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爬天都峰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生字,会写“攀”。
2、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按照一定顺序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写清楚。
二.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按照一定顺序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写清楚。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爬天都峰》,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我们去爬泰山题目可以怎么写?游览故宫呢?杭州西湖?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检查预习情况,找学生朗读。
2、理解鲫鱼背。
3、讲解难记字“攀”。会意字,用手抓住东西往上爬。
4、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能不能按照之前学过的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来说一说?
5、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板书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
6、师总结
(三)深入学习,按照一定顺序把事情写清楚。
*爬山前
1、我们刚才一起了解了“鲫鱼背”,面对这样的山峰,“我”敢爬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画出爬山前“我”怎么想的?体会我的感受。
2、朗读我是怎么想的。(板书所想)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天都峰又高又陡,非常难爬。(板书峰高难爬)哪位同学可以读出文中“我”的害怕。重点指导“啊”。
3、面对如此险峻的天都峰,“我”爬上去了吗? “我” 在山脚下遇见了一位老爷爷,我与老爷爷说了什么呢?自由朗读3-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我”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爷爷说的话,同桌两人分角色朗读。(板书所说)
4、同桌两人分角色朗读,指导朗读,读出对彼此的敬佩。
*爬山中
1、就这样,“我”与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往峰顶爬去,默读第六段,圈画出表
示动作的词语,感受一下,爬山中我们是怎么做的。(板书所做)
2、老师朗读第六段,学生评价。学生读,从中体会爬山的艰难。(板书攀手脚并用)
3、回顾一下,你爬山的时候都是怎么做的呢?你能不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呢?预设:一会儿拉住石级两旁的树枝,一会儿紧贴着石壁往上爬。手揪着树枝,脚踩着石缝,双腿在颤抖,一寸一寸网上挪。
4.就这样,爬呀爬,我们终于爬上了峰顶。齐读第第七段。
*爬上峰顶后
1、画出“我”和老爷爷在峰顶的对话,用横线画出“我”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爷爷说的话。
2、师生合作读,老师读老爷爷说的话,同学们读“我”说的话。登上峰顶“我”和老爷爷互相致谢(板书致谢),他们为什么能爬到峰顶呢?彼此鼓励,并能从别人的身上汲取力量。
(四)总结、提升
1、开始“我”不敢爬,最后“我”爬上了峰顶,课文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
楚的?(根据板书回顾课文)爬山前,虽然我内心感觉峰高难爬,但是通过与老爷爷的对话,彼此相互鼓励,爬山时,我们一会儿攀着铁链,一会儿手脚并用往上爬,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终于爬上了峰顶,在山顶向对方表示感谢。课文就是这样通过描写所想所说所做把爬山过程写清楚。(板书写清楚)
2、我们清楚的记录一件事情不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还要把所想、所说、所做、所见写清楚。
3、初试身手。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下面的图片,按照所学的方法发挥想象,写一个片段,把图上的内容写清楚。
4、展示评价
四、作业根据今天所学习的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完成初试身手中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