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时间在流逝 教学设计
课题 时间在流逝 单元 计量时间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上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1.古人利用天体的运动规律计时。2.在一定的条件下,燃香变短的速度基本是均匀的,可以用来计时。科学探究目标1.能搜集古人计时方法的资料并进行交流。目标解读:搜集、阅读资料,交流古人利用太阳计时的方法和事例。作为比较重要、影响比较大的计时方法,主要包括: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形成的早期计时单位——天;古人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方位变化的规律发明的日晷;利用日影长度变化发明的天文仪器——圭表。2.能观测记录燃香时间的相关数据。目标解读:探究燃香的长度变化是否匀速。通过对燃香的长度变化进行多次测量研究之后,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燃香粗细很均匀,没有风等外在条件干扰),燃香的长度变化基本是匀速的,从而可以用于粗略的计时。3.能就“蜡烛可以计时吗”这一问题结合实验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科学态度目标有关注计时方法的意识和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计时工具。
重点 1.古人利用天体的运动规律计时。2.在一定的条件下,燃香变短的速度基本是均匀的,可以用来计时。
难点 能观测记录燃香时间的相关数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时间都去哪儿了》。几点了?看一下钟表不就知道了!可要是不有钟表呢?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钟表一下子都坏了,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从前,人类确实经历了一段没有钟表的时期。 他们怎样来安排工作和生活呢?他们怎样知道时间?后来又怎样发明了计时的名表呢?……出示课题 温故知新 激趣导入
讲授新课 聚焦: 在钟表发明之前,人们是怎样安排生活和劳作的呢? 当我们吃饭、睡觉、学习、做游戏的时候,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如今,我们只需看一眼钟表就知道现在几点了,可过去的人们并没有我们今天使用的钟表。在时钟发明之前,人们是怎样安排生活和劳作的呢? 古人通常利用太阳安排生活和劳作,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利用公鸡的叫声来计时,比如“闻鸡起舞”;还有焚香计时,比如我们熟知的“一炷香的时间”。 最初人们根据日影的规律,发明了日晷,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后来,古人发明了水钟、刻漏等计时工具,而且还有专门计时的更夫,比如电视剧里经常听到这样一句“三更半夜,小心火烛”。探索一:说说在没有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我们能根据哪些自然现象去判断时间。1.用太阳来计时。如图这四幅从日出到日落的图片记录了一天的时间。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一天中太阳东长西落,如太阳刚出现是早上六点左右,太阳在头顶正上方是中午十二点左右,太阳落下时是下午六点左右。当然,这只是一种估算,不同季节、不同纬度时间会有差别。2.利用月亮来计时。月亮一般用来计量一个月的时刻,如初七八之前是月牙儿,初七八到十一二由半月到凸月,十五六一般是满月,然后周而复始,循环不休,看月亮的位置大概可以知道一个月的什么时刻(以阴历计时)。3.天色计时法。通俗地讲,天色计时法就是与时辰对应的天色描述,是古人的计时方法。十二天色分别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4.利用星座来计时。通过对星座位置的辨认可以知道一年处在什么时刻,春夏秋冬星座的位置是不同的,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5.利用大自然的植物来计时,适用一四季变化明显的地带,春日杨柳发芽,夏日郁郁葱葱,秋日风吹叶落,冬日干干净净。6.利用大自然各种动物的活动来计时,适用于四季分明的地带,如冬日狗熊和青蛙是一定会冬眠的,夏日早晨和傍晚鸟儿叫得最欢,只要细心观察一定会有所发现。探索二:搜集、阅读资料、交流古人利用太阳进行计时的方法和事例。1.利用光影来计时。 古人利用太阳光的影子来计时。在太阳下,将一根细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就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于是他们就能根据影子的长短大致知道当时的时刻。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着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正午时影子最短,一过正午影子又重新变长。2.利用太阳钟来计时。(1)日晷。制作原理:利用太阳光影子的位置变化来计时。计时方法: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时,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因此可以根据影子指示晷面的刻度来计时。常见的日晷:日晷依晷面所放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赤道式日晷和水平式日晷。赤道式日晷的晷针平行地球自转轴,而晷面呈北低南高状摆放,晷面和晷针垂直。水平式日晷的晷面水平放置,而晷针指向北极,晷面和晷针之间的夹角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2)圭表。制作原理:利用太阳光影子的长短变化来计时。计时方法:圭表由圭和表两部分组成,圭是正南北方向水平放置的尺;表是直立的标杆,置于圭的南端且与圭垂直。当正竿太阳光直射表的时候,圭上出现表的影子,古代人测定正午的表影长度以确定一天的时间、节令,比如一天当中,正午的表影最短;一年当中,夏至的表影最短,冬至的表影最长。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时间。3.古观象台。 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市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它以建筑完整、仪器精美、历史悠久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而闻名于世。观象台在明朝时被称为“观星台”,台上陈设有简仪、浑仪和浑象等大型天文仪器,台下陈设有圭表和漏壶等计时仪器。清代时观星台改称“观象台”,辛亥革命后改为中央观星台。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天文台上先后增设了八件铜制的大型天文仪器,均采用欧洲天文学度量制和仪器结构。它们不仅是实用的天文观测工具,还是举世无双的历史文物珍品。 古人根据太阳的升落,有了一天的概念;又根据一天中太阳在空中位置的不同,形成了早晨、中午和傍晚的时间观念;之后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发明了日晷、圭表等计时仪器。可以说,从计时角度,古人已经把太阳利用到了极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特别强调:“赤道式日晷是所有日晷中最准确的一种”。我们可以自制一个赤道式日晷,去阳光下观察影子的变化。探索三: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测量一支香燃烧尽的时间,认识到借助有规律燃烧的香也可以估计时间。实验材料:粗强和长短合适的香、秒表、火柴、活动手册等。实验步骤:(1)了一支香,分别在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处做标记。(2)燃香并记录香燃烧到每个标记的时间。(3)完成活动手册。实验现象:在实验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香,燃烧的速度基本一致,每段香燃烧的用时也基本一致。实验分析:将香平均分成四段,每段燃烧的时间在12分20秒左右。香的粗细比较均匀,说明单位时间内燃烧的长度比较一致,可以用来计时。因为空气的流动、材质等问题,所以不同的香燃烧速度可能有所差异。实验结论:匀速燃烧的香可以计量时间,但并不精确。 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回答。分组实验并记录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科学探索求真知,名师点拨解疑难。
研讨探究 研讨一:古人曾用过哪些方法计时?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帮助人们计时?小结:1.古人用的计时方法。利用太是计时:日晷、圭表等。其他计时:焚香、蜡烛钟、油灯等。2.阳光下影子运动是有规律的,古人正是利用这一规律,设计了日晷、圭表等计时工具,精确了对时间的计量,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帮助。后来,人们又设计出更为精确的刻漏(水钟)、沙漏等仪器,以弥补阴天、夜晚没有阳光而无法计时的不足。研讨二: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吗?我们可以制作一个蜡烛钟来验证。制作材料:蜡烛一根、打火机、笔、直尺、记录单、计时器等。制作步骤:(1)先将蜡烛点燃,让尖端部分燃烧平整后熄灭(也可以把尖端部分切除,但要保留烛芯)。(2)用直尺量出蜡烛的长度,精确到毫米,然后摆正蜡烛,重新点燃计时,点燃5分钟,熄灭蜡烛。(3)再次用直尺量出蜡烛的长度,与最初记录的长度比较,计算出蜡烛5分钟燃烧的长度,比如蜡烛5分钟燃烧的长度是12毫米。(4)用笔在蜡烛的每隔12毫米处画一条刻度线,将蜡烛平均分成若干段,这样每一段的燃烧时间大约为5分钟。制作步骤:(5)画好刻度线后,再次点燃蜡烛,一个蜡烛钟就制作完成了。制作完成后可以用计时器计时,判断蜡烛钟是否准确。制作须知:蜡烛燃烧速度取决于它的大小、材质、是否有风、烛芯的长度等。一般来说,超市买来的普通白色蜡烛,从点燃到它自动燃烧完,大约需要80分钟。结论:因为蜡烛的材质、大小比较均匀,与燃香计时相似,且每根蜡烛的燃烧时间大体相似,所以可以将蜡烛划分出不同的刻度,并点燃蜡烛用来计时。 讨论交流 相互交流共分享,集体讨论达共识。
课堂练习 幻灯呈现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新知导入
几点了?看一下钟表不就知道了!可要是不有钟表呢?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钟表一下子都坏了,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从前,人类确实经历了一段没有钟表的时期。
他们怎样来安排工作和生活呢?他们怎样知道时间?后来又怎样发明了计时的名表呢?……
时间都去哪儿了
时间在流逝
教科版 五年级上
新知讲解
聚焦
在钟表发明之前,人们是怎样安排生活和劳作的呢?
当我们吃饭、睡觉、学习、做游戏的时候,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如今,我们只需看一眼钟表就知道现在几点了,可过去的人们并没有我们今天使用的钟表。在时钟发明之前,人们是怎样安排生活和劳作的呢?
一天十二个时辰过去了,地还没有锄完……得抓紧!
中午了,得回家吃饭了。
新知讲解
聚焦
在钟表发明之前,人们是怎样安排生活和劳作的呢?
古人通常利用太阳安排生活和劳作,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利用公鸡的叫声来计时,比如“闻鸡起舞”;还有焚香计时,比如我们熟知的“一炷香的时间”。
最初人们根据日影的规律,发明了日晷,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后来,古人发明了水钟、刻漏等计时工具,而且还有专门计时的更夫,比如电视剧里经常听到这样一句“三更半夜,小心火烛”。
科学零距离
古人晚上怎么计时
古人晚上用“铜壶滴漏”(水钟的一种)计时,由专人(巡夜人)看着,从晚上七点起,巡夜人打击手持的梆子或鼓告诉民众,此称为“打更”。晚上七点至九点为一更,打一下;晚上九点至十一点为二更,打两下;以此类推,直至五更天这结束。
打更
新知讲解
一
探索
说说在没有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
我们能根据哪些自然现象去判断时间。
1.用太阳来计时。如图这四幅从日出到日落的图片记录了一天的时间。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一天中太阳东长西落,
早晨当太阳升起时,白天就开始了。
太阳落山了,天变黑了,就进入夜晚了。
如太阳刚出现是早上六点左右,太阳在头顶正上方是中午十二点左右,太阳落下时是下午六点左右。当然,这只是一种估算,不同季节、不同纬度时间会有差别。
新知讲解
一
探索
说说在没有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
我们能根据哪些自然现象去判断时间。
2.利用月亮来计时。月亮一般用来计量一个月的时刻,如初七八之前是月牙儿,初七八到十一二由半月到凸月,十五六一般是满月,然后周而复始,循环不休,看月亮的位置大概可以知道一个月的什么时刻(以阴历计时)。
新知讲解
一
探索
说说在没有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
我们能根据哪些自然现象去判断时间。
3.天色计时法。通俗地讲,天色计时法就是与时辰对应的天色描述,是古人的计时方法。十二天色分别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4.利用星座来计时。通过对星座位置的辨认可以知道一年处在什么时刻,春夏秋冬星座的位置是不同的,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
新知讲解
一
探索
说说在没有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
我们能根据哪些自然现象去判断时间。
5.利用大自然的植物来计时,适用一四季变化明显的地带,春日杨柳发芽,夏日郁郁葱葱,秋日风吹叶落,冬日干干净净。
6.利用大自然各种动物的活动来计时,适用于四季分明的地带,如冬日狗熊和青蛙是一定会冬眠的,夏日早晨和傍晚鸟儿叫得最欢,只要细心观察一定会有所发现。
新知讲解
二
探索
搜集、阅读资料、交流古人利用太阳进行计时的方法和事例。
1.利用光影来计时。
古人利用太阳光的影子来计时。在太阳下,将一根细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就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于是他们就能根据影子的长短大致知道当时的时刻。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着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正午时影子最短,一过正午影子又重新变长。
新知讲解
二
探索
搜集、阅读资料、交流古人利用太阳进行计时的方法和事例。
2.利用太阳钟来计时。
(1)日晷。
制作原理:利用太阳光影子的位置变化来计时。
计时方法: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时,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因此可以根据影子指示晷面的刻度来计时。
常见的日晷:日晷依晷面所放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赤道式日晷和水平式日晷。赤道式日晷的晷针平行地球自转轴,而晷面呈北低南高状摆放,晷面和晷针垂直。水平式日晷的晷面水平放置,而晷针指向北极,晷面和晷针之间的夹角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
赤道式日晷
水平式日晷
新知讲解
二
探索
搜集、阅读资料、交流古人利用太阳进行计时的方法和事例。
2.利用太阳钟来计时。
(2)圭表。
制作原理:利用太阳光影子的长短变化来计时。
计时方法:圭表由圭和表两部分组成,圭是正南北方向水平放置的尺;表是直立的标杆,置于圭的南端且与圭垂直。当正竿太阳光直射表的时候,圭上出现表的影子,古代人测定正午的表影长度以确定一天的时间、节令,比如一天当中,正午的表影最短;一年当中,夏至的表影最短,冬至的表影最长。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时间。
新知讲解
二
探索
搜集、阅读资料、交流古人利用太阳进行计时的方法和事例。
3.古观象台。
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市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它以建筑完整、仪器精美、历史悠久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而闻名于世。观象台在明朝时被称为“观星台”,台上陈设有简仪、浑仪和浑象等大型天文仪器,台下陈设有圭表和漏壶等计时仪器。清代时观星台改称“观象台”,辛亥革命后改为中央观星台。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天文台上先后增设了八件铜制的大型天文仪器,均采用欧洲天文学度量制和仪器结构。它们不仅是实用的天文观测工具,还是举世无双的历史文物珍品。
新知讲解
二
探索
搜集、阅读资料、交流古人利用太阳进行计时的方法和事例。
古人根据太阳的升落,有了一天的概念;又根据一天中太阳在空中位置的不同,形成了早晨、中午和傍晚的时间观念;之后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发明了日晷、圭表等计时仪器。可以说,从计时角度,古人已经把太阳利用到了极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特别强调:“赤道式日晷是所有日晷中最准确的一种”。我们可以自制一个赤道式日晷,去阳光下观察影子的变化。
新知讲解
三
探索
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测量一支香燃烧尽的时间,认识到借助有规律燃烧的香也可以估计时间。
实验材料:粗强和长短合适的香、秒表、火柴、活动手册等。
实验步骤:(1)了一支香,分别在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处做标记。
(2)燃香并记录香燃烧到每个标记的时间。
(3)完成活动手册。
香燃烧速度比较均匀。
我的发现
49分38秒
37分08秒
24分44秒
12分16秒
测量的时间
一整支
四分之三
二分之一
四分之一
燃香的长度
燃香时间(班级记录表)
日期:
活动手册
新知讲解
三
探索
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香燃烧速度比较均匀。
我的发现
49分38秒
37分08秒
24分44秒
12分16秒
测量的时间
一整支
四分之三
二分之一
四分之一
燃香的长度
问题解释(班级记录表)
日期:
在实验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香,燃烧的速度基本一致,每段香燃烧的用时也基本一致。
将香平均分成四段,每段燃烧的时间在12分20秒左右。香的粗细比较均匀,说明单位时间内燃烧的长度比较一致,可以用来计时。因为空气的流动、材质等问题,所以不同的香燃烧速度可能有所差异。
匀速燃烧的香可以计量时间,但并不精确。
科学零距离
古人计时标准
古人最常用的计时用语是“辰”,也称“时辰”。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给每个“时辰”取名,也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半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一个小时。
合作探究
一
研讨
古人曾用过哪些方法计时?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帮助人们计时?
1.古人用的计时方法。
利用太是计时:日晷、圭表等。
其他计时:焚香、蜡烛钟、油灯等。
2.阳光下影子运动是有规律的,古人正是利用这一规律,设计了日晷、圭表等计时工具,精确了对时间的计量,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帮助。后来,人们又设计出更为精确的刻漏(水钟)、沙漏等仪器,以弥补阴天、夜晚没有阳光而无法计时的不足。
合作探究
二
研讨
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吗?
我们可以制作一个蜡烛钟来验证。
制作材料:蜡烛一根、打火机、笔、直尺、记录单、计时器等。
制作步骤:(1)先将蜡烛点燃,让尖端部分燃烧平整后熄灭
(也可以把尖端部分切除,但要保留烛芯)。
(2)用直尺量出蜡烛的长度,精确到毫米,然后摆正蜡烛,重新点燃计时,点燃5分钟,熄灭蜡烛。
(3)再次用直尺量出蜡烛的长度,与最初记录的长度比较,计算出蜡烛5分钟燃烧的长度,比如蜡烛5分钟燃烧的长度是12毫米。
(4)用笔在蜡烛的每隔12毫米处画一条刻度线,将蜡烛平均分成若干段,这样每一段的燃烧时间大约为5分钟。
合作探究
二
研讨
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吗?
制作步骤:(5)画好刻度线后,再次点燃蜡烛,一个蜡烛钟就制作完成了。制作完成后可以用计时器计时,判断蜡烛钟是否准确。
制作须知:蜡烛燃烧速度取决于它的大小、材质、是否有风、烛芯的长度等。一般来说,超市买来的普通白色蜡烛,从点燃到它自动燃烧完,大约需要80分钟。
结论:
因为蜡烛的材质、大小比较均匀,与燃香计时相似,且每根蜡烛的燃烧时间大体相似,所以可以将蜡烛划分出不同的刻度,并点燃蜡烛用来计时。
课堂练习
1、依据天空中的太阳可以准确判断时间。( )
一、判断对错
2、蜡烛钟可以准确计时。( )
解析:天空中的太阳可以判断大约时间,但无法准确判断时间。
解析:蜡烛钟因材质、环境、烛芯长度等因素,无法准确计时。
课堂练习
二、选择题
1、“ 一炷香”的时间大约为( )。
A.一个小时
B.一天
C.10分
A
解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一根普通的香燃烧完大约需要一个小时。
课堂练习
二、选择题
2、可以根据日影来计时的原因是( )。
A.日影一天中的方向不变
B.日影一天中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C.日影不受天气限制
B
解析:古人可以根据日影来计时,是因为他们发现,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是有规律的,而且这个规律是周期变化的,所以人们发明了日晷、圭表等计时工具。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时间在流逝
燃香计量时间
将香平均分成四段计量每段燃烧的时间找出规律
本课思维导图
利用太阳计量时间
探究实验
实验结论
根据自然现象判断时间
以天为单位昼夜交替
香变短的速度基本是均匀的
燃烧蜡烛也可以用来计量时间
拓展
原理:日影有规律地变化
较精确的计时工具
日晷
圭表
板书设计
时间在流逝
燃香计量时间
将香平均分成四段计量每段燃烧的时间找出规律
本课思维导图
利用太阳计量时间
探究实验
实验结论
根据自然现象判断时间
以天为单位昼夜交替
香变短的速度基本是均匀的
燃烧蜡烛也可以用来计量时间
拓展
原理:日影有规律地变化
较精确的计时工具
日晷
圭表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时间在流逝
一、填空题
1、钟表以( )、( )、( )计量时间,它们是我们常用的计时单位。钟面上的秒针每转运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 ),秒针每转动一圈,表示时间流逝( )。
2、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 )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形成了人
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
3、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器,叫作( )。
4、一天有( )小时,1小时有( )分钟,1分钟有( )秒。
二、判断题
1、表停了,时间也就停止流逝了。( )
2、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我们无法找到时间的痕迹。( )
3、时间的流逝是有快慢的。( )
4、随着计时工具越来越先进,计时的精确度也越来越高。( )
5、一炷香的时间我们可以烧开一壶水。( )
三、选择题
1、下列三种仪器中,不是利用光影计时的是( )。
A.日晷
B.圭表
C.浑天仪
2、科学课一节课的时间是( )。
A.30分钟 B.40分钟 C.60分钟
3、从右图所示的计时装置来看,此时应是一天中的(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4、当太阳快到头顶的时候,大约是( )。
A.早上6时 B.中午12时 C.下午3时
5、心情愉悦时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心情糟糕时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所以时间流逝的速度是快慢之分的。这个结论是( )。
A.错误的 B.正确的 C.无法判断
四、连线题
请将下列成语与对应的时间连线。
日落西山 早晨
日悬中天 上午
旭日东升 中午
日上三竿 傍晚
五、简答题
下面是一根木杆在阳光下的杆影图,经过观测发现一年中杆影的长度在点A、C之间变化。
1、图中杆影正好落在A点,此时是一年中的( )季,理由是( )。
2、6月27日的杆影最接近图中的( )点。
A.A B.B C.C
六、综合应用
古人常用香燃烧的程度来估算时间,如“一炷香”“半炷香”,一炷香的时间大约是多少?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吗?
3.1时间在流逝
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时 分 秒 1秒 1分钟
2、太阳 天
解析:古代科技并不发达,人类最早认识的时间变化规律就是白天和黑夜是一个周期,即一天。
3、圭表
解析:圭表是一种利用杆影长度来计时的仪器。
4、 24 60 60
二、判断题
1、× 解析:时间不会随着表的停止而停止,时间在不断流逝。
2、× 解析:我们可以从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时间的痕迹。如上课下课、我们长高了、太阳的东升西落、花开花落等。
3、× 解析:时间流逝的快慢是我们的主观感受,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
4、√ 解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太阳钟、水钟、摆钟、石英钟、原子钟等计时器,每次进步,计时的准确性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5、√ 解析:一炷香的时间一般超过半个小时,可以烧开一壶水。
三、选择题
1、C 解析:日晷和圭表都是太阳钟,利用光影变化来计时。浑天仪不是计时仪器。
2、B 解析:小学一节课的时间一般为40分钟左右。
3、C 解析:影子在东,说明此时太阳的位置在西,应该是下午。
4、B 解析:太阳快到头顶的时候,接近正午,应该是中午12时左右。
5、A 解析:时间没有快慢,时间的快慢是我们的主观感受,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
四、连线题
日落西山 早晨
日悬中天 上午
旭日东升 中午
日上三竿 傍晚
解析:日落西山指太阳即将从西边落下,应是傍晚;日悬中天指太阳正在头顶,应是中午;旭日东升指太阳刚从东边升起,应是早晨;日上三竿指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应是上午。
五、实验探究
1、冬 冬季时,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太阳高度最低,杆影最长。
2、C 解析:6月27日距离夏至日很近,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最高,杆影最短。
六、综合应用
古代的香长短粗细都不同,一般一炷香的时间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蜡烛燃烧时的速度是稳定的,所以蜡烛可以用来计时。
南
东
C
B
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5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