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2
0
2
1
第4课 洋务运动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从现代化的一般含义来讲,资本主义工业化和民主化是它的核心内容。
——虞和平:《试论中国近代化的概念涵义》,《社会学研究》,1991-05-01
经济上:工业化
政治上:民主化
思想上:理性化
中国近代化也是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的过程。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1.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学习目标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贤王”?
恭亲王奕
(1833—1898)
身份:道光帝第六子,封恭亲王。
重要经历: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成功夺权,被授予“议政王”之衔;
领导洋务运动……
“鬼子六”?
“先驱者”?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1842
1851
1856
1860
1895
1864
1840
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背景——内忧外患
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一、因变而变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1.代表人物
奕
材料:他在1860年下半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的那几个关键而危险的月份里,亲自在京城内与那些“外夷”进行谈判,然后便意识到了采取新步骤的必要性。
——[美]托尼·邓 《恭亲王奕 传》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材料:学术界把这种推行新政的系列举措称为“洋务运动”,把提倡洋务新政的官僚称为“洋务派”。
——中外历史纲要(上)
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先驱者”
材料:在这一领域,恭亲王给予了睿智的支持,称允南方汉人领袖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取得的极大成就。一方面,在西方人的配合下,另一方面,在南方汉人领袖们的支持下,恭亲王完全有资格成为自强运动的先驱者,以及清朝统治中兴的巨人。
——[美]托尼·邓 《恭亲王奕 传》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问题:奕 兴办洋务的目的是?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材料:“探源之策, 在于自强之术,必先练兵......亟宜力图振兴,使该夷(西方列强)顺则可以相安,逆则可以有备。”
——《清代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
3.目的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前期口号:自强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1)创办军事工业
4.内容
东南地区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材料: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虹口购买美商旗记铁厂,并把原在上海的洋炮局等并入,由容闳从美国购来机器,建成“江南制造总局”。1867年,由虹口迁到高昌庙,几经扩充,成为清政府最大的军事企业。该局制造枪炮、水雷、弹药、火药、机器和修造轮船……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钢炮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安庆内军械所旧址
中国近代第一家军事工厂
远东第一大船厂
福州船政局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材料一:“子药炮弹的消耗大量增加,军火费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到了60年代,购买洋枪洋炮和轮船的规模远比以前增大,几个大型近代军用工业企业的创办,是费用急增,每年不下千万两。”
——夏东元 《洋务运动史》
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困难?该怎样解决?
后期口号:求富
材料二: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而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以福州船政局为例,局内人员的“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费80%。它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问题:创办军用工业遇到了什么困难?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2)创办民用工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材料: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为晚清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李鸿章令朱其昂试办。……其名义上为商办,实际上为官商合办,大权由官方掌握。……承运漕粮,兼揽商货。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1873年至1893年,它获利白银600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汉阳铁厂
开平矿务局股票
湖北织布局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3)发展近代教育
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奕 考虑到,由于中国和外国的“语言不通,文字难辨”,急需培养外语人才,为此,要求设立同文馆。1862年,同文馆正式成立,选拔14岁以下的八旗子弟进馆学习,后又扩招满汉学员。课堂初设英、法、俄文,后增添算学、天文等。同文馆对于培养翻译人才和传播西学,起了一定的作用。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3)发展近代教育
第一批留美幼童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4)创建新式海陆军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的新式洋枪队。
19世纪70年代,阿古柏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俄国侵占伊犁。为了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左宗棠收复新疆
你有何感想?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从19世纪80年代起,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与此同时,中国的东南海疆也受到列强的威胁。在李鸿章的倡议下,清政府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
(4)创建新式海陆军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5.作用
内容 史实
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近代教育 建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军队建设 建立了以北洋水师为代表的新式海陆军
洋务运动包罗孔多,但大致而言,其核心或主导的东西可以归为二端:(一)在这个过程中所建立的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二)创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化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工业近代化
教育近代化
军队近代化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材料一:它们(洋务工业)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入。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材料二:李鸿章于1881年上奏所说:“统计九年以来,华商运货水脚,少入洋人之手者,约二、三千万两”。
——夏东元 《洋务运动史》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5.作用
问题: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分析洋务运动有哪些作用?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1881年唐胥铁路通车典礼
(中国第一条自建商用铁路)
电报总局发电报场景
促进了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和通信业的发展。
问题:洋务运动还有哪些作用?
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
留美幼童代表人物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洋务运动有没有成功救中国?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二、应变不变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材料一:奕 排行第六,又力倡洋务,于是被目为“鬼子六”。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鬼子六”
材料二:不幸的是,恭亲王的先进程度与手中所握的权力,都不足以使他贯彻他的意图。他无法应对政府中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在精明强干、野心勃勃甚至贪得无厌的慈禧皇太后执政的时候。
——董守义 《恭亲王奕 大传》
顽固派的反对
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失败原因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内部腐败、外国势力的挤压等。
材料五:欧洲只是在确保中国人无力打破从属地位的限度内和条件下才允许和鼓励“西方文明”在华发展。
——薛斐尔(美国海军将领)写给美参议院海军委员会主席萨金特的信,刊于1882年的《旧金山晚报》
材料四: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发展迅速……1873年至1893年,它获利白银600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还有哪些?
材料三:皇室诸王中恭亲王奕 留意新政,但以“好货”(喜好财货)闻名……太后亲王,贪墨无度,王公贵族,起而效尤。朝廷与地方,京官与外官,贪贿成风,无所禁止。
——蔡美彪 等著《中国通史》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材料:曾国藩及其他自强运动的领袖虽走的路线不错,然而他们不能救国救民族。此其故何在?在于他们的不彻底。一部分因为他们自己不要彻底,大部分因为时代不容许他们彻底。
——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局限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未改变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局限性
性质:一场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问题: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贤王”
谥号:“忠”加恩进贤良祠,并配享太庙。
材料:慈禧……立即将恭亲王召入宫中,厉声嚷道:“尔为何事事跟我作对?尔以为自己是谁?”恭亲王则厉声回答“微臣乃道光爷之六子。”慈禧吼道:“本宫可削去尔等之爵位!”恭亲王气得喊道:“对,太后可削去臣之爵位,却抹不掉臣作为皇子的宗室血脉!”慈禧气得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萧一山 《清代通史》
曾签订了《北京条约》,稳定了当时局势;
曾奏请设立总理衙门和京师同文馆,倡导洋务运动;
曾反对同治皇帝重修圆明园;
……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贤王”?
“鬼子六”?
“先驱者”?
你会如何评价奕 ?
历史评价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个人的认识、时代背景、研究者的立场等。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三、如何而变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材料一:以应该变而变,从而顺应历史潮流而开始和发展,以应该变而不变,从而违反历史潮流而结束。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材料二: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
——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因变而变,顺时而变!
问题: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应该如何改变?
应变则变,不断深入!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习近平
技术
制度
思想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因变而变
应变不变
如何而变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