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西沙群岛的优美风景和丰富的物产。
3.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西沙群岛的优美风景和丰富的物产。
教学难点:学会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有大好的风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在就是《富饶的西沙群岛》。板书课题。
2.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一,那里盛产鱼类、鸟类、海参、海龟等。岛上栖息着四十多种鸟类,素有“鸟的天堂”之称。2012年6月21日,我国海南省三沙市设立,市政府位于西沙永兴岛。这是我国地理纬度位置最南端的城市,下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太平洋的交通咽喉,自古就是我国的领海,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3.检查生字词。富饶 珊瑚 绽开 鹿角 海参 威武 龙虾 栖息 堆积 鸟粪 宝贵 建设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瑰丽无比 懒洋洋互相交错 成群结队 祖祖辈辈 指导多音字“参”的三个读音。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下面同学们自主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思考:西沙群岛位于什么地方?用两个四个字的词语形容西沙群岛的特点?
预设: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预设: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教师小结:“群岛”是指一群岛屿。“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话既写出了西沙群岛的主要特点,也是本文的中心句。
2.下面同学们自主阅读2-5自然段,思考:这篇课文围绕哪几个部分写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部分。
预设:课文围绕海水、海底、鱼、鸟四个部分写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板书:海水、海底、鱼、鸟)
(三)感悟课文内容
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西沙群岛的海水有什么特点?都有哪些颜色?预设: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板书: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师小结:写出了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色彩繁多,深浅不一,十分艳丽。
(2)海水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预设: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结合图片理解海水颜色不同的原因。
(3)指导朗读。
2.海水这么美丽,那么海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齐读一读第3自然段。
(1)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海底的哪些生物?预设:珊瑚、海参、大龙虾(板书:珊瑚、海参、大龙虾)
(2)珊瑚有什么样子的?预设:“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结合图片)(3)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预设:比喻的修辞手法。
(4)海参有什么特点呢?
预设:“懒洋洋的蠕动”。
师小结:海参全身长满肉刺,广布于世界各海洋中。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三米左右,比蜗牛还慢。所以它才在海底懒洋洋的蠕动。另外,海参不仅是珍贵的食品,也是名贵的药材。
(5)大龙虾的特点是什么?预设: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各种各样的珊瑚”“海参到处都是”说明珊瑚和海参的数量多,照应第一自然段的“物产丰富”。
(6)指导朗读。
3.海底有这么多的宝贝,海水中又有什么呢?没错,海里必不可少的就是鱼了。
(1)读一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预设: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小结:“成群结队”说明说明了鱼的数量特别多。西沙群岛的鱼除了多以外,还“好看极了”。(板书:多、好看)
(2)西沙群岛里的鱼都有哪些特点?指名读出来。“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预设: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西沙群岛里的鱼比作皮球。这一部分除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如:“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预设: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小结:这一部分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各种鱼的外形特征,非常好看。
(3)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
师小结:夸张的修辞手法,再次强调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这一自然段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写出了西沙群岛海里的鱼种类多、数量多。
(4)你能这一段里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吗?
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预设: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一片片茂密的树林”说明岛上的——“树多”“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说明岛上——“鸟多”“遍地都是鸟蛋”说明岛上——“鸟蛋多”“厚厚的鸟粪”说明——“鸟粪多”。所以说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5.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思考:(1)为什么说“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
师拓展:西沙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旧唐书》记载从唐朝起,中国政府开始正式管理海南岛以南海域。早在隋代,中国已经派使节经南海到过今天的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亦由此到达印度。古代那些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的商船在此驶过,这里又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2)“必将”一词表现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美好未来的期许和信心。
(3)“更加美丽,更加富饶”这句话和文章第一自然段的“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四)总结
1.以填空的形式,总结回顾全文。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从海面上,看到了(五光十色的)的(海水);潜入海底,发现了(珊瑚)(海参)、(大龙虾)、(各种各样的鱼);走上海岛,感受到这里是(鸟)的天下。
2.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
(五)作业:
师:课下同学们,搜集一些有关祖国大好河山的谚语、诗句,表达一下自己的爱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