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牛和鹅》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牛和鹅》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4 17:3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牛和鹅》
一.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束缚、无缘无故”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抓重点词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3.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结果也会不同,从而教育学生要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处理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反复读议课文,感悟课文内容;2.结合单元主题,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反复读议课文,了解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童年的生活是美好的、甜蜜的,又是令人难忘的,(课件)冰心老人曾经说过:“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作家任大霖的童年,走进他的《牛和鹅》(课件)(板书,读题)。(课件)看到牛,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任劳任怨 无私奉献 默默无闻),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把自己比作成为牛。他还说过“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牛的形象牢牢地扎根在我们心中。那看到鹅,你又想到了什么?大家说得真好,是啊,在丰子恺的《白鹅》一课中,让我们真正领略了鹅的高傲与不可一世。那作家任大霖是怎样对待它们的呢?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接下来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交流,好吗?
(二)反馈前置学习,感受变化,提出质疑:
1.字词都掌握好了吗?指名读---齐读。理解“无缘无故” 说“啪嗒啪嗒”类的象声词 学习“吁”的读音指导写字:(出示生字)这些是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你都认识吗?(齐读)出示(捶 拖 握 摔掐)你发现了什么?带提手旁的字在书写时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左窄右宽,而有半部分的书写呢,每个字又各有千秋。老师在课前和大家交流时,发现“摔 掐”这两个字最难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好吗?(边说口诀,边学习)练写
2.作者最初是怎么对待牛和鹅的?(课件)(3、4段抓动词体会:牛:一点不害怕,指导
读动词,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一点不怕它,还时常欺负它)(板书:欺负)鹅呢?指导读(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注意红色的部分,看你能体会出什么。)害怕(板书)强壮的牛,我们不怕,小小的鹅却让我们害怕不已,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引读第一段)这也是我们怕鹅的原因。(课件)
3.那到后来,作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吗?(指名说——齐读)( 不再怕鹅、不再欺负牛)板书:尊重、不怕
(三)体味经历,理解变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作者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这样大的转变?
默读课文5至12自然段,完成以下问题:1.用一句话概括事情的经过。2.哪个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画出相关的语句,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做简单的批注。指导学习:如何做批注呢?从三年级开始,老师就教给大家,边读边画,边写感受,这其实就是批注,本篇课文,课本上也做了批注,结合这些,谁能说说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做批注呢?(指名说)
师总结: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做批注;对课文内容体会较深的地方做批注;对课文的写法做批注;自己获得的启示做批示;对课文产生的联想,对文中人物做批注。
师:刚才同学们都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并做了简单的批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交流好吗?1.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并告诉我怎样对待鹅。
2.在这件事中,哪个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指导交流)谁来说。“鹅听见了,......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从这段文字,你读出了什么?(太神气了,目中无人)在这段话中有很多的动词 ,它们最能表现出鹅的神气?你能找出来吗?(指名答,师标画)现在让我们全体起立,找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试着做做动作来体会体会鹅的神气和嚣张。
3.真嚣张的鹅呀,此时的我却表现得非常(引导说)狼狈。谁接着来谈?(出示第六段)(指答)你读出了什么?(鹅嚣张,不可一世,我慌张、狼狈)在这段话中,把我们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真实可见。为了更好地读出这种感受,我们分组来读,男同学做那只嚣张的鹅,女同学就是文中的我。
小结:作者用短短几句话,就让我们感受到这样栩栩如生的形象,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我”的形象的?(指名说:动作、神态、语言)以后我们在作文中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让我们再一起来读“在忙乱中......”
4.师:真不错,老师仿佛身临其境了。但是,这种哭叫不但没有使鹅嘴下留情,反而更惹怒了——(引读第7自然段)真不错,很多同学自觉地重读了红色的词语,读出了鹅的动作,更读出了文章的韵味。
5.小小的鹅为什么就把我吓成这个样子,让我们回到这里——引读第1自然段)(回到课文开头,师:因为“我”相信了这种观点,也从这个角度去看待牛和鹅,而这显然是不对的。)
6.过渡: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谁来了?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老师对这部分内容最感兴趣,让老师来读,好吗?请同学们认真听,看看你能体会到什么?(生动地表现了鹅害怕、狼狈从鹅的害怕,我们也体会到了金奎叔的力气大和勇猛。
师小结:同样是面对鹅,我吓得又哭又叫,而金奎叔却——(引读),同样是那只老雄鹅,对我嚣张至极,面对金奎叔却只能---(落荒而逃)情况在这一瞬间突然发生了大逆转,刚才还是“我”狼狈不堪,现在轮到鹅落荒而逃,金奎叔的这一摔,(引读)。这一摔,摔出了我童年挂着泪的笑,更让我记住了(引读“我记住金奎叔的话,从此不再怕鹅了。” 而“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尽管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四)感悟道理:作者不再无缘无故欺负牛了,而金奎叔的话也让他永远难忘!让我们来一起读读这句话。“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怕它干吗?”从这句话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谁来说说?(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我们的,我们都要正确地、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其实关于牛和鹅还有这样一个故事——《牛鹅换眼》课前的时候老师已经发给了大家,很多同学已经认真朗读,现在请大家再来浏览全文,看看你从中又收到了什么启发?(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盲目恐怖,也不要欺负别人。)
(五)拓展延伸:
其实,这也是文中的金奎叔要告诉大家的又一层意思。金奎叔的一番话,让作者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让他记到了现在,也让我们受益匪浅,那在生活中,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了吗?你是怎样解决的?(指名说)大家说的都不错,课下的时候,将它记录下来,也可以学着作者的样子,注重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
(六)课外作业
师:最后,老师想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就是《两个农夫》,他们各有各的打算,一个卖牛,一个买牛,这可是两个农夫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啊!请大家在课后读一读,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