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背 景 分 析
一、教学设计思路: 在现代信息技术和探究实验的支持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向研究性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节课是第六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贴近生活,练习社会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整堂课围绕化学与环境保护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并通过对课堂视频的观察,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能力,再将结论运用到生活当中。做到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体发展教育。在学习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学会分享他人的观点,学会如何让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看法,并赢得对方的支持,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培养。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节课是第六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比较好的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新的课程理念。让学生认识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危害,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学生分析: 在前面有关水、空气、化石燃料及金属的章节中,已提到一些环境污染及保护的知识,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和个人的生活经历也了解了许多环境方面的知识,已知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空气污染及污染来源:空气污染主要是空气中存在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目前计入空气污染的项目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而这些物质主要来自于燃料的燃烧、化工厂产生的废气等。 三、教学策略: 教学手段以视频课件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整合,有效的把化学知识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
教 学 目 标
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2.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了解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区以及防治酸雨的主要措施; 3.了解“绿色化学”的核心和目标。
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教学重点: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和探究活动,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人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板书】化学与环境保护 内容提要 1、保护生命之源 2、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3、与自然和谐相处 学习目标 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2.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了解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区以及防治酸雨的主要措施; 3.了解“绿色化学”的核心和目标。 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保护和改善我们的自然环境,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引出第一部分内容:保护生命之源 【板书】一、保护生命之源 播放水污染相关视频,让学生意识到当前水污染的严重性。 总结出水污染的危害: (1)破坏水生态系统 (2)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 (3)威胁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过活动探究,了解如何用化学方法处理污水。 【板书】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播放空气污染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空气污染现状的了解。明确空气重的主要污染物及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 引出酸雨的相关内容,并导出我国酸雨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写出所有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教师辅导指正。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教师总结大气污染的防治。 【板书】三、绿色化学 通过总结环境污染的两个过程及污染防治的三个方面引出绿色化学的核心和目标。 播放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的视频,培养学生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出本节课所学过的内容,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课堂练习: 1.如今人们对空气污染关注的程度不断加强,下列情况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用氢气作燃料 B.露天焚烧垃圾
C.汽车排放尾气 D.节日燃放烟花爆竹 2. 下列现象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A.潮汐 B.温室效应 C.酸雨 D.臭氧空洞 3.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下列各领域污染中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 )
A.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空气污染
B.城市汽车鸣笛引起的噪音污染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水污染
D.大量使用含氟致冷剂引起臭氧层空洞 学生阅读。 学生观看视频,总结出水污染的危害。 认真观察处理污水装置,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 认真观看视频,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板书该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总结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学生做出选择,污染防治的三个方面哪个更好。 学生阅读绿色化学的核心和目标。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并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认真读题并回答问题。 学生通过学习目标的阅读,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通过描述,让学生了解社会中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加深学生的印象。 锻炼学生的观察与总结能力。 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印象,学生的技能得到提高,情感升华。
板书设计:
6.4 化学与环境保护
一、保护生命之源
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三、绿色化学
4 / 5