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课程标准课标导航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学习目标1.列举西方国家基层治理措施及其对晚清地方自治的影响;2.运用史料归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及发展情况;列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过程。重难点重点: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和特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难点: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认识基层治理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是由特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学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图示法、表格法、比较法、归纳法、多媒体课件辅助学习课时2【情境导入】你所在的社区有图书馆吗?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社区服务机构?知识结构【预习案】——自主学习(阅读教材104~108页,解决下列问题,在教材对应位置标注即可。建议用时15分钟。)【问题引领】1.古希腊时期村社的职权?2.西欧封建社会,庄园主如何管理庄园事务?3.近代社区组织出现的原因?4.社区的作用?5.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6.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过程?【知识链接】庄园法庭特点:(1)非常设机构,根据地方问题多少和庄园主本人意愿决定开庭间隔。(2)开庭时,当地农民都要参加,也非所有人都有发言权,由代表组成陪审团。(3)诉讼程序死板;法庭判决的结果不一定能被执行,但庄园法庭对解决内部问题和调整内部关系起到重大作用。保护主义:地方自治的一种理念:英美法系国家的地方自治制度以“人民自治”理论为基础,认为自治的权利是天赋的,是人民所固有的,先于国家而存在。国家出现后,这种固有的自治权仍然存在,国家不但不能干涉,而且应予以保护。钦定主义:大陆法系国家的地方自治制度以"团体自治"理论为基础。认为地方自治的权利不是天赋的,不是地方人民所固有的,而是由主权国家所赋予的,国家可随时收回这种权利。
名词解释
▲村社:是原始社会末期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的社会经济组织。由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包括同一氏族的和其他氏族的一群家庭组成。土地公有,牲畜、农具等私有财产。▲行会:欧洲封建社会城市中的行会组织。是同一行业的手工业者或商人,为保障本行业的利益而建立的封建性团体。行会有严密细致的章程,对内保证会员权利义务均等,对外实行垄断。通常所说的行会,主要指手工业行会。
【资料补充】☆1935 年美国《社会保障法》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了极大伤害。很多人失业,生活困难,甚至无家可归,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动荡和危机。为了防止社会危机的恶化,1935年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正式提出了"社会保障"概念。这意味着对失业或贫困人员的社会救济,已经不纯粹是一项救济行为,而是保证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维护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也是政府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社会保障法》中说∶"为建立联邦老年待遇,授权各州就老年、盲人、依靠他人生活者和残疾儿童、母亲和儿童福利、公共健康、失业补偿作出充分的法律保证,以及提供总的福利;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委员会;提高专项税收,以及其他目的,特制定本法。"它制定了详细的老年福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儿童和妇女福利补贴、公共健康服务计划等,共11章。后来,根据形势的变化和人们的要求,这部法律不断得到修改和完善,确立了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宏观结构。它奠定了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成为美国联邦政府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标志。 ▲福利国家:是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的一种方法。
【我的疑问】
知识点(或教材子目) 疑问
【课堂活动案——小组合作探究】
使用说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学案问题,率先完成的小组可派代表在黑板指定区域写出答案,书写要求字迹工整,注意格式、要点、
条理清楚;没有展示的小组进行点评。合作探究时间:5分钟(含书写时间)
合作探究:“福利国家”在消除社会不公,保障居民基本生存条件、促进社会民主与公正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影响与作用。同时,它也产生了缓和社会矛盾、促进政治安定、巩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福利国家”越来越成为英国政府的沉重负担,它与经济发展的效率发生了矛盾,日子一久,又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如人才外流、人才老龄化、中产阶级日渐削弱等。这个问题已经发展成为“英国病”的新病因。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课后活动案——巩固练习10分钟】1.1871年德国统一后,俾斯麦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建立了医疗、养老、意外事故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但同时规定没有犯罪记录、没有酗酒闹事等不良记录,行为端正的人才能享受社会福利。俾斯麦政府实施这种政策主要是为了( )A.增强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力量 B.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C.运用法律手段防止暴力革命 D.提高公民素质刺激经济发展2.从19世纪晚期开始,欧洲国家在德国率先示范下,采纳了社会改革方案,引入了失业补偿金、最低工资法以及疾病、事故和失业保障,对工作时间和条件也做了规定。这些改革( )A.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设想 B.为后来建立福利制度提供借鉴C.体现了民主政治已经成熟 D.有利于工人阶级开展合法斗争3.19世纪80年代德国逐步建立起全国性的疾病、失业、养老保险等体制,俾斯麦因此被称为欧洲社会福利计划的奠基人。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德国( )A.工业革命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B.重视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完善C.为了对外战争而改善人民生活 D.工业迅速发展导致社会问题频发4.1970~1978年英国社会福利支出增长率变化表(单位:%)由如表可知,英国( )年份社会服务教育保健住房1970﹣19745.06.34.37.41974﹣19759.00.41.044.21975﹣19762.11.83.2﹣11.71976﹣19771.0﹣0.30.8﹣1.01977﹣1978﹣0.9﹣3.60.8﹣9.4A.经济状况制约政策实施 B.逐步向非福利国家转型C.政府放弃对经济的干预 D.社会保障对象显著缩减5.下面是关于欧盟的漫画,这表明( )A.欧洲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尚未完备 B.“福利国家”使欧盟不堪重负C.欧洲必须发挥福利国家正面效用 D.必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6.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的福利支出为20.74亿英镑,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8%;到80年代初时,福利支出685亿英镑,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1.6%。这种变化说明英国( )A.国内各阶层贫富差距缩小 B.失去世界经济中心地位C.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力增强 D.国家财政状况日益恶化7.20世纪80年代,在欧洲多个国家中,保守性质的政党取代了长期执政的社会民主党, 他们普遍提出了大规模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的经济政策。这说明( )A.凯恩斯主义在西欧遭到彻底否定 B.削减福利开支成为普遍共识C.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遭受严重挫折 D.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政府政策8.《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评论道,他曾以为欧洲找到了正确的道路——生活方式的超级大国,但现在忽然发现了这一战略的巨大缺陷——欧洲负担不了如此舒适的“退休生活”。他意在强调高福利( )A.脱离社会实际 B.引发道德危机 C.导致经济衰退 D.缓和社会矛盾9.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欧各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找政府”的消费心态日益膨胀,一度使得西欧各国储蓄率明显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经济危机的爆发 B.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C.“新经济”的出现 D.“福利国家”的建立10.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结束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
【课后拓展案】 阅读教材103页学习拓展一栏材料,查阅古代族规家训及相关研究著作,了解宗族在古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小组作业】画出本课知识结构导图反思总结我的收获:我的不足:学习评价
具体内容我的成绩自我评价能够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理清西方国家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轨迹;能够认识不同历史背景下基层管理与社会保障的差异;能够认识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能够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认识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能够认识了解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能够形成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与责任感。☆☆☆☆☆小组评价学案完成、小组合作任务完成、课堂活动参与度、课后活动等是否积极参与。☆☆☆☆☆教师评价学案完成的情况,规范、课堂表现、课后活动参与等。☆☆☆☆☆选必一答案第18课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解析:
积极性: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制度,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局限性:过度的社会保障,加大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使得整个社会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