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4 07:5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2
0
2
1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城市记忆·北伐往事
打倒列强,除军阀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从广州到南京
从齐心到离心
从志同道合到分道扬镳
那些年的故事……
兴·同心·广州
志同道合 救国于水火
万人操弓 共射一招 招无不中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与黄埔军校的创办




兴·志同道合 救国于水火
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的定义
国民大革命是指1924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共同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
国民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
名词解释·国民革命
探·志同道合 国共合作的原因
共产党
420人
7780人
国民党
于是我们的代表可以 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一
起达成他们自己的同盟。 ——共产国际
孙中山:“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力量如此弱小,又处于秘密状态之中。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死伤无数。
革命事业出师不利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Q1:中共心仪的合作对象是?
材料: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决定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国民党
Q2:国民党认可的合作对象是?
材料:孙中山明确地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孙中山就是将共产党人作为救活垂危病人的新鲜血液,而将之输入国民党这一肌体中去的。
——《宋庆龄选集》
共产党
时间:
地点:
内容:
1923年6月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帮助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工人
农民
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双向选择
原来你也在这里←
广州
时间:
地点:
中共代表:
内容:
1924年1月
广州
李大钊 林伯渠 毛泽东 瞿秋白
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国民党一大召开
三大政策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材料: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部编版历史八上
明确提出反帝的目标
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的目标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共同纲领和政治基础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1924·广州 志同道合·同心救国·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民族主义:对外反帝,对内反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1924·广州黄埔·将星闪耀的黄埔军校
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革命,避免再次失败。
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如果没有好革命军,中国的革命永远还是要失败。所以,今天在这里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节选)
1921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
1924年,孙中山创办军校。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时间:
地点:
总理、校长:
政治部主任: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孙中山、蒋介石
周恩来
期数 入选人数 毕业人数 开堂科目
第一期 500 645 步兵
第二期 449 449 步兵 炮兵 工兵 辎重 宪兵
第三期 1301 1233 步兵 骑兵
第四期 2680 2654 步兵 炮兵 工兵 政治 经理
第五期 3320 2418 步兵 炮兵 工兵 政治 经理
第六期 4400 3970 步兵 炮兵 工兵 政治 经理 交通
第七期 2200 1518 步兵 炮兵 工兵 辎重
黄埔军校开设科目中暗藏玄机
政治教育与军事教育并重!!!
将星闪耀的黄埔军校·1924广州黄埔
军校之源
创建黄埔军校
1924年·广州黄埔·黄埔军校
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招收了六期学生共2万多人
材料1: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材料2:黄埔军校的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黄埔精神·真为书生必投笔 从来志士皆从戎
毛泽东
黄埔军校上海招生联络人
徐向前
黄埔军校一期学生
陈赓
黄埔军校一期学生
黄埔精神·真为书生必投笔 从来志士皆从戎
周恩来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叶剑英
黄埔军校教官
聂荣臻
黄埔军校政治教官
黄埔精神·真为书生必投笔 从来志士皆从戎
林彪
黄埔军校学生
陈毅
黄埔军校学生
左权
黄埔军校学生
黄埔精神·真为书生必投笔 从来志士皆从戎
共产党军官
国民党军官
左权
陈赓
杜聿明
徐向前
林彪
胡宗南
毛人凤
刘志丹
谢晋元
姚子青
……
……
培养出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誓要去,上刀山。
男儿气短,豪情无限”。
真为书生必投笔,
从来志士皆从戎。
黄埔精神·真为书生必投笔 从来志士皆从戎
“在大革命的时候有黄埔,北伐胜利了,现在在延安,有个红大,我们要继承黄埔的精神,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而奋斗不息”
—毛泽东
黄埔精神,生生不息,世代相承!
李仙洲:生我的是父母,育我的是黄埔
郑洞国:黄埔一期生。
1925·北京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享年59岁。
“和平 奋斗 救中国”这是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七个字。
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的葬礼
1929年6月1日,中华民国
国民政府举行了奉安大典,
将孙中山的遗体迁葬于南
京钟山。
南京中山陵
盛·齐心·湘颚赣闽浙:
黄埔战士 北伐建奇功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 胜利进军








盛·高奏凯歌 北伐胜利进军
1926·广州·勠力同心
北伐胜利进军·国民革命之盛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誓师北伐。
蒋介石担任北伐军总司令。
军阀混战使下层人民深受其害。在战争过程中,各地军阀到处抓丁、抢劫、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北洋军又两次血洗醴陵县,“首将城中财货钱帛,掳掠一空,复将房屋桥梁,烧毁略尽;杀伤遍地,血肉成丘”。
——曾宪林等《北伐战争史》
军阀混战百姓苦——打倒列强 除军阀
嘹亮之歌·1926年·广东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
这是革命的黄埔。
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
预备作奋斗的先锋。
打条血路,
引导被压迫的民众,
携着手,向前行,
路不远,莫要惊。
亲爱精诚,继续永守,
发扬吾校精神,
发扬吾校精神。
1926年7月,
国民革命军10万余人从广东起兵,
誓师北伐。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广州国民政府
直系:吴佩孚
兵力20万
直系:孙传芳
兵力20万
奉系:张作霖
兵力35万
广州国民政府
约10万
差距悬殊的兵力有没有阻碍国民革命军完成北伐呢?
勠力同心·北伐胜利进军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
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吊民伐罪,迁厥凶酋;复我平等,还我自由。嗟我将士,为民前锋;有进无退,为国效忠;实行主义,牺牲个人;丹心碧血,革命精神。”
---蒋介石
我不牺牲
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
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
家熟与存
湖北
湖南
10万
国民革命军
蒋介石
凯歌高奏·北伐建奇功
北伐策略:逐个击破
先攻“吴”
湖南湖北(主战场)
再打“孙”
北上
后打“张”
江西战场
闽浙战场
主战场
叶挺
汉口
汉阳



武昌
汀泗桥
贺胜桥
第四军独立团连克强敌
叶挺,共产党员,
第四军独立团团长。
全团2100多人,是国共合作时由中共直接领导的一支革命武装。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
1927年国民政 府从迁到武汉
摧锋陷阵,如铁之坚; 革命抱负,如铁之肩。
功用若铁,人民依焉; 愿寿如铁,垂忆千年
1926年,北伐军占领汉口
从珠江到长江 凯歌高奏·北伐建奇功
武汉
广州
1927.1
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吴佩孚、孙传芳主力被基本消灭
1926.78月底 北伐开始
8月底 攻占湖南
8.26、29 汀泗桥贺胜桥战役
10月10日攻占武昌
11.8攻占江西
12.9攻占福州
1927.2月底攻占浙江
3.24攻占南京
“天已拂晓,进城无望。职营伤亡将尽,现存十余人。但革命军人有进无退, 如何处置,请指示。”
——曹渊牺牲前向叶挺报告
曹渊
黄埔一期生,叶挺独立团一营长
武昌攻城“奋勇队”
(敢死队)队长
为有牺牲多壮志·凯歌高奏·北伐建奇功
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它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共产党人掌握了一少部分的武装力量,并大大增强了共产党人在工农群众中的影响,为日后的中国革命奠定了深远的基础。
北伐胜利进军,
将大革命推向了高潮。
在十个月的时间里,北伐军从
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策略得当,逐个击破;
北伐将士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
先锋模范作用;
正义战争,工农群众大力支援;
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凯歌高奏·北伐建奇功
1
2
3
4
5
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农民运动
工人运动
湘乡农民协会宣传画
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1927年·上海·湖南·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
湖南农民协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组织)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的口号,地主,土豪,劣绅被打倒,农会成了唯一的权力机关,封建势力被极大地遏制。
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想一想:这些举动触动了哪些人的利益?
殇·同室操戈·背道而驰
殇·离心·南京
同室操戈 前路两茫茫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永从此决,锦书休寄。
————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




节节胜利
“广州军警突然围捕共产党,击毙百人......”
1927年4月18日,黄埔军校
“清党”
同室操戈
殇·同室操戈·背道而驰
分道扬镳
矛盾因何而来——派系有别·利益相悖
国民党左派指的是主张与共产党
合作,打倒军阀列强,争取民族
独立的组织。
名词解释
国民党右派指的是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同列强合作,以达到反革命、反共目的。
国民党左派
国民党右派
高涨的工农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
“我只知道我是革命的,倘使有人要妨碍我的革命,反对我的革命,那我就要革他的命!” ---1927年2月,《蒋介石言论集》
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
1927·上海·离心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国民党军警大肆抓捕革命群众
蒋介石政府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四一二政变标志着中国阶级关系和革命形势的重大变化。国民党内握有军事实权的蒋介石集团公开投入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怀抱,成为革命的凶恶敌人。
—王桧林,郭大钧:《中国现代史(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页70。
1927·武汉·离心
(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民党右派·汪精卫
国民党右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武汉
南京
同年8月25日,武汉政府迁往南京,史称“宁汉合流”。标志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建立。
宁汉合流
1927·南京—— 同室操戈·分道扬镳·前路两茫茫
轰 轰 烈 烈 的 国 民 革 命 失 败 了
4月12日凌晨,数百人,身着蓝色短裤,臂缠白布袖标,从法租界乘多辆汽车分散四出。
从1时到5时,先后在上海各地袭击工人纠察队。
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表现出右倾倾向,对蒋开始放松。
而工人纠察队仓猝抵抗,双方发生激战。
革命军第二十六军以调解“工人内讧”为名,强行收缴枪械。上海2700多名武装工人纠察队被解除武装。
工人纠察队牺牲120余人,受伤180人。
另外,外国军警搜捕共产党员和工人1000余人,交给蒋介石的军警。
1927·南京——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同室操戈·分道扬镳·前路两茫茫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时间
建立者
地点
1927年4月
南京
蒋介石
政策
性质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代表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共反人民
——国民革命之殇
3月
第二次北伐,进至北京和天津一带
6月
皇姑屯事件
6月4日凌晨,张作霖的列车经过沈阳附近的皇姑屯时,被埋伏的炸弹炸毁,张作霖伤重不治。
12月
张学良东北易帜
影响:
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1928·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名义上的统一
皇姑屯
事件
北京
天津
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中国,然而中国依然在新兴军阀控制之下,并未真正实现统一。
问心向何处·南昌
骊歌唱毕 一息尚存 战斗不止休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前路漫漫,悟己征途






忆北伐·寻前路
1924,国共合作,
1926,出师北伐,
国民革命,全民动员,
1927,同室操戈,新政府成立,
1928,东北易帜,全国形式上实现统一。
Q1:国民大革命的目标达到没?
没有。因为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有改变。
Q2:为什么会失败?
客观原因:中外势力联合绞杀,帝国主义的干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主观原因: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骊歌唱毕 前路漫漫 悟己征程
结合材料,讨论: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
材料二:日本帝国主义者已摸清革命内部的矛盾和蒋介石的真实态度...力主拉拢蒋介石为帝国主义“维持秩序”,“镇压暴行”……
材料三:四一二政变后,原属于中共领导人的陈独秀非但没有领导军队去反抗蒋介石的反革命军队,反而叫军队把枪交给蒋介石军队,这种领导错误,是属于右倾投降主义的,是不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没有认清反革命的局势,一味的去迎合,那么中国革命是行不通的。
问心向何处 一息尚存 战斗不止
国民革命中你得到了哪些教训?
要取得革命的胜利
无产阶级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建立一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开展武装斗争。
要取得革命的胜利
无产阶级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建立一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开展武装斗争。
1927·一息尚存·战斗不止·寻前路
1927·南昌——前路漫漫,悟己征途
“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
——《毛泽东选集》第3卷
《菩萨蛮·黄鹤楼》
1927年 作者: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从广州到南昌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