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复习题—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复习题—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03 23:3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8小题)
1.能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
A.碳原子 
B.碳原子和氧原子
C.氧分子
D.二氧化碳分子
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
D.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也有间隔
3.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
4.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第一层的电子能量最高
B.最外层电子数为7
C.容易得到电子
D.有3个电子层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
A.氮 B.氧 C.碳 D.氢
6. 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中子
7.“2O”表示的意义是 (  )
A.2个氧原子 B.1个氧分子
C.氧元素 D.2个氧元素
8.下列各种粒子,带负电荷的是 (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9.化学中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依据是 (  )
A.原子的质量很小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体积很小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10.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
1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12.硒元素有防癌和抗癌作用,如图,甲是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硒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4
B.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硒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e,是一种金属元素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g
13.二氧化碳(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C.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14. 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所示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  )
A.原子 B.中子
C.电子 D.质子
15.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 (  )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原子是金属原子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16.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气(NH3)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
17.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
18. 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不同
B.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后,就增大了原子的质量
二、非选择题(6小题)
19.图所示为部分粒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图甲中的粒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
(2)图乙是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锶元素位于第   周期; 锶离子的符号为    ;锶元素与图甲中的     (填元素符号)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0.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氧元素    。
(2)2个铁原子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4)镁离子    。
21.用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的意义。
(1)H:     ;         。
(2)2H:       。
(3)2个铜原子:    。
(4)铁元素:    。
22.我们可以借助模型来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属于     (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2)从图中你还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填一条)。
23.如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
(1)1个甲烷分子是由                 构成的,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的相同点是          。
(3)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   。
24.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
(1)向甲实验中的B试管中加入5 mL蒸馏水,再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为      ;在A试管中加入5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连接好,观察到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变红,由此得出的微观结论是               。
(2)其他条件不变,设计实验乙,则设计甲、乙实验的目的是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8小题)
1.D
【解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
2.C
【解析】: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分子、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并非分子都由两个原子构成,例如一个水分子是由3个原子构成的。
3.D
【解析】: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时,则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4.A
【解析】: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越远,电子的能量越高,故A错误;B.弧线表示电子层,该原子有3个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则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故B、C、D正确。
5.B 
6.D 
【解析】: 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分子、原子与离子,中子是构成原子的粒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7.A 
【解析】: 1个氧分子是O2,氧元素是O,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8.A 
【解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9.D
10.C
【解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的是原子;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阳离子;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阴离子。
11.C
【解析】:分子、原子是显中性的粒子,离子带正电或负电。
12.B
【解析】:A.硒原子核内质子数是34,不符合题意;B.根据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6,所以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符合题意;C.根据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硒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e,硒是“石”字旁,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省略不写,所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不符合题意。
13.C 
【解析】: 元素只能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不能用于描述分子的构成。
14.A 
【解析】: 从宏观角度讲,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讲,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也可先构成分子,再构成物质,还可先变成离子,再构成物质,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该位置应填“原子”。
15.A 
16.A 
【解析】: A表示两个氨分子,氨分子是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17.C 
【解析】: 图C中只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
18.D 
二、非选择题(6小题)
19.(1)AD CD (2)五  Sr2+ Mg
20.(1)O (2)2Fe
(3)Al (4)Mg2+
21.(1)氢元素 1个氢原子
(2)2个氢原子 (3)2Cu (4)Fe
22.(1)分解
(2)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未改变(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1)从此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2)还可以获取的信息有: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分子由原子构成;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未改变等。
23.(1)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 氧原子、氢原子和碳原子
(2)都含有氧原子
(3)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分子种类改变(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1)根据物质的分子模型可知,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甲烷分子和氧分子中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三种分子的构成中都含有氧原子。(3)反应前1个甲烷分子、2个氧分子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三种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4、4;而反应后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中,仍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三种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4、4;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分子种类改变,化学变化只是构成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24.(1)无色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