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 写作:专题三 训练篇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总复习 写作:专题三 训练篇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3 22:2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三 训练篇
一、对接教材作文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
(来源七上写作第一单元)
2. 请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来源七上写作第二单元)
3. 请以“________二三事”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来源七上写作第四单元)
4. 请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来源七下写作第三单元)
5. 请以“节日”为题,写一篇文章。 (来源八上写作第四单元)
【拓展训练】①半命题:________那天;②命题:不能忘记的一天;③材料作文:关于“节日”。
6. 请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来源八下写作第二单元)
【拓展训练】①话题:框里框外;②话题:留心生活;③话题:身边的风景。
7. 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文章。 (来源九上写作第三单元)
【拓展训练】①半命题:诚信,________;②半命题:________让我铭记;③材料作文:有关“诚信”。
8. 请以“知足与快乐”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来源九上写作第五单元)
【拓展训练】①半命题:从________找到快乐;②命题:快乐的正确打开方式;③命题:学会满足;
④材料作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
知足常乐本是人间常态,富贵荣华有如过眼烟云,真正达观的态度应以安贫乐道,居安思危。 ——报摘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9. 请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来源九下写作第二单元)
【拓展训练】①命题:路在脚下;②半命题:翻过了________这座山;③命题:奋斗不止;④话题:一览众山小。
二、中考作文题精选及推荐
(注:部分命题、半命题的全国中考真题省略导语,题干有改动,后同)
(一)材料作文
1. (2021泰安)汪曾祺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
同样的情境,一个人在花间,学会了思考;一个人在花间,会活成一朵花的样子。雨天,花是清澈明朗的姿态;晴天,花是光华灿烂的模样。无论如何,一个人也应该如此,在不同的环境里,拥有不同的心境,但不变的是如一朵花般怒放的信念。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2. (2021昆明)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 ——端木蕻良
五年后的你是什么样子,这取决于两件事:一个是你与哪些人为伍;二是你每天拿出多少时间补充知识。 ——苏芩
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变得幸福,使他的心灵变得开朗、和谐、心满意足。 ——别林斯基
上面几则材料告诉我们:我与祖国融为一体,我要深爱我的祖国;身边的人会对我的成长产生很大影响;善于利用时间才能把握未来;热爱劳动,才能拥有幸福。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
3. (2022推荐)只是由于自己感到恐惧,我们才低头。 ——泰戈尔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李大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
上面三则材料告诉我们:无论何时都要满怀勇气,直面困难;不断学习知识才能获得追求光明与真理的力量;人生只有一次,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更大的价值。
4. (2022推荐)“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我赞美白杨树!”是茅盾对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精神的礼赞;“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寄托了朱自清对父亲催人泪下的深情;“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撩拨了白居易早春的心弦……物虽微,事虽小,用心去感悟,往往能读出真情深意,进而触动我们一些什么。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5. (2022推荐)周国平说:“几乎所有人都把自己向往而不可得的境界称为‘幸福’。”什么是幸福?《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而幸福还可以这样理解:幸+福——能够从平凡生活中发现被幸运之神眷顾的时光,好好珍惜自己的福气。所以,在你以为理所应当享受的生活中学会发现幸福,学会感受幸福,并学会珍惜幸福,你便长大了。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二)话题作文
1. (2021绵阳)请以“回响”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 (2021湘潭)请你以“追求”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3. (2021聊城)小学时去郊游,看到漂亮的果子挂满枝头,他感叹:“学农好啊!”读大学前,他说服父母,义无反顾地报考农学系,高高兴兴跳进“农门”。几十年来,他研究的杂交水稻优质高产,已推向全球。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初心”为话题,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
4. (2022推荐)请以“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5. (2022推荐)请以“交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6. (2022推荐)请以“追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7. (2022推荐)雨露给了天空力量,才有了清新的蔚蓝;大地给了高山力量,才有了高耸的宏伟景观;百花给了花园力量,才成就了万紫千红的美;老师给了学生力量,才成就了精彩的未来……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一段经历、一种事物助我们成长,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以“力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三)命题作文
1. (2021岳阳)题目:见世面
2. (2021桂林)题目:超越
3. (2021烟台)题目:扶
4. (2022推荐)请以“怀疑”为题,写一篇文章。
5. (2022推荐)请以“站立”为题,写一篇文章。
6. (2022推荐)请以“珍藏于心的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7. (2022推荐)选择无处不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选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选择……人生就是一次次不断选择的“旅程”,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请以“选择”为题,写一篇文章。
(四)半命题作文
1. (2021山西)题目:像________一样生活
2. (2021河南)请以“从________开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3. (2021遂宁)请以“重读________这部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4. (2021北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袁隆平以及他的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将“做一粒________的种子”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5. (2022推荐)请以“阅读让我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6. (2022推荐)请以“这种美,让我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7. (2022推荐)跨越了寒冬,你会迎来暖春;跨越了失意,你会变得达观;跨越了困境,你会发现坦途……人这一生,都要不断地向前走。既然要向前,为何不鼓起勇气,勇敢迈出步伐,走好脚下的路。
请以“跨越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三、全国视野新题型
1. (2021成都A卷·想象作文)三年前的你,刚刚掀开初中的帷幕,带着稚嫩,怀着憧憬……
两月后的你,挥别熟稔无比的师友,将要开启新的人生航程……
如果时空可以穿梭,面对“三年前的你”或“两月后的你”,此刻“坐在考场的你”会说些什么呢?请在两个“自己”中任选一个作为写信的对象,结合三年来的初中生活,给自己写一封信。
请先将题目“写给________(三年前/两月后)的自己”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 (2021长沙·情境作文)语文老师陈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在指导写作的时候,她经常拟写“写作任务单”,引导同学们关注生活或学习中的“痛点”问题,并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思考,达到“以文解惑,以文助人”的目的。
下面是陈老师拟定的一份“写作任务单”,请你根据这份任务单写一篇作文。
写作任务单 “痛点”问题:一些同学内心缺乏自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畏惧感,总感觉到压力大,觉得自己不可能成功。 写作目标:或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讲述别人的故事,或阐述自己的观点,让缺乏自信的同学读了你的文章后受到启迪,增强自信,战胜自我。 写作要求: ①能对生活做出有价值的思考或建议,忌无病呻吟,忌空洞说教。 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也不要写成书信体。 ③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