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 4.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 4.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03 22:4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 1、掌握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2、认识常见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规律; 3、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以及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体会实验条件的控制在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能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难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及应用、深入理解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及实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放映真假黄金饰品图片 [情景导入] 黄金项链和黄铜(铜锌合金)项链外观 一样,你有哪些方法区分呢? [过渡] 同学们的答案中:灼烧、与酸反应都体现了金属的化学性质,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思考、列举已知的检验方法。 通过学生最熟悉的事情入手,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化学学习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的习惯。
复习回顾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学过哪些有关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呢? 活动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过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请同学们看一组演示实验:铝粉在氧气中燃烧。 思考、列举已学的化学反应,描述反应现象。 观看演示实验,总结汇报实验现象。学生完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反应条件以及配平问题。(找学生到黑板上书写) 引导学生回答:镁在空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铜在空气中加热,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过渡]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以上信息,对比以上实验现象和信息,分析可能有哪些原因导致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分析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思考:镁、铝,铁、铜和金的活泼性。 [过渡]我们知道生活中我们很少见到铝制品被腐蚀, 这是为什么呢?阅读课本92页“多识一点”找出答案。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表述自己的观点,理清思路,然后回答。 学生阅读课本,获得有用信息。 培养学生分析信息,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二 金属与酸的反应 [过渡] 事实上,大多数金属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还能与酸反应,哪些金属能与酸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我们来看一组实验探究。 探究任务: 1.探究铁、铜、锌三种金属能否与酸反应;2.比较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实验用品: 试管、砂纸、铁丝、铜丝、锌片、 稀盐酸(5%、10%)、稀硫酸(5%、10%) 组内讨论,请你选择合适的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过渡]分组实验,注意:1.是否有气泡产生; 2.气泡产生的快慢 [过渡]请总结实验结论: 1、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金属 2、反应由易到难的顺序为 [展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出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是不一样的。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过渡]你能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发现哪些信息?
意义: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练习: 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请说明原因。 1.Al+HCl 2.Ag+H2SO4 3.Cu+HCl 4.Mg+H2SO4 [过渡]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分类角度,观察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当堂检测 2. 下图为铁与稀盐酸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 (2)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中发生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写微粒 符号,下同),产生的新微粒是_____ _。 活动三 深入认识 金属与酸的反应 引导学生探究反应实质。 Fe + 2H+ = H2 + Fe2+ 小组讨论并归纳、交流。 利用实验桌上给出的实验仪器药品,选择合适的药品去完成金属与酸的反应,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为了节省时间,奇数排的同学做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偶数排的同学做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 学生交流反应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指导学生观察、分析,通过反应现象理解、总结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体会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帮助学生记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学生书写铁、锌分别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总结发现的规律,初步认识置换反应。 独立于完成当堂检测,汇报成果。找一名同学们上台评讲。 学生评讲,其他同学认真聆听,生生互评,突破难点。 观察、讨论,总结归纳出反应的微观实质。 培养实验探究能力,由学生自己在讨论争论、评价中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注意事项,提高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透过宏观现象认识微观实质的能力,树立化学反应的微粒观。
反思总结:交流与感悟 学生收获 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方法,情感各方面进行总结。
当堂练习: 3.将下列金属与稀盐酸接触,无气泡产生的是( ) A.Fe B.Mg C.Zn D.Cu 4.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单质和盐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 A. AgCl B. ZnCl2 C. MgCl2 D. FeCl2 5.将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分别放入盐酸中,反应的情况如下图所示,请你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 。 学生独立完成,感悟所学知识。 巩固所学要点,感悟提升。
板书设计 4.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1、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置换反应 3、以铁与酸反应为例,微观实质:Fe + 2H+ = Fe2+ + H2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