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3 22:0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上册
2
0
2
1
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左右亚非文明地图 课本P14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坐标
古埃及
两河流域
古印度
中国
大河文明
多元勃兴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坐标
两河:
两河流域
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今伊拉克)
苏美尔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特点
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文明起源的标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制定了阴历,设置闰月。
发明60进制计数法。
《汉谟拉比法典》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
24世纪
公元前
18世纪
公元前1595年
公元前
539年
两河流域出现小国
两河流域初步统一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
古巴比伦王国被赫梯灭亡
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灭亡
建立
统一
强盛
湮灭
公元前2070年
夏朝建立 国家产生
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小国
第六代国王 汉谟拉比
(约前1792~前1750年在位)
国家性质:
统一策略:
统一地区:
各个击破
两河流域中下游
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三、古代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
2.汉谟拉比统治
完成统一后,汉谟拉比采取怎样的措施巩固统治?
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
加强中央集权
思想上:利用宗教进行统治,“众
神之王”
经济上:大兴水利,开凿河渠
法律上: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宣扬国王声威
三、古代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
2.汉谟拉比统治
三、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苏撒古城旧址上,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石,几天以后又发现了两块,拼合起来恰好是一个椭圆柱形的石柱。石柱下部刻有用楔形文字记录的法律条文,经多方考证,最终确定,这就是《汉谟拉比法典》。
发现
《汉谟拉比法典》是兴盛于中东地区(今伊拉克所在地)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象征。这座由巴比伦国王在公元前十八世纪建造的高大的玄武岩石碑,既是一件艺术品,也是一件历史和文学作品,还是在圣经法典之前的古代最全面的司法典籍。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讲解词
收藏
三、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浮雕
法典
太阳神
沙马什
汉谟拉比
象征权力与正义的权杖
君权神授
前言、正文(282条)、结语三部分组成
结构完整
三、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法典条文 涉及内容
1-5条 关于诉讼审判的规定
6—126条 关于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
127—195条 关于婚姻、家庭与财产继承
196—214条 关于人身保护
215—241条 关于劳动、报酬、工具和责任事故的追究
242—277条 租赁牲畜、船只以及佣工和报酬
278—282条 关于奴隶的规定
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内容丰富
三、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第196条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2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同态复仇
第201条 倘自由民击落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之齿,则应赔偿银三分之一名那.
课本 P8 相关史事
等级严格
三、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第117条 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以为债权,则
他们在其买者或债权者之家服役应为三年;至第四年应恢复其自由.
家庭奴隶制
第282条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
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第237条:倘自由民雇佣船工,并租赁船舶,船上装载谷物、羊毛、植物油、枣
椰子或任何其他货物,而此船工不慎,致船沉没或船上之物毁损,则
船工应赔偿其所沉没之船及船上所载全部被损毁之财物。
商品经济活跃
三、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法典反映了:
②严格社会等级: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①原始观念: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法
③奴隶制发达:家庭奴隶制为一大特征
④商品经济活跃: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规定
颁布目的:巩固统治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第6条 任何一个人窃取寺庙或者皇宫的财产,他将被处以死刑,而从他那里获
得到赃物的人也一并处以死刑。
第22条 如果任何人成了抢劫者并且被人抓住,则他将被处以死刑。
⑤保护私有财产
“……为人类造福,命令我……汉谟拉比,发扬正义,消灭邪恶不法的人,恃强而不凌弱,……统治百姓,光耀大地。”
——《汉谟拉比法典》前言
三、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探究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评价这部法典?
提示:1.将之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探讨;2.全面思考,辩证分析的原则
《汉谟拉比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明了当时的社会。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维护统治阶级(奴隶主)
的利益,奴隶毫无地位。
量刑重,刑罚残酷,具有
一定的野蛮性和原始性。
家庭奴隶制,男性家长地位高
……
局限性
进步性
楔形文字
四、本课小结
两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自然环境
水源
土壤
两河流域文明
代表
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阴历
60进位制计数法
《汉谟拉比法典》
石柱
空中花园 想象图
五、牛刀小试
1.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 )
A.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丰富 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
C.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 D.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2.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B. 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 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 对人类文化贡献最大
D
C
六、拓展延伸
课后探究:两河流域文明辉煌灿烂,请结合本节课所学,撰写100字以内小论文说明两河流域文明的历史地位。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