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3 21: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论语十二章》考前复习
文学常识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zōuyì)(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
《论语》
孔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1句讲学习方法 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 第3句讲个人修养)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品德修养。)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原文呈现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本章谈学习方法)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二者相辅相成。)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质。)
原文呈现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本章讲学习态度)
原文呈现
原文呈现
10.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本章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子〕
〔时习〕
〔不亦说乎〕
〔愠〕
〔君子〕
〔吾〕
〔日〕
〔三省〕
解释词语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按时温习。时,按时。
不是很愉快吗 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同“悦”,愉快。
生气,恼怒。
指有才德的人。
人称代词,我。
每天。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 省,自我检查、反省。
〔为人谋〕
〔忠〕
〔信〕
〔传〕
〔十有五〕
〔立〕
〔惑〕
〔天命〕
解释词语
替人谋划事情。
竭尽自己的心力。
诚信。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迷惑,疑惑。
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命,命令。
解释词语
〔耳顺〕
〔从心所欲〕
〔逾矩〕
〔温故而知新〕
〔罔)
〔殆〕
〔堪〕
〔之〕
〔者]
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指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顺从意愿。
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疑惑。
能忍受。
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代词,……的人。
解释词语
〔好(hào)〕
〔乐〕
〔饭硫食,饮水〕
〔肱)
〔于〕
〔如浮云〕
〔焉〕
〔善者〕
喜爱,爱好。
以…为快乐。
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
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介词,对,对于。
像浮云一样。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好的方面,优点。
解释词语
〔川上〕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军〕
〔夺〕
〔匹夫〕
〔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
河边。川,河流。
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指军队
改变
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坚定志向。笃,坚定。
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仁德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知识按时复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 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划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和朋友交往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
【译文】
译文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法度。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了。
译文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苦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学问和事业的人,比不上爱好学问和事业的人;爱好学问和事业的人,比不上以学问和事业为快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译文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译文
译文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课后思考探究
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答: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态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体会:“温故而知新”关键在于要知新,强调“悟”,即思考,只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1 新学期又开始了。学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
2 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十则》中的哪一句话?
3《<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学思结合才能让学习的过程充满智慧光芒的句子是:
4 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的一句话是:
根据提示写出原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志向,并矢志不渝的句子是: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根据提示写出原文
实战训练场
一 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1~4题。(15分)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 学而时习之 ( )
(2) 传不习乎 ( )
(3) 人不知而不愠 ( )
(4)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一)
按时
以……为快乐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生气,恼怒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明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将“学”与“习”统一起来。
B.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个句子针对的对象依次是“他人”“朋友”“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到己的顺序,更好地体现了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
C.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的是人的财富观,不义之财不能取,提倡“安贫乐道”。
D.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
【解析】C项讲的是个人修养,讲富贵与仁义之间如何抉择,告诫弟子不可不择手段地追求富贵,也含有自警意味。
C
4.“学而时习之”与“温故而知新”都提到“温习”这一问题,请说说二者强调的重点有何不同。(4分)
答:前者强调“时习”的过程,强调知识的学习、道德的修炼都需要自觉学习、不断实践;后者强调通过温习达到知新的目的,强调“悟”,即思考。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二)
一 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1~4题。(15分)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2) 不亦君子乎 ( )
(3) 吾日三省吾身 ( )
(4) 学而不思则罔 ( )
说 通“ 悦 ” , 愉快
指有才德的人 
自我检查、反省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替人家谋划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和朋友交往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句主要阐述的是学习态度,指出要虚心向一切人学习。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学习知识不在于让别人了解,而在于提高自己。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述的是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它启示人们在学习上应该虚心好学。
D
4.请你选择与学习有关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4分)
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缺一不可,“学”是“思”的基础,是先决条件,“思”要在“学”中进行,学习中要把“学”与“思”紧密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4.读了《<论语>十二章》,你懂得了哪些修身做人的道理?(至少说出两点)(4分)
言之成理即可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三)
一 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1~4题。(15分)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 人不堪其忧 ( )
(2) 不义而富且贵 ( )
(3)逝者如斯夫 ( )
(4) 博学而笃志 ( )
能忍受
正当的手段。
往、离去。
坚定志向。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与 “思” 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思”是“学” 的基础。   
C.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告诉我们,那些不好的方面对我们没有任何意义。
C
4.孔子一直教导弟子要成为“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作为君子应该具备哪些风范。(4分)
答:示例:(1)君子要有容人之量,“人不知而不愠”;(2)君子要有坚定的信念,“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君子应勤学善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君子应具备安贫乐道的品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