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的生理意义

文档属性

名称 稳态的生理意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9-10 13:4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稳态的生理意义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 巴等。
存在于细胞内的称为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外的称为细胞外液。
体液
组织液
血浆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淋巴
内环境
请用箭头表示血浆、组织液和
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淋巴
血浆
组织液
组织细胞、血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外界
内环境
细胞
相对于人体赖以生活的外界环境,细胞外液又称为内环境。
什么是内环境的稳态?
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控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理解:
1、各种理化性质不是保持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平衡中的。
2、波动是在一定范围内的。
稳态的生理意义
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须条件。
稳态破坏
细胞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
血液中缺钙、磷,影响骨组织的钙化
成年人患骨质软化病、 儿童患佝偻病
血液中高钙
肌无力等疾病
如:
稳态的维持机制
——反馈调节
正反馈: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
刺激
刺激
血压升高
压力感受器
血管中感觉神经末梢
心血管中枢
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
反应
血压降低
血压恢复正常
对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缓冲物质
(1)概念:
(2)组成:
(3)作用: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
如: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课堂反馈
1、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A 血液和组织液 B 组织液和组织液
C 淋巴和血浆 D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织液
答 D
2、下列不是血浆中的缓冲对
A 血浆蛋白和血浆蛋白盐 B HAc和NaAc
C H2CO3和NaHCO3 D NaH2PO4和Na2HPO4
答A
3、 下列对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是指体液 B 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
C 内环境是指组织液、血浆和体腔液
D 内环境是指细胞内液
答B
血浆成分示意图
血浆的化学成分:90% 水、7%~9%蛋白质
1% 无机盐,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