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牛和鹅》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牛和鹅》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4 17:5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牛和鹅》
【教学目标】
1、认识“谓、拳”等10个生字,会写“摸、摔”等15个字,会写“甚至、顽皮”等14个词语。
2、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3、能借助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能借助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1.出示牛和鹅的图片。
2.出示“鹅戏弄人”的视频,调节课堂氛围,带着轻松和愉悦进入课堂,同时为理解课文做铺垫。
3.检查词语。人物:霖哥儿、任大霖、金奎叔拟声词:吭吭、啪嗒啪嗒、吁哩哩哩动作词串:摸肚子、握拳头、扳牛角、捶牛背、掐脖子、摔酒瓶
4.指导书写“摔”。
5.自由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设计意图:拟声词和动作词串是本课描写的精彩之处,此处设置不同的情境体验读法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为下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做了铺垫。】
二、聚焦批注,思考角度
1.什么是批注。引导学生发现这篇课文和以前学过的课文有点不一样,认识批注。回顾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家已经标好了自然段序号,圈出了生字词,甚至在不懂的地方画了一个问号,像这样的圈点勾画叫符号批注。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另外一种批注方法,我们可以称它为“文字批注”。从四年级开始我们要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出示单元导读)
【设计意图:部编教材最大的特色就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 条线并行。课堂伊始,揭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明确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对学生原有的圈点勾画的批注方式进行唤醒、勾连,使之能够自觉地进入当下的教学。】
2.读者是怎么做批注的呢?咱们来研究研究。
3.出示第一处批注,一人读课文,一人读批注。其余同学仔细听,看看批注和课文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大家认为这一处的批注是从什么角度进行的批注呢?提出疑问的角度。我们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分别是什么样的?谁能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板书“我”欺负牛,“我”害怕鹅)
4.鹅是如此嚣张,我在遇到鹅和被鹅袭击时是什么表现呢?默读课文5-7自然段,用横线批注表现“我”怕鹅的句子。用波浪线批注表现鹅神气的句子。想想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在句子旁边做文字批注。
【设计意图:由“扶”到“放”,犹如引导学生爬阶梯一样将学习的内容进行了迁移、内化和应用。】
A. 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抓住重点字词谈谈你的感受。找同学演示当时作者的动作。
B.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再来补充这个句式说一说“我当时可真是——!你发现这两处句子抓住了“我”的哪些方面进行了描写?(动作、语言、神态、语言)对,抓住这些方面把“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小心翼翼和惊恐万状写得淋漓尽致。看看小读者在旁边者写了一条怎样的批注,你认为读者这是从什么角度所作的批注?
教师总结:评点写法的角度
【设计意图:本课的课后习题要求学生一边默读一边画出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上述教学片断就是从课后习题出发,引导学生聚焦直接描写“我”被鹅袭击的句子,并结合文中的批注进行学习,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人物心情的体会,还能帮助其发现批注的角度。】
5.当胸的衣襟在哪儿?被鹅咬住当胸的衣襟会是什么感觉?并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
三、研读课文,体会心情
1.同学们,我们之前从“疑问”的角度批注课文时,有同学提出了“我’为什么改变了对牛和鹅的看法和态度?”“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这两个问题。现在,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再次进行批注阅读,把你的思考写在书上。
2.汇报交流。
预设1:“金奎叔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向远处游去。”金奎叔赶走鹅的行为让我们感到其实鹅并没有那么凶猛可怕。
预设2:金奎叔说:“鹅有什么可怕的!看把你吓成这样。”“让它这样看好了......”通过金奎叔的语言可以看出鹅并不可怕,“我”也因此转变了对鹅的态度。
预设3:正是因为金奎叔的话,让“我”改变了对牛和鹅的态度,同时,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四、课堂小结
师:正如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够正确、全面地看待问题,正确地认识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