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D B D C C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 B D B C C C B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0分)
21.散热 适应
22.先天性 形成了学习行为
23.① ①
24.a 胰岛素
25.(1)10
(2)温度是影响幼仔性别百分比的因素或温度越高雄性幼仔的比例越高
26.(l)5→4→3→2→1 (2)小脑
(3)胰岛分泌胰岛素 (4)大脑皮层(或大脑皮层中特定的神经中枢)
27.(1)② (2)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感触性
28.(1)明显降低(或不恒定)
(2)①实验前要先测定甲、乙两鼠的体温 ;②要有重复实验,仅用两只小白鼠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29.(1)步骤三应改为加入同期孵化的蝌蚪各10只
(2)是否加甲状腺激素 减小误差
(3)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4)BD
30.(1)胚芽鞘尖端(或尖端)
(2)向左弯曲
(3)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或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与胚芽鞘的生长有关)
(4)取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放在同样的已切去胚芽鞘尖端的一侧进行实验。
31.避免偶然性 起对照作用 葡萄糖 降低血糖浓度
四、解答题(第32题6分,第33题8分,共14分)
32.原因:进食后1h血糖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是因为食物被消化吸收(吸收葡萄糖进入血液);进食后2h血糖含量又下降到正常水平,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合成糖元,促进血糖氧化分解),使血糖含量下降。
33.(1)建立假设 (2)对照
(3)小于 (4)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年级上册科学【培优测试】
(考试范围:第2章综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如图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神经,分布于全身各处
B.②④是神经元的突起
C.③是细胞体,内有细胞核
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人的一生要经历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等不同的阶段,有些行为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有些生活技能和文化知识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学习获得的。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人类的以下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①婴儿吮奶 ②幼儿学习写字 ③眨眼 ④睡眠
⑤某同学沉溺于网络游戏 ⑥疫情期间学生上网课
A.①②⑥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④⑤⑥
3. 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的每一种反射都由反射弧完成,这些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内
B.侏儒症的病因是幼年时期甲状腺分泌不足
C.神经元细胞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没有细胞质
D.皮肤散热的多少取决于人体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4. 下列实例,依据其利用的生物学原理在本质上的区别进行分类最合理的是( )
①摘去棉花的顶芽,促进产量的提高
②给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③在未成熟的香蕉上喷洒少量低浓度乙烯,促进其尽快成熟
④马戏团训练小狗表演杂技
A.①③与②④ B.②与①③④ C.②③与①④ D.①②③与④
5. 如图是人体中枢神经的示意图,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植物人是因为“甲”受损,所以无法言语、运动
B.“丙”的功能包括心脏搏动、呼吸的恒定以及感觉
C.体操选手的“乙”很发达,所以平衡感很好
D.“手遇热,立刻缩回”的反射控制中枢在“丁”
6.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其中以激素调节为主
B.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都位于大脑皮层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条件反射
D.反射必须是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形成的
7. 如图是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模式图,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该图表示的结构叫反射弧
②图中的e是效应器
③反射过程中,神经传导信息的途径和方向是a→b→c→d→e
④该神经结构完成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8. 太空中,在湿润的软质土壤上横放一株植物幼苗。让它处于完全失重的状态,置于单侧光照射的环境中培养若干天。其根茎的生长方向应该是( )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茎都向原来摆放的方向生长
C.根向土壤方向生长,茎向光源方向生长 D.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如图是小明设计的验9. 证植物向地性和背地性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用棉花、吸水纸将玉米种子固定好后,把培养皿水平放置
B.实验中,整个萌发过程中要求将玉米粒放在暗处,避免阳光对实验的干扰
C.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要经常滚动培养皿,使4粒种子轮流朝向不同方向
D.若将该装置搬到“天宫二号”中进行实验,也能获得同样的实验结果
10.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的生长是否需要水
B.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
C.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的含水量不同
D.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11.表中是某同学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对其进行的病因分析,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患者症状表现 病因
A 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胰岛素分泌不足
B 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正常 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 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 脖子肿大,呼吸困难 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12.甲、乙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等量的、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1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含量,某科学兴趣小组将测量结果分别绘成如图所示的a、b曲线,下列对曲线的解释错误的是( )
A.0~1小时内曲线a和b上升是因为葡萄糖被吸收至血液
B.1~2小时内曲线a下降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C.4小时后甲、乙两人的血糖含量恢复至空腹时的水平
D.曲线b高于曲线a是因为乙的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更强
13.上午第四节课进行体育锻炼时,人体中血糖和胰岛素分泌量的关系是( )
A.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B.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C.血糖浓度基本不变,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D.血糖浓度基本不变,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14.科学家做了如下探究实验:①将20只生理状况相同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②甲组大鼠每天喂2毫升桑叶提取液,乙组大鼠每天喂等量蒸馏水,其间各组大鼠均喂相同的食物;③30天后,甲组大鼠血糖浓度明显下降,乙组大鼠血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组大鼠所起的作用是对照 B.桑叶提取液的作用类似于甲状腺激素
C.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桑叶提取液能否治疗糖尿病
D.每组用10只大鼠而不是1只,目的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15.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
骤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1 取生长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均分为A、B两组
2 A组小鼠注射适量的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A组小鼠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3 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 A组小鼠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A.胰岛素是由胰脏分泌的 B.胰岛素注射比口服效果好
C.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储存在肝脏中 D.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16.小金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生长素相关实验,由图示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植物向光弯曲生长与单侧光有关 B.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C.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尖端 D.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17.小明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手。如图是该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是手指肌肉,能接受刺激并产生收缩
B.c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能使人感到烫
C.如果d被切断,人不会及时松手,但还是会感到烫
D.图中箭头表示“馒头的高温”能从a传到c,再从c传到e
18.将长势相似的蚕豆幼苗随机均分为7组,每组切取相同长度的茎段,并在蒸馏水中冲洗一段时间。吸干茎段表面水分后,第1~6组茎段依次用浓度为x1~x6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第7组茎段用蒸馏水处理。一周后测量各组茎段的长度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果与其浓度成正比
B.不同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果一定不同
C.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在x2~x4之间
D.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
19.下图是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机体在炎热环境中产热与散热的比值比寒冷环境中小
B.乙和丁表示在炎热环境中,此时身体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比甲和丙少
C.丙可能发生在寒冷环境中
D.从甲到乙的过程是体液调节,从丙到丁的过程是神经调节
20.脑内X区域是体温调节中枢的一部分。研究者测量了不同环境条件下,自由活动的小鼠X区域被激活的神经元的比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环境温度下降时,X区域神经元活性上升
B.小鼠的体温调节是通过X区域独立完成的
C.环境温度保持稳定时,X区域被激活的神经元比例基本不变
D.脑内X区域不能接收外界温度上升的信息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0分)
21.在炎热的夏天,我们经常看到狗张开嘴巴伸出长长的舌头,这有利于狗的_______,是狗对高温环境的一种_____________。
22.树林中,一只小鸟正飞来飞去忙着找吃的。突然,它发现树上有一个色彩艳丽的小动物在慢慢移动,便迅速飞了过去,将小动物一口吞入口中。就在同时,小鸟觉得口中刺痛难当,赶快把它吐了出来.原来这小动物是舞毒蛾的幼虫,既有艳丽的色彩,又有毒毛,毒毛会粘在捕食它的动物的口腔黏膜上,使捕食者痛苦不已。这只小鸟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_______________行为。如果今后这只小鸟再看见艳丽的舞毒蛾幼虫可能会怎样做不捕食。请说明你这样推测的理由: 。
23.将种有植株的两相同盆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独立的黑暗房间内,且将光源摆放放在不同位置照射植株,经一段时间后,其生长状况如图一所示,若此时把光源移开,再经一段时间后,观察茎的生长方向。若图二为预测茎生长方向的示意图,则甲、乙两处的茎生长方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4.医院常通过“葡萄糖糖耐量试验”来检测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如图所示是三位患者在医院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后,体内血糖深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人中___________(填“a”或“b”或“c”)可能是糖尿病患者;
(2)糖尿病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分泌不足引起的。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5.下图表示了一种怀孕蜥蜴培养在不同温度下,所产幼仔的性别百分比
(1)如果有10只蜥蜴出生于32℃的环境中,则雄性的数目最可能是 只。
(2)根据图示信息,请提出一种猜想: 。
26.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地震 ( http: / / www.21cnjy.com )造成一定伤亡及财产损失。某次地震后,王某在废墟中被发现,一根木梁压在他的腰部,动弹不得,下肢有创伤,头部、面部未见明显外伤,神志清醒。救援人员搬走他身上的木梁,然后对其进行诊断、救治和护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甲 乙
(l)医生用棉棒刺激王某的足底皮肤,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某的足立即缩回,说明他的脊髓反射功能正常,根据图甲所示,写出缩足反射的途径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2)医生在检查其脑部是否受伤时,要求其在闭眼状态下用食指触摸自己的鼻尖,他始终不能准确触摸,由此判断受伤部位是 。
(3)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后,王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血糖浓度出现如图乙所示的变化,那么BC段变化的原因是 ,调节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
(4)当医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谈及地震情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王某表现出恐惧、四肢颤抖和语无伦次等紧张现象,参与上述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27.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车祸后,导致成了“植物人”。则甲图中肯定没有受损的是 (填序号)。
(2)如图乙,②分泌的激素的作用是 。
(3)如图丙是含羞草,如果轻碰含羞草的项部或羽状小叶,它的叶就下垂,这是因为含羞草具有__________(填:“向触性”、感触性)。
28.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 ℃,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1)若甲鼠体温________________,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
(2)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请你写出这两点缺陷: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9.某学习小组为了解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取几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A缸 B缸
步骤一 500毫升池塘水 500毫升池塘水
步骤二 水温25 ℃ 水温25 ℃
步骤三 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
步骤四 加入10克蝌蚪饲料
步骤五 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 不加甲状腺激素
步骤六 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甲状腺 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无影响。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一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提出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设计改进后,A缸和B缸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应重复进行3~5次,求几次的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3)实验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出现的实验结果是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养殖业中,有人为了获得高产,将动物激素添加到家畜、家禽的饲料中。你认为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添加激素,提高产量,利国利民
B.随意添加激素危害人体健康
C.经常食用这些家禽及家畜的肉、蛋、奶,可以强身健体
D.有些婴幼儿出现性早熟现象,可能和食用这些家禽及家畜的肉、蛋、奶有关
30.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所示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2)拜尔的实验中,推测几天后胚芽鞘将________________(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
(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为了探究胰岛素的作用,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体重约20g、相同性别,生长状况相似的正常小鼠,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10只,观察并记录小鼠的初始活动状况。
②给甲组小鼠注射0.2mL生理盐水,乙组小鼠注射胰岛素制剂(0.1mL胰岛素,0.1mL生理盐水)。
③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状况:甲组基本无变化,乙组出现抽搐甚至昏迷。
分析回答:
(1)步骤①中各组均用小鼠10只,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设置甲组的意义是___________。
(3)乙组小鼠出现抽搐甚至昏迷是由于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所致。为了进一步证明胰岛素的功能,可对出现抽搐甚至昏迷的小鼠注射________进行抢救。
(4)该实验说明胰岛素具有___________作用。
四、解答题(第32题6分,第33题8分,共14分)
32.血糖平衡对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一个正常人在早晨进食前,血糖含量约为5mmol/L,进食后1h血糖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达到约7.5mmol/L,进食后2h血糖含量又下降到约5mmol/L,并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会有微小波动)。请你把这个人从开始进食到饭后3h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绘在下图中,并解释血糖含量出现一定幅度上升或下降的原因。
33.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1)材料一中画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2)图甲所示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