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牛和鹅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生字,学会自主预习生字,并进行归类记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提出问题。
3.知道批注的作用,学习借助批注帮助阅读理解。
4.运用抓关键词和批注的方法抓住鹅、“我”、金奎叔的动作语言神态,抓住人物的心情及心理,进一步解决问题,深度提问。
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悟文章内容提出问题,抓关键词和批注以及诵读的方法,体会人物的心情及心理;通过前后态度的转变,感悟人生哲理:遇到弱小时不能欺负,遇到强暴时也不畏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童年的童真童趣,体会生活的美好。
2.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看批注、做批注,找到相关语句进行批注。知道批注对理解人物心情、了解主要内容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以后做批注起到引领作用。
2.利用抓关键词和批注的方法抓住鹅、“我”、金奎叔的动作语言神态,通过反复诵读,抓住人物的心情及心理,进一步解决问题,深度提问。
3.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遇到弱小时不能欺负,遇到强暴时也不畏惧。
难点1.学会用批注帮助阅读2领悟到“遇到弱小时不能欺负,遇到强暴时也不畏惧”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激趣导入。
1.导入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位朋友:牛和鹅。就是它们(图 2),对于牛和鹅你有什么印象?任大霖老先生在小时候也对它们有独特的印象,到底是什么印象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吧。
2.检查预习情况,巩固字词。首先请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预习情况,(图 3)屏幕上的字,你认识哪些?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请按照“我会读____”、“我会记____”的格式进行汇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提示简要概括。
2.根据课文概述,梳理我、鹅、牛之间的关系,学生提出问题。
(三)小组合作,解疑答惑
1.为什么我不怕牛怕鹅?读 1-7自然段运用抓关键词做批注的方法,在空白处写一写你的感想,先自己写,再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2. 分享批注,解疑答惑。体会“我”对鹅恐惧的神态、动作和语言。
(四)再读课文,感悟哲理
1.根据文章内容,学生对比阅读,提出问题:为什么后来的我不再怕鹅?
2.通过金奎叔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金奎叔可真____。
3.教师指导诵读金奎叔的话以及“我”的感悟,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五)拓展延伸,畅所欲言
师:通过我对牛和鹅态度的转变,你明白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