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达标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1.我国地形、地势总的特点是( )
①地势西高东低 ②河流、湖泊众多 ③呈阶梯状分布
④森林覆盖面积大 ⑤地形复杂多样 ⑥山区面积广大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
2.我国的地形特征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
A.为发展农、林、牧业各部门提供了有利条件
B.为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C.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匮乏
D.为农田耕作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3.关于我国地形和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平原为主
B.第一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是平原、盆地
C.河流受地势影响,大多自西向东流
D.地势东高西低
4.我国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的主要地形是( )
A.高原、盆地 B.高原、山地 C.平原、盆地 D.平原、丘陵
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A—B—C—D表示我国的( )
A.地势第一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B.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C.800 mm年等降水量线 D.一月份0 ℃等温线
6.图中①处分布的山脉是( )
A.昆仑山脉 B.横断山脉 C.太行山脉 D.大兴安岭
7.造成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原因是( )
A.夏季,我国北方纬度高,白昼比南方短,故气温比南方高
B.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获得太阳光热普遍多
C.北方地区多平原,有利于大气升温
D.夏季北方降水少,晴天多
图2 2是我国甲、乙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8、9题。
8.两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甲、乙两地( )
A.最冷月均温都小于0 ℃ B.最热月均温相差很大
C.最热月均出现在7月 D.甲地年温差比乙地小
10.图2 3所示各地中,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
1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12.众所周知,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假如没有秦岭,下列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黄河流量将变得更小
B.长江江面一月可能结冰
C.江西抚州地区冬季将会比以前更温暖
D.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将没有差异
13.下列叙述,不符合我国气候特点的是( )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D.热带沙漠气候面积广大
14.“千里长江,险在荆江”,据此推断荆江河段的特征是( )
A.河道弯曲 B.支流众多 C.江阔水深 D.滩多流急
15.“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关于长江你认为说法有误的是( )
A.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
B.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C.有较长的结冰期
D.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
16.图2 4是黄河干流各河段主要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度开发加剧了上游河段的荒漠化
B.中游应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C.上中游的生态问题是下游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
D.泥沙淤积造成了黄河凌汛
17.黄河的下游大部分河段几乎没有支流,原因是( )
A.该河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变缓
B.该河下游离海较近,里程很短
C.该河下游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D.该河下游为地上河,河道高于两侧地面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B.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C.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少,尤其是夏季降水少,所以容易发生干旱
D.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
二、非选择题(19题10分,20题16分,21题9分,22题11分,共46分)
19.读图2 5,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省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有________,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有________,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有________。(填字母)
(2)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山脉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我国地势第一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____(填序号),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图中四个省区,地形以高原为主的有________,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的有________。(填字母)
20.读“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 6),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
A__________气候,B____________气候,C____________气候,
D__________气候,E____________气候。
(2)下列诗句或民谣中,反映E气候特点的是( )
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③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图2 7为我国不同气候区的四处传统民居,你认为可能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是( )
(4)为什么我国季风气候显著,而同纬度的美国、加拿大没有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呢?
21.读“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示意图”(图2 8),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地位于内流区的是________。
(2)图中河流①的中、下游分界点是________,河流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①②③④⑤五条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________,含沙量最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是以________运河作为输水通道,将②河流的水调往华北地区。
22.读影响中国的寒潮路径图(图2 9),回答下列问题。
(1)寒潮路径A依次经过的地形区是①________高原、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路径B经过的②是________山脉。
(2)寒潮路径B经过的③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称),该省区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计今天夜间到22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山东省将有一次寒潮天气。气温将明显下降,过程降温幅度:大部地区在8~10 ℃,鲁西北和半岛内陆的部分地区在12 ℃以上。”
(3)山东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说说寒潮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答案
一、1. A
2.A 点拨:我国地形具有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农业多种经营,但山区面积广大,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坡度大,不宜耕种。
3.C 点拨:地势可以影响河流的流向,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山区,向东注入海洋。
4.A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三大阶梯上主要分布的地形。第一级阶梯上是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第二级阶梯上主要分布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第三级阶梯上主要分布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故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高原和盆地。
5.B
6.A 点拨:第5题,读图可得,图中A—B—C—D表示我国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图中①—②—③表示我国地势第一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第6题,读图可知,图中山脉①是昆仑山脉。
7.B
8.B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特征的判读。由题图可知,甲、乙两地的降水均是6、7月份最多,即两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故选择B。
9.C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气温高低及温差的判断。甲地最冷月均温小于0 ℃,乙地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A错误;甲、乙两地最热月均温均在28 ℃左右,差别不大,B错误;甲地最冷月均温小于乙地,但最热月均温差别不大,故甲地年温差比乙地大,D错误;甲、乙两地最热月均出现在7月,C项正确。
10.C 点拨: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故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应位于南方地区。A为陕西,B为山东,C为云南,D为辽宁,故选C。
11.C 点拨: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 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可见符合条件的是①③⑥,故选C。
12.B 点拨: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其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有显著的差异。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冬季风在翻越重重山岭到达南方地区时,风力大大减弱。假如没有秦岭的阻挡,则南方地区的气温会明显降低,造成长江江面一月可能结冰,抚州地区冬季将会比以前更寒冷。
13.D 14.A 15.C
16.D 点拨:黄河凌汛是受纬度位置影响,初春时节,上游河段开冻较早,河水挟带冰块而下,水势汹涌,导致水位猛涨。与泥沙淤积无关。
17.D 18.C
二、19. (1)C;A、B;D
(2)太行山脉;昆仑山脉;巫山;②;①、③
(3)A、B、C;D
点拨:第(1)题,首先根据各省区的轮廓图判断出省区的名称,A是山西省,B是贵州省,C是西藏自治区,D是湖北省。结合各省区的位置及我国三级阶梯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出西藏自治区位于第一级阶梯上,山西省、贵州省位于第二级阶梯上,湖北省位于第三级阶梯上。第(2)题,根据山脉与省区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出山脉①是太行山脉,②是昆仑山脉,③是巫山。这些山脉中,属于地势第一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昆仑山脉,属于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太行山脉和巫山。第(3)题,结合山脉与主要地形区、省区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出A位于黄土高原上,B位于云贵高原上,C位于青藏高原上,D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20.(1)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高原山地;温带大陆性
(2)D
(3)C
(4)中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了显著的季风气候。
点拨:我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地球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巨大差异,冬季亚洲大陆北部成为冷空气的聚集地,气压高,冷空气自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陆地增温迅速,气压低,而海洋气压相对较高,暖湿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21.(1)B
(2)桃花峪;塔里木河
(3)⑤;①
(4)京杭
22.(1)内蒙古;祁连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旱
(3)温带季风气候
(4)气温骤降,带来大雪和霜冻,对农作物造成伤害,影响供电、通讯、交通和工农业生产等。(合理即可)
点拨: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寒潮的出现,往往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入侵南方的强寒潮,常常会使长江以南地区的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在草原牧区,寒潮带来的暴风雪会覆盖草场,断绝饲料来源,有时还会使体弱的牲畜直接受冻致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