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上册
2
0
2
1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牛津大学
材料研读
10世纪后,农业最为显著的是二蒲轮作制,有不少地方实行了三蒲制。铁质农具普遍推广,耕地面积增加。
这时,手工业有一些分工和专业化,它的手工业发达,尤其是佛兰德尔呢绒。要取得家庭或领地经济不能供给的物品,需要商业的参与。
——节选自 刘景华《西欧中世纪城市新论》
农业技术的发展
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思考: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一、废墟上的新生——城市活力的复苏
政治稳定
庄园农业繁荣
经济发展
城
市
兴
起
提供稳定环境
工商业复兴
耕地面积增加
动力技术进步
思考: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时间:
代表:
特点:
公元10世纪起
交通便利
规模比较小
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法兰西(巴黎)、英格兰(伦敦)、德意志(科隆)
一、废墟上的新生——城市活力的复苏
二、自由与自治——城市权力的角逐
主教高德理
向市民征重税
琅城自治之路
琅城市民
集资赎买自治权
主教高德理
取消自治权
琅城市民发动起义杀死主教成立公社
国王路易六世
签发特许证书
思考:
1.琅城市民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自治权?
2.城市取得自治权的形式是什么?
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国王与城市之间建立了怎样的利益关系?
城市类型
自由城市 自治城市
权力
局限性 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自主管理城市
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手工业者
商人
市民阶级
城市经济
不断发展
富裕大手工业作坊主
富商、银行家
早期资产
阶级
新的阶级力量
城市居民身份变化
农奴
农民
逃离庄园
住满一年零一天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行会
裁缝
铁匠
面包师
酿酒
第三单元
材料一:城市“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市民阶级开始参与政治。
——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材料三: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阅读材料分析西欧城市自治带来了什么影响?
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形成,推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促使城市与王权结盟,促进国王的统一事业
打破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促使大学兴起。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课堂
建于1088年,英文university由此产生
三、大学的兴起——城市自由灵魂的塑造
大学的由来
“大学”一词的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或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
1.大学的分布有哪些特点?
2.中世纪欧洲有哪些著名大学?
分布广,主要集中于西欧地区
博洛尼亚大学、
巴黎大学、牛津大学
博洛尼亚大学
巴黎大学
牛津大学
三、大学的兴起——城市自由灵魂的塑造
(1)大学的兴起
博洛尼亚大学
博洛尼亚大学
1.大学的分布有哪些特点?
2.中世纪欧洲有哪些著名大学?
分布广,主要集中于西欧地区
博洛尼亚大学、
巴黎大学、牛津大学
博洛尼亚大学
巴黎大学
牛津大学
三、大学的兴起——城市自由灵魂的塑造
(1)大学的兴起
(2)大学的特点:具有自治地位
司法特权
免赋税特权
教育自主权
大学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须按教会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
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他(法国国王)命令,禁止虐待来往巴黎的大学师生,不允许向他们收缴马匹和其他商品的税收,免除他们向国王缴纳旅行税。市长及法官不许插手师生及其侍从的案件,更不允许逮捕和拘留未定罪的师生。
——杨燕《中世纪时期巴黎大学的自治》
(3)大学的课程
文法
修辞
音乐
逻辑
算数
几何
天文
神学
法学
医学
专业课程
基础课程
受欢迎程度
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
基督教会的影响
博洛尼亚大学解剖教室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哥白尼
冲击封建经济
冲击封建制度
冲击封建神学
经济上
政治上
思想上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大学兴起,
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
黑中有光 暗中有明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