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世界无烟日”。据科学资料分析,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数十种严重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B.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0∶14∶2
C.吸烟只影响自己的健康,不影响他人的健康
D.边吸烟边喝酒可以减少对健康的损害
[解析]A、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200-300倍,所以氧就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故A正确; B、元素的质量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0:14:2,故B错误; C、吸烟产生的烟雾中的有害气体会被旁边的人吸收,这叫吸二手烟,对人体的危害也是很大的,故C错误; D、喝酒会使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再吸烟会加快人体对烟雾中的有害物质的吸收,故D错误。
[答案]A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16、 研究发现,我国某地区居民喜食的腌制食品能产生二甲基亚硝胺[(CH3)2NNO],它是一种致癌物质.它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每个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解析]由二甲基亚硝胺(CH3)2NNO可得知二甲基亚硝胺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1个氧原子,共11个原子。
[答案]4; 11
17、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能帮助人体消化吸收维生素;蛋白质在人体内转化成__________后被吸收。
[解析与答案]糖类 脂肪 氨基酸
18、有一种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可溶),还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十分复杂,此处为了便于讨论,已经将其成分作了“简化” ),将其经 去渣、去臭处理后可转化为厕所清洗用水。回答:
(1)采取_________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 碎塑料薄膜及泥沙;
(2)用_________物质,可除去污水的臭味;
[解析与答案] (1)过滤 (2)活性炭
19、相比煤、煤气天然气污染小,价格低廉,天然气是市民们首选的经济、清洁能源。
(1)天然气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
(2)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实际生活中为了防止危险使用时常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
(C2H5SH),乙硫醇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工业上利用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加热制取炭黑,同时得到自然界最轻的气体,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为 。
[解析与答案] (1) 不可再生 (2)有机物 (3) CH4高温 C+H2
20、沼气是当今农村已开发和使用的最洁净的气体燃料之一,使用沼气是解决农村能源不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1)沼气中除含有甲烷外,还含有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氢气、氮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水蒸气。沼气
略带臭味。请你分析臭味可能来自 等气体;
(2)从安全方面考虑,使用沼气时一定要防止沼气中混入 。
[解析](1)由于管内产生了大量的沼气,压强比外界压强大,故打开沼气灶的开关,沼气能自动喷出;(2)对于甲烷中混有的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氢气、氮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水蒸气等,沼气略带臭味的判断,可以采用排除法进行推理;即甲烷、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氢气、氮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水蒸气中,甲烷、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氢气、氮气、一氧化碳、水蒸气都是学过的物质,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而只有硫化氢未学过,即可选硫化氢,实际上硫化氢的确是一种有臭味的气体;(4)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与氧气混合达到甲烷的爆炸极限时,遇明火发生爆炸。
[答案](1)硫化氢;(2)空气或氧气。
21、市售塑料袋有的用聚乙烯[(CH2CH2)n]制成,有的用聚氯乙烯[(CH2CHCl)n]制成,请回答:
(1)通过点燃的方法可以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如果塑料购物袋点燃时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这种
塑料购物袋可能是由________制成。
(2)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的意义是 (可多选,填字母)。
A. 节约资源 B. 避免滥用塑料袋 C. 保护生态环境 D. 提高生活水平
[解析](1)过点燃的方法可以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如果塑料购物袋点燃时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这种塑料购物袋可能是由聚氯乙烯制成。 (2)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可以节约资源、避免塑料袋滥用,从而保护环境,而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帮助,故A、B、C正确,而D错误。
[答案](1)聚氯乙烯 (2)A、B、C
22、蜂蜜是家庭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营养品。表中是某品牌蜂蜜外包装上标识的“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100g 营养素参考值
能量 1500kJ 18%
蛋白质 0g 0%
脂肪 2.0g 3%
碳水化合物 72g 24%
钠 30mg 2%
(1)表中的“钠”是指钠__ __(选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2)服用蜂蜜可有效补充人体所需能量,所提供能量的主要成分是__ _。
[解析与答案](1)元素 (2)碳水化合物(或糖类)
23、不同类别物质间存在一定关系.镁、氧化镁和醋酸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甲物质是______ __(填完整名称);
(2)写出“乙→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_ 。
[解析](1)根据右图可知甲既能与乙反应又能与丙反应且乙能转化为丙,可知甲为醋酸(酸可以与活泼金属反应;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2)由乙能转化为丙可知乙为镁,丙为氧化镁;乙到丙的反应是镁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醋酸; 2Mg+O22MgO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2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可燃物质燃烧的条件,探究如下:①取一支大试管,往里加2mL30%的过氧化氢溶液;②用镊子取一块白磷投入到试管中,可看到白磷并不燃烧;③往试管里滴加硫酸铜溶液,不一会儿,可观察到白磷先熔化,继而燃烧起来,发出火光,并伴有白烟生成。试回答:
(1)硫酸铜的作用是 ;
(2)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3)通过该实验的探究,你总结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为 。
[解析与答案](1)没有加入碘化钾,反应很慢,加入碘化钾,反应加速,说明碘化钾的作用为催化作用;
(2)过氧化氢分解,碘化钾起催化作用,故其化学方程式为:2H 2 O 2 碘化钾2H 2 O+O 2 ↑;
通过该实验的探究,总结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与O 2 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析与答案](1)催化作用;(2)2H 2 O 2 碘化钾2H 2 O+O 2 ↑;
(3)可燃物与O 2 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25、如图是某课外学习小组设计的气体制备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碳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D中的反应:CO+CuO高温Cu+CO2↑。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装置D中玻璃管内的实验现象为 ;
(3)该套装置中有严重不足之处,改进的方法是 。
[解析与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黑色粉末变红 (3)E后增加一个气球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26、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海带因富含碘元素而成为补碘的常用食物之一。小李想设计实验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元素。他查阅了相关资料,得到以下信息:
①碘化钠(NaI)与氯化钠性质相似,两者的溶液都是盐溶液,碘化银为黄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②工业上将适量氯气通人无色碘化钠溶液就能置换出单质碘,溶液变为棕黄色;
③少量碘((I2)溶于水的溶液,能使淀粉溶液变蓝,碘的化合物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④灼烧海带后残留的灰烬中含有可溶性碘化钠、氯化钠等化合物。
小李的实验步骤如下:
将海带灰用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得滤液;用以下3种方法检验海带灰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方法一:取滤液,通入适量氯气后与淀粉糊混合,观察是否变蓝;
方法二:取滤液,通入适量的氯气,观察溶液有无颜色变化;
方法三:取滤液,和淀粉糊混合,观察是否变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和碘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上述3种方法中,方法三是一定不可行的,说出不可行的理由 ;
(3)取滤液,滴人硝酸银溶液,若观察到 ,则证明滤液中含碘离子。
[解析与答案](1)Cl2+2NaI=2NaCl+I2;(2)碘的化合物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3)黄色沉淀
27、据报道,某地曾发生过排污井内的气体爆炸伤人的事故。
[提出问题]排污井内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排污井内的有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产生了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CO2、CH4等。
[提出猜想]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排污井内气体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两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Ⅰ:有CO2、CH4; 猜想Ⅱ:有CO、CH4; 猜想Ⅲ:有CO、CO2; 猜想Ⅳ:有CO、CO2、CH4。
[实验方案] 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
[问题讨论]经过实验结果装置A中出现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于是他们一致排除了猜想Ⅱ。
(1)小明通过装置C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的现象,证明猜想Ⅲ不成立。小芳对此提出了疑问,小芳认为要在 位置,再增加一个图中D装置,才能证明猜想Ⅲ不成立。
(2)为了进一步确认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小明将装置C处气体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
D、E,经实验测定装置D增重1.8 g,装置E增重2.2 g,由此证明猜想 成立。
(3)小明认为要证明排污井内气体是否含有CO,可以不用装置B,小芳则认为需要使用装置B,你认为
装置B的作用是 。
[解析](1)猜想Ⅲ中的一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不能生成水,如果C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就能够证明猜想Ⅲ不成立。如果气体经过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会混入水蒸气,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应该在装置B和C之间加一个吸收水的装置,装置中的试剂应该是浓硫酸,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则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关系:44:36,可以计算出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36∶44=9∶11,D增重的1.8 g是水的质量,E增重的2.2 g是二氧化碳的质量,质量比是1.8 g∶2.2 g=9∶11,所以该气体中不含一氧化碳,猜想Ⅰ成立。(4)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答案](1)装置B和C之间的 (2)Ⅰ (3)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8-33小题各6分,第34小题9分,共45分)
28、奥运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它燃烧时,火苗亮且高,在白天,二百米外也能清晰可见,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信息回答:2-1-c-n-j-y
(1)丁烷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 ;
(2)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是 。
[解析](1)丁烷含碳和氢两种元素;其元素质量比C:H=12×4:1×10=24:5(2)丁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C4H10+13O2点燃10H2O+8CO2↑ ; 生成物中水与二氧化碳质量比:18×10:44×8=45:88
[答案](1)24:5 (2)2C4H10+13O2点燃10H2O+8CO2↑ 45:88
29、小华按右图配方自制了一瓶清凉甘甜的汽水。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汽水中含有六大营养素中的 类,能提供能量的是 。
(2)白糖的主要成分是C12H22O11,C12H22O11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中分子
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 。
摇动汽水瓶后,打开瓶盖,通常会冒出大量气泡,气泡中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该气体是
由柠檬酸与 反应生成。
[解析](1)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果汁含丰富的维生素,小苏打属于无机盐,所以汽水中含有六大营养素中的4类,其中能提供能量的是白糖;(2)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故C 12 H 22 O 11 属于有机物,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所以其中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11:22:11;(3)因为汽水中的柠檬酸和小苏打会相互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摇动汽水瓶后,打开瓶盖,通常会冒出大量气泡,气泡中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或CO 2。
[答案](1)4 白糖 (2) 有机物 11:22:11
(3) 二氧化碳或CO2 小苏打或碳酸氢钠或NaHCO3
30、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它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甘氨酸的化学式为H2NCH2COOH。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甘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甘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⑶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约放出18kJ的能量,成人每天摄取60-70g的蛋白质,若有10%的蛋白质完全
氧化,则放出的能量约为_________________ kJ。
[解析](1)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原子量和的比,故有(12×2):5:14:(16×2)=24:5:14:32
故答案为:(2)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原子量和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则有12×2/(12×2+5+14+16×2)×100%=32%;
(3)成人每天摄取60-70g的蛋白质,其10%即是6-7g转化为热量,则放出热量是:6×18kj-7×18kJ=108-126kJ。
[答案](1)24:5:14:32 (2)32% (3)108kJ-126kJ
31、如表是100g某品牌板栗的部分营养成分。
总热量 蛋白质 糖类 油脂 钠 维生素C
1016kJ 5.1g 11.3g ? 4.6mg 3.3mg
(1)食物的成分主要有六大类营养素,上表中没有涉及的营养素是 ;
(2)假设该板栗中的钠元素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则100g该板栗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mg
(计算最后结果精确到0.1,下同);
(3)假设食物的热量是由蛋白质、糖类、油脂提供的,每克每克物质完全氧化放热分别约为:
蛋白质18kJ 、 糖类15.6kJ、油脂39.3kJ。根据此数据计算,理论上100g该板栗中油脂的质量为 g。
根据此数据计算,理论上100g该板栗中油脂的质量为 g。
[解析](1)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表中没有涉及的营养素是水;(2)钠元素的质量为4.6mg,设氯化钠的质量为x,则x×23/58.5×100%=4.6mg,解得x=11.7mg;
(3)解设油脂的质量为X,则有:18kJ/g×5.1g+15.6kJ/g×11.3g+39.3kJ/g×X=1016KJ.X=19.0g.
[答案](1)水;(2)11.7;(3)19.0。
32、汽车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但其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已知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CmHn、SO2、NOX、CO和C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用CmHn表示汽油的主要组成,那么CmHn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汽油燃烧产生能量为汽车提供了动力;
(2)通过车用燃油的脱硫精炼加工处理,可减少汽车尾气中的 排放(填化学式)。
(3)23g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推测出该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则
各元素的质量比 。
[解析](1)汽油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则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注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方程式:(1)4CmHn+(4m+n)O2点燃 4mCO2+2nH2O (2)汽车尾气中会污染空气的主要是SO2等气体;(3)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的44g二氧化碳中有碳元素质量:44g×12/44= 12g;而生成的27g水中有氢元素质量:27g×2/18=3g,燃烧所用的有机物是23g,故有机物中还有氧元素,其质量:23g-12g-3g=8g。所以有机物中的碳、氢、氧质量比:12g:3g:8g。
[答案](1)4CmHn+(4m+n)O2点燃 4mCO2+2nH2O (2) SO2 (3)12:3:8
33、 有4.6g某有机物,在充足的O2中完全燃烧,只能生成CO2和H2O,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浓H2SO4,浓H2SO4的质量增加了5.4g,再通过碱石灰,碱石灰质量增加8.8g。试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并写出其可能的结构简式。
(1)燃烧只生成CO2和H2O,说明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还有 元素。
(2)浓H2SO4增重5.4g为H2O,碱石灰增重的8.8g为CO2。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说明有机物中一定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2)设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xHyOz (z=0,1,2…)
Cx HyOz + O2 ――→x CO2+ y/2 H2O
12x+y+16z 44x 9y
4.6 8.8 5.4
有二式 (12x+y+16z)÷4.6=44x÷8.8;(12x+y+16z)÷4.6=9y÷5.4
解得:y=3x ,x=2z
x,y,z的具体值无法确定,因此对二式进行讨论:
当z=0时,x=0(舍);当z=1时,x=2,y=6,C2H6O(合理);当z=2时,x=4,y=12,C4H12O2(不合理)
所以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2H6O。
[答案](1)C、H;O (2)C2H6O。
34、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 g)
蛋白质/g 脂肪/g 淀粉/g 钙/mg 磷/mg 维生素C/mg
1.5~2.3 0.4~0.94 17.5~28.0 11~60 15~68 20~40
土豆切开后易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
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图5所示:
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
也不宜食用。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1)表中的“钙”指的是 (填“元素”或“原子”)。
(2)由图甲可知:60 min内, (填字母)。
A. 浸泡30 min比10 min脆性分值高
B. 浸泡10 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
C. 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黏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
(3)由图乙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 。
(4)变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 B. 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
C. 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变 D. 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
[解析与答案](1)元素 (2)ABC
(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4)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 (5)AC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