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期末复习(三) 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8.3期末复习(三) 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04 06:4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3期末复习(三)
一、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能正确进行周长计算,正确率达到85%以上。
2、进一步理解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能正确进行有关的判断。
3、通过复习,能选择合适的单位描述物体的轻重,能进行相关质量单位的换算;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含义,能用简单的分数描述相关生活现象。
4、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以及相关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
1、能正确进行周长的计算,正确判断平移、旋转、轴对称。
2、能选择合适的单位描述物体的轻重,能进行相关质量单位的换算,能用简单的分数描述相关生活现象。
3、寻找有用条件分析解决问题。
复习难点:周长的计算。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周长的概念及相关计算。
2、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3、千克和克的认识及相关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4、分数的初步认识。
5、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二)题型、方法归纳
1、
答案:
围成平面图形的一周边线长度之和就是它的周长。
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8米。如果要给这块菜地围上篱笆,篱笆的长是多少米?
答案:20+8=28(米)28×2=56(米)答:篱笆的长是56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的和×2
3、
答案:
平移:物体沿着直直的线,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运动。
旋转:物体绕着一个点进行运动。
4、下面的消防安全标识,哪些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
答案:
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5、
答案:千克 千克 克 千克
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有多重,常用克作单位。
6、
答案:3000 8000 9 2
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
7、
答案:四分之一 三分之二 五分之二
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8、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
答案:四分之一小于二分之一
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越小。
9、先说说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再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
答案:五分之三大于五分之二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10、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答案:四分之一加四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二
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三)典例精讲
1、
答案:56-8=48(米)48÷3=16(米)答:每边栅栏长16米。
分析:学生读题后可以先说说题中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点。强调: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这个三角形三条边也一样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出发,先算出三角形的周长,再算出它每条边的长度。
2、
答案:
对折次数每增加1次,平均分成的份数就等于原来的2倍。
3、
200-1=195(个)
195×5=975(米)
答:一共跑了975米。
注意:间隔的个数总是比树的棵树少1。
(四)归纳小结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的和×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
3、平移:物体沿着直直的线,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运动。
旋转:物体绕着一个点进行运动。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
4、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五)随堂检测
1、用分数表示下面涂色部分。
2、估计它们分别有多重,用线连起来。
3、
4、
(1)做上衣和裤子一共用了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2)做上衣比做裤子多用了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5、
6、
7、
五、板书设计
期末复习(三)
1、周长的概念及相关计算。
2、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3、千克和克的认识及相关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4、分数的初步认识。
5、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六、作业布置
这个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