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1.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吗?
提示:固体或纯液体(注意:不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视为常数,因此,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2.在合成氨反应中,若已知N2的化学反应速率,能否确定相同条件下H2和NH3的化学反应速率?
提示:能够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为:v(NH3)=
2v(N2),v(H2)=3v(N2)。
3.是否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越大,反应就越快?
提示:对于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的数值可能不同,所以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越大,反应不一定越快。
【典例1】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NH3)=0.1 mol·L-1·min-1
B.v(N2)=0.1 mol·L-1·min-1
C.v(N2)=0.2 mol·L-1·min-1
D.v(H2)=0.3 mol·L-1·min-1
【思路点拨】
(1)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2)不同物质、不同单位转化为同一物质、相同单位
比较。
【自主解答】选C。合成氨反应:N2+3H2 2NH3,在
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反应速率之
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要在四种不
同情况下比较反应速率快慢需用同一物质的变化表示。
又因为v(N2)∶v(H2)∶v(NH3)=1∶3∶2,将B、C、D中的反应速率转化成v(NH3),即为:
0.2 mol·L-1·min-1,0.4 mol·L-1·min-1,
0.2 mol·L-1·min-1,故选C。
1.已知Zn+H2SO4 ==== ZnSO4+H2↑,你有哪些方法测定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提示:①测定收集一定体积的H2时所用的时间。
②测定一段时间内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
③测定一段时间内锌粒质量的变化。
2.设计实验方案测量2H2O2 2H2O+O2↑的反应速率。
提示:记录收集一定体积O2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
MnO2
【典例2】通过实验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如比较锌粒与不同浓度硫酸反应时的速率,可通过测定收集等体积H2需要_____的来实现;KMnO4与H2C2O4的反应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 ==== K2SO4+2MnSO4
+10CO2↑+8H2O,此反应中,可通过测定_____来测定该反应的速率;Na2S2O3和H2SO4的反应方程式为:Na2S2O3+H2SO4 ==== Na2SO4+SO2↑+S↓+H2O,此反应中,该反应的速率可通过_____来测定。写出KMnO4与H2C2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1)理解测定反应速率的原理;
(2)根据反应特点选择适当的测定方法。
【自主解答】比较锌粒与不同浓度硫酸反应时的速率,可通过测定收集等体积H2需要时间的长短,或测定相同时间内产生H2体积的多少来完成。
KMnO4溶液呈紫红色,可通过测定KMnO4溶液褪色时间的长短来确定化学反应速率;Na2S2O3与H2SO4反应有黄色沉淀(S)生成,因此可通过测定出现黄色浑浊的时间来确定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时间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出现浑浊的时间
2MnO4-+5H2C2O4+6H+ ==== 2Mn2++8H2O+10CO2↑
知识点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某一时刻,某种反应物的瞬时反应速率
B.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1·s-1是指反应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1
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推知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反应体系中任何一种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解析】选C。A项中,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段时间内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平均反应速率;B项中
0.8 mol·L-1·s-1不是指反应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1,而是指1 s内该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为0.8 mol·L-1;D项中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可看作常数,故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
知识点二: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2. 在2 L密闭容器内,某气体
反应物在2 s内由8 mol 变为7.2 mol,则该反应的平
均反应速率为( )
A.0.4 mol/(L·s) B.0.3 mol/(L·s)
C.0.2 mol/(L·s) D.0.1 mol/(L·s)
【解析】选C。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
0.2 mol/(L·s)。
3.在N2+3H2 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
的浓度增加了0.6 mol·L-1。在此段时间内用H2表示的
平均反应速率为0.45 mol·(L·s)-1。则反应所经
过的时间是( )
A.0.44 s B.1 s C.1.33 s D.2 s
【解析】选D。用NH3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NH3)= v(H2)
= ×0.45 mol·(L·s)-1=0.3 mol·(L·s)-1,
设所用时间为t,则0.3 mol·(L·s)-1×t=
0.6 mol·L-1,t=2 s,故选D。
4.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
2C(g),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4 mol,测得10 s内A的平
均速率v(A)=0.12 mol/(L·s),则反应进行到10 s时
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A.1.6 mol B.2.8 mol
C.3.2 mol D.3.6 mol
【解析】选C。由题给信息可知:10 s内A减少的物质的量为:0.12 mol/(L·s)×10 s×2 L=2.4 mol,则物质B在10 s内减少的物质的量为:2.4 mol÷3=
0.8 mol,故反应进行到10 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4 mol-0.8 mol=3.2 mol。
知识点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5.在一定条件下,将A2和B2气体通入1 L密闭容器中,
反应按下式进行:mA2+nB2 2C,2 s内反应速率如
下:v(A2)=0.5 mol·L-1·s-1,v(B2)=1.5 mol·L-1
·s-1,v(C)=1 mol·L-1·s-1,则m和n的值分别为( )
A.2、3 B.3、2 C.3、1 D.1、3
【解析】选D。对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m∶n∶2=v(A2)∶v(B2)∶v(C)
=0.5 mol·L-1·s-1∶1.5 mol·L-1·s-1∶1 mol·L-1
·s-1=1∶3∶2,故m和n的值分别为1、3。
6.某温度时,在V L密闭容
器中,A、B、C三种物质的
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
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
分析: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从开始到t1 min末时,用物质C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
【解析】由图像可知,A、B物质的量减少,为反应
物,C物质的量增加,为生成物。据物质的变化量之比
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A、
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mol-4 mol)∶
(8 mol-4 mol)∶(6 mol-0 mol)=4∶2∶3。
故化学方程式为:4A+2B 3C
v(C)=
答案:(1)4A+2B 3C (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
B.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C.对任何化学反应,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
D.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
【解析】选B。A项,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而非质量变化;C项,有些反应如H2SO4+2NaOH ==== Na2SO4+2H2O,反应进行很快,但现象不明显;D项,化学反应速率只有正值,没有负值。
2. 已知:4NH3+5O2 ==== 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
A.4v(NH3)=5v(O2) B.5v(O2)=6v(H2O)
C.3v(NH3)=2v(H2O) D.5v(O2)=4v(NO)
【解析】选C。该反应中v(NH3)∶v(O2)∶v(NO)∶v(H2O)
=4∶5∶4∶6,根据上述关系分析选项,推知C项正确。
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且v(A)、v(B)、v(C)之间存在如下关系:v(B)=3v(A),3v(C)=2v(B),v(C)=
2v(A)。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A+B C
B.2A+2B 3C
C.3A+B 2C
D.A+3B 2C
【解析】选D。由v(B)=3v(A),v(C)=2v(A),
得v(A)∶v(B)∶v(C)=v(A)∶3v(A)∶2v(A)
=1∶3∶2,即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2,
则化学方程式为:A+3B 2C,且满足3v(C)=2v(B),
所以D正确。
4. 在2A+B 3C+4D反应
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s) B.v(B)=0.3 mol(L·s)
C.v(C)=0.8 mol/(L·s) D.v(D)=1 mol/(L·s)
【解析】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5.(9分)将物质的量相等的H2和I2充入密闭容器中,进
行反应H2(g)+I2(g) 2HI(g),测得2 min时
v(HI)为0.1 mol/(L·min),I2(g)的浓度为
0.4 mol/L,试确定:
(1)用H2和I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为_____、_____。
(2)H2和I2的起始浓度都为_____。
(3)2 min末HI的浓度为_____。
【解析】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H2)=v(I2)=0.5v(HI)=0.05 mol/(L·min),故H2和I2 2 min内减少的浓度为0.1 mol/L,又知反应前H2和I2的物质的量相等且2 min时I2(g)的浓度为0.4 mol/L,故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0.1 mol/L+0.4 mol/L=
0.5 mol/L;2 min末HI的浓度为0.1 mol/(L·min)×
2 min=0.2 mol/L。
答案:(1)0.05 mol/(L·min) 0.05 mol/(L·min)
(2)0.5 mol/L (3)0.2 mol/L
6.(9分)根据反应4FeS2+11O2 ==== 2Fe2O3+8SO2,试回答下列问题。
(1)常选用哪些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_____;
(2)当生成SO2的速率为0.64 mol·L-1·s-1时,则氧气减少的速率为_____;
(3)如测得4 s后O2的浓度为2.8 mol·L-1,此时间内SO2的速率为0.4 mol·L-1·s-1,则开始时氧气的浓度为_____。
【解析】(1)一般不用固体和纯液体来表示反应速率,所以可用O2和SO2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2)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和方程式中对应化学计量数成正比,所以氧气减少的速率为0.64 mol·L-1
·s-1× =0.88 mol·L-1·s-1。
(3)此时间内SO2的速率为0.4 mol·L-1·s-1,则用
氧气表示的速率为0.4 mol·L-1·s-1× =
0.55 mol·L-1·s-1,所以氧气变化浓度为
0.55 mol·L-1·s-1×4 s=2.2 mol·L-1,则开始时氧
气的浓度为2.8 mol·L-1+2.2 mol·L-1=5 mol·L-1。
答案:(1)SO2或O2 (2)0.88 mol·L-1·s-1
(3)5 mol·L-1
1.(5分) 将固体NH4Br置于密
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反应:NH4Br(s)
NH3(g)+HBr(g),2HBr(g) Br2(g)+H2(g),2 min
后,测知H2的浓度为0.5 mol·L-1,HBr的浓度为
4 mol·L-1,若上述反应速率用v(NH3)表示,则下列速
率正确的是( )
A.0.5 mol·L-1·min-1 B.2.5 mol·L-1·min-1
C.2 mol·L-1·min-1 D.1.25 mol·L-1·min-1
【解析】选B。此题为连锁反应,即NH4Br(s)分解生成
的HBr又有一部分分解,故剩余的HBr的量为NH4Br分解
生成的HBr的量减去HBr分解的量,即c(HBr)=
c(HBr)生成-c(HBr)分解,又知c(H2)=0.5 mol·L-1,则
c(HBr)分解=1 mol·L-1
所以c(HBr)生成=c(HBr)+c(HBr)分解=5 mol·L-1
c(NH3)=c(HBr)生成=5 mol·L-1
v(NH3)= 。
2.(15分)下表数据是在某高温下,金属镁和镍分别在氧气中进行氧化反应时,在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薄膜的实验记录:
(表中a和b均为与温度有关的常数)
请填空回答:
(1)金属高温氧化腐蚀速率可以用金属氧化膜的生成速率来表示,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氧化膜的膜厚Y(Y′)跟时间t所呈现的关系是(填“直线”、“抛物线”、“对数”或“双曲线”等类型):MgO层厚Y属______型,NiO层厚Y′属______型。
(3)Mg与Ni比较,哪一种金属具有更好的耐氧化腐蚀性?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金属因高温被氧化而遭到破坏是常见的一种腐蚀现象,不同的金属因其形成的氧化膜致密程度的不同而导致腐蚀性不同。
(1)因化学反应的快慢既可用反应物的消耗速率表示,也可用生成物的生成速率表示,所以金属的腐蚀速率可用其氧化膜的生成速率来表示。
(2)分析题中数据不难想象出以下数学模型:时间从
1 h到4 h,Y从0.05a增至0.20a,厚度增至原来的4倍;时间从1 h到9 h,Y从0.05a增至0.45a,厚度增至原来的9倍,可知MgO层厚度Y与时间t的关系为Y=0.05at。时间从1 h到4 h,Y′从b增至2b;时间从1 h到9 h,Y′从b增至3b,可知NiO层厚Y′与时间t的关系为Y′=b·t1/2。
由数学知识可知,前者为直线型,后者为抛物线型,据此可知,Y′随时间t增长比Y随时间t增长得慢,故镍的耐氧化腐蚀性能比镁好。
答案:(1)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物的消耗速率表示,也可以用生成物的生成速率表示
(2)直线 抛物线
(3)Ni Ni的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增长比Mg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