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金色的草地》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 “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同时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难点:学习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扉页入手,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走进第五单元的学习,这是单元的导语页,有这样一句话,找同学读一读。说说你的理解。预设: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大自然的美。师:很会读书,善于观察、学会观察,这就是我们本单元的训练目标。
2、走进新的课文,看看作者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相机板书)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1、草地为什么是绿的?2、金色的草地在哪?3、草地永远都是金色的吗? 师:学贵有疑,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一定会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检查预习情况,出示生字词,小老师领读。指名提醒关键字。预设:重点强调“察”的字形。耍和要是一对形近字。
3、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指名说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相机归纳小标题(吹蒲公英、颜色变化),板书。
师:将整段的内容用几个字归纳,这就叫加小标题,将小标题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连贯说一说,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谁能够看着板书,加上自己的语言,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过渡:吹蒲公英、并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这样的事对作者来说,特别—有趣。
5、在生活中,你做过哪些有趣的事呢?指名交流。
6、(出示图片)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图片,看看图上的内容的你觉得有趣吗?哪里有趣?(三)深入品味,突出重点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同学们观察的都很认真,那课文中是如何写的呢?快速找找课文中哪个自然段是对这幅图的描写。(第二自然)让我们走进第二自然段,谁愿意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找出你认为有趣的句子。
2、指名交流自己找到的句子
(1)有一次,弟弟跑在我的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的脸上。
师:你关注到了哥哥吹蒲公英的样子,说一说你为什么觉得这里有趣呢?抓住“装作一本正经”来谈哥哥的调皮和两个人玩得有意思。联系生活谈一谈:你有没有这样假装一本正经的时候,指名交流。指导朗读。过渡:哥哥吹得起劲,弟弟也不甘示弱啊,他是怎么做的?
(2)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师:“假装打哈欠”是什么样的?同桌来演一演,读一读。
3、你假装一本正经,我假装打哈欠,兄弟俩吹蒲公英的样子和动作仿佛出现在了眼前,吹蒲公英太有趣了,谁再来读读第二自然,让我们感受一下兄弟俩的快乐。指名读,相机评价。
4、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难怪作者这样说:“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引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一片草地就让我们兄弟俩沉浸其中、快乐无比,但这片草地带给我们的快乐可不止这些,还有什么呢?”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提示:抓住描写时间、颜色、花的形状的词语,看你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分享交流:(1)“有一天,我起的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时间不同,颜色变化也不同,这可真有意思,你来读一读。(2)“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师:让我们拿出手来,跟着蒲公英花瓣一起开开合合,齐读。你瞧,作者的观察多么细致,还通过打比方,让我们感受到蒲公英的样子,描写都生动。(3)“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师:张开、合上间,就能有这么神奇的变化,难怪作者说:“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相机完成课后填空练习题)
2、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善于发现、善于思考)
3、我相信很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想看看蒲公英了,让我们去欣赏一下吧。欣赏视频。
4、指名配乐朗读第三自然的。给予评价。
(四)小结深入,拓展延伸
1、师: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通过他的观察,解开了蒲公英变色的秘密。大自然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你都留意到哪些好玩的现象了呢?
2、指名分享交流预设:含羞草牵牛花昙花
3、师补充资料。
4、小结:大自然就是一个丰富多彩、奥妙无穷的世界。不管是旅途中看到的一只鸟儿,还是身边随处可见的蒲公英,再寻常的事物,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仔细观察,一定会有许多不一样的发现。也希望同学们和作者一样,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探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