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10 13:0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你认识以下的商标吗?
(钟表眼镜 )始于1915年
(酒类)始于1928年
(饮食)始于1864年
(香烟)始于1905年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什么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近代工业——工厂、机器生产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狭义)是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中国人自主经营管理的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近代民族工业——中国人办的(官办、
民办)工业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中国的民办工业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民族工业中的典型——张謇的大生纱厂
1.典型一——创办人物张謇(从状元到实业家)
2.典型二——创办的企业
( 大生集团---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五岁入私塾,十六岁中秀才。1885年,32岁时中举人,1894年,41岁时中状元。
1894年七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战败。张謇目睹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
张謇
阅读思考
张謇当时的身份和地位非同常人,为何要去创办实业呢?为此提出什么口号?又做了什么呢?
大生纱厂
通海垦牧公司
广生油厂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南通的张謇”。
由张謇创办实业、教育,你感受到了什么?
张謇的大生纱厂的情况怎样?结局如何?为什么?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 民族工业中的典型——张謇的大生纱厂
1.典型一——创办人物张謇(从状元到实业家)
2.典型二——创办的企业
( 大生集团---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1 .发展的时期、阶段特征、原因
合作学习:请你们阅读教材P101第2~4段,口头完成下列表格: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简表
时期
阶段
特征
原因


阶段
特征
原因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简表
1.辛亥革命的作用;(内因)
2.一战中,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外因);
3.国货运动的推动。
辛亥革命后
一战期间
一战后
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卷土重来;
2.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3.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洋务运动
到清末
1.洋务运动的推动
2.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3.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萌芽且初步发展
“黄金时代”
再度受挫
日益萎缩
4.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
材料一: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曾直言不讳地说:“机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一位英国人也曾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
材料二:1891年,上海伦章造纸厂由于原料昂贵和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产”。
封建主义
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
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获得正式的承认,处于听任地方官吏随意摆布的地位。如1881年南海知县徐赓陛以继昌隆缫丝厂“专利病民”“夺人生业”“男女(2人)混杂,易生瓜李之嫌”为借口,下令予以封闭。清政府还对近代企业横征暴敛,敲诈勒索,大大加重了这些企业的负担。
外国资本主义
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
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
1 .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2 .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激发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
3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中央特设实业部管理农、工、商、矿等业。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时间 国别 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约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约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国 约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出口中国产品数额变化简表
一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清华大学学生抵制并焚烧日货
“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要求。
一战前后企业数目的比较
项目 一战前 一战后
棉纺厂数目 22个
64个
纱锭数目
70余万枚 222余万枚
缫丝厂数目 170多家 430多家
面粉厂数目 40多家
120多家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蒋介石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券不力,下令查封他们在无锡的产业,迫使荣宗敬认购巨额库券而了事。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荣氏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国民政府实业部又乘荣氏借贷无门,假谓借款救济的名义,策划吞并申新企业的阴谋。后来迫于舆论压力,未能得逞。
抗战胜利后,荣氏花费了巨款才得以从国民党敌伪物资接收机关中赎回他们被日本人夺走的厂子。1946年国民党军警官员勾结土匪绑架荣德生勒索巨款。荣氏企业再遭重创。
官僚资本主义
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 民族工业中的典型——张謇的大生纱厂
1.典型一——创办人物张謇(从状元到实业家)
2.典型二——创办的企业
( 大生集团---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1.发展的时期、阶段特征、原因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决定了其发展特点:
请回答:
艰难曲折
纺织业
面粉业
地区分布特点:
材料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沿海、
沿江多,
内地少
材料: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轻工业多、
重工业少
“中国今日若不知注重科学,中国工业有何希望!?”
---范旭东《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缘起》
以下文字说明了什么?
不重视科学研究,更谈不上科技的应用!
(1)进程:发展艰难曲折
(2)程度:发展不平衡(行业:集中于轻工业;地区: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3)水平:科技水平低,整体落后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 民族工业中的典型——张謇的大生纱厂
1.典型一——创办人物张謇(从状元到实业家)
2.典型二——创办的企业
( 大生集团---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1.发展的时期、阶段特征、原因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状元张謇有主张, “实业救国”办纱厂。
荣氏兄弟办企业, 生产面粉和棉纺。
民族工业步履艰, “三座大山”压身上,
简单产品无力造, 日用品前总带“洋”。
“三座大山”不推翻, 民族工业无希望。
1、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中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国家要独立,民族要独立;要扫除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障碍等)
2、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提示:可从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
思维拓展
经济上: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促进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政治上:为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也为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
思想上:为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参考答案
社会生活:近代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以纺织面粉为大宗,极大方便人们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